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中華旅遊共同體”是我已經想了十幾年的題目,也是我的一個旅遊夢。今天我想講一下大灣區旅遊和中華旅遊共同體的關係。

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港珠澳大橋

在粵港澳聯合發展上,旅遊業是走在最前面的行業之一。2017年12月11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東莞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旅遊主管部門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旅遊聯合會。2018年4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旅遊聯合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下面這些內容是廣東的旅遊界朋友提出來的,大灣區旅遊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融合:制定規劃,編制大灣區旅遊發展規劃;用好政策,144小時過境免籤即將落地;聯合推廣,共同包裝大灣區整體形象;數據共享,共建大灣區旅遊大數據平臺;人才培養,強化旅遊人才培養和輸送;產品融合,共推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線路。

我把上述這些方面的措施歸納為一個詞:“大灣區旅遊一體化”——如果實現了以上這幾點,那就是大灣區旅遊一體化。

核心是“人的自由進出”

大灣區的旅遊發展,第一步要成為世界著名的海灣旅遊目的地。大灣區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一國兩制”,這是全世界沒有的,還有一個特點是中西文化百年交融,這裡的文化和中原、北京的古代文化不一樣,主要是近百年來形成的歷史文化,無論是廣州還是澳門、香港,所有的文化可以用“百年風雲、中西融匯”來概括。這是從社會文化特徵上來講,大灣區最有競爭力的兩個特點。

從旅遊產品方面,大灣區可以主打四類旅遊產品:首先是中西文化融匯的都市旅遊,因為大灣區是一個都市群;第二是生態旅遊,包括鄉村旅遊;第三是以百年曆史風雲為主題的文化旅遊;第四是郵輪旅遊,因為大灣區通達南海和太平洋。

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澳門歷史街區

這裡有一組2018年的數字,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接待入境旅客近1億4千萬人次,其中外國旅遊者2300萬;三地出境旅客近1億3千萬人次,其中到外國去旅遊的近1800萬,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群體,入境旅遊、出境旅遊群體。上面我用了“旅客人次”,因為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出入境大多數是“旅行”,不是“旅遊”。

大灣區旅遊一體化的核心應是“人的自由進出”。現在有香港的簽證不能到大陸來,到大陸來還要再辦一次。三地的旅遊企業資質不能互相認可,三地的旅遊企業不能跨境經營,三地從業者不能跨境就業,三地的導遊資質不能互相承認。

粵港澳三地居民能不能無障礙地通行、憑身份證互訪?內地和港澳居民能不能憑身份證互訪?入境的遊客能不能像歐洲“申根”一樣,在一個地方辦過外國遊客簽證了,四個地方都能走?當然,這是一個烏托邦的理想,短期是實現不了的,要有一個很長的磨合過程,但是你要說一體化,如果沒有人的自由進出,談不上一體化。

這方面有一個參照物,就是歐盟。歐盟各國的資金、商品、人員、就業都可以自由流通。“申根”簽證,在一個國家辦了簽證,其他歐盟國家都可以去。我們去歐盟國家旅遊都有這個經歷。歐洲共同體有一個統一的旅遊政策,統一的旅遊形象,統一的文化主題,就是“歐洲文化之路”,歐盟國家每年共同確定一個旅遊主題。歐盟是國家間的區域旅遊一體化,人家能這樣做,我們終有一天也能這樣做。

所以,大灣區旅遊一體化首先應做到三地居民互通互行、憑身份證互訪;其次,內地、港、澳居民互通互行、憑身份證互訪。最後,入境外國遊客“申根”式通行、落地簽證,三地旅遊企業跨境經營、從業者跨境就業。

應樹立“中華旅遊市場”概念

下面再講講未來大灣區的發展願景。

這裡我提出兩個概念,一個是中華旅遊市場,一個是中華旅遊共同體。下面介紹2018年中華旅遊市場的幾組統計數據,這是我整理大陸、港、澳、臺四方旅遊主管部門的統計數據後得出的。

2018年,大陸(內地)入境旅客人數1.4億人次,其中:外國人3054萬人次(0.3億人次),佔22%;香港同胞7937萬人次,澳門同胞2515萬人次,臺灣同胞614萬人次,合計1.1億人次,佔78%。大陸(內地)出境旅客1.5億人次,其中:去香港5103.8萬人次, 去澳門2526.1萬人次, 去臺灣269.6萬人次,合計7899.5萬人次,佔53%,去外國旅遊的7072萬人次,佔47%。

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香港入境遊客6514.8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5103.8萬人次,澳門旅客280.5萬人次,臺灣旅客192.5萬人次,合計5576.8萬人次,佔86%,外國旅客936萬人次,佔14%。香港出境旅客9100萬人次,其中:赴內地7979.79萬人次,赴澳門616.51萬人次,赴臺灣169.2萬人次,合計8765.5萬人次,佔出境遊客總數96.0%。赴外國遊客369.4萬人次,佔香港出境遊客總數4.0%。

澳門入境旅客3580.4萬人次,其中:“大中華”地區(內地2526.1萬人次、香港632.8萬人次、臺灣106.1萬人次)旅客3265萬人次,佔91.2%;國際旅客315.4萬人次,佔8.8%。澳門出境旅客2775.66萬人次,其中:前往“大中華”地區(內地2465萬人次,前往香港100.2萬人次,前往臺灣58.9萬人次)旅客合計2624.1萬人次,佔出境旅客總數的94.5%。出國旅遊旅客151.5萬人次,佔出境旅遊人次總數的5.5%。

臺灣入境旅客1106.67萬人次,其中:華僑遊客(中國大陸269.56萬人次,港澳165.37萬人次),合計434.93萬人次,佔38%,外籍遊客684.58萬人次,佔62%。臺灣出境旅客1664.47萬人次,其中:赴大陸417.2萬人次,赴香港、澳門230.2萬人次,合計647.4萬人次,佔39%,赴外國1016.6萬人次,佔61.1%。

從這幾組數據中可以得出三個結論:第一,兩岸四地互相成為第一旅遊目的地和第一客源產出地;第二,中華旅遊市場已經形成;第三,中華旅遊共同體已經有一個雛形、一個基礎。

再看看中華旅遊市場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地位:2018年兩岸四地共接待了約5000萬外國遊客。這一年法國接待外國遊客8690萬人次,西班牙8080萬人次,美國7590萬人次,意大利5830萬人次,墨西哥3930萬人次。由中國四地組成的“中華旅遊市場”接待約5000萬外國遊客,世界排位第五位。

2018年兩岸四地合計出國旅遊8610萬人次。這個數字多於美國(約7300萬人次)、德國(約6500萬人次)和英國(約6500萬人次)的出國旅遊人數,居世界前列。

從國際旅遊的角度講,兩岸四地已經成為世界前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和國際旅遊客源地。這裡我想強調一下我的觀點,我已經呼籲了十多年了,兩岸四地居民之間的相互旅遊是國內旅遊,不是國際旅遊;兩岸四地居民之間相互旅遊收支,不是國際收支,而是一個國家內部四個不同的關稅區、貨幣區之間的旅遊收支。旅遊界應該樹立“中華旅遊市場”、“中華旅遊經濟”的觀念,少用容易與國際旅遊混淆的“入境旅遊”、“出境旅遊”的說法。因為在國際旅遊界,出入境旅遊與國際旅遊是一個含義。

有一種說法,因為兩岸四地屬四種貨幣區、四個關稅區,是四個“經濟領土”,因此可以把港澳臺遊客與國際遊客都歸為“出入境遊客”。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所謂“一國兩制”,四個“經濟領土”、四種貨幣區、四個關稅區說的是“兩制”,但是國家主權只有一個,就是“一國”,不能用“兩制”取代“一國”。國家主權應該高於經濟領土、貨幣區和關稅區。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旅遊企業、旅遊集團、旅遊組織,他們在管理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業務的駐華機構,都叫大中華地區,他們已經把我們四個地方作為一個“大中華旅遊區”了。所以“中華旅遊”這個概念在國際旅遊界已經出現並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只不過中國旅遊界還沒有強調這個概念。

大灣區是中華旅遊先試先行區

a

中華旅遊共同體有三個基本特徵:一、資源互補、產品互補;二、客源互相流動、市場共享;三、一國兩制下體制不同帶來的機制差異。

一國兩制是大灣區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難點;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挑戰,怎麼解決兩制的差異,這是一個新課題。一個區域、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和貨幣區,區別於國內其他自貿區、自貿港。大灣區理應比國內其他自貿區、自貿港更“特”殊、更“自由”、更開放。

以旅遊業而言,內地是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現在正在搞的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活動,就是政府主導型的一個新樣本。香港、澳門是反過來的,他們是“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香港旅遊發展局條例》確定,“香港實行‘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的旅遊發展方針,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始終秉承積極不干預政策,強調維持自由市場機制運作,只有在市場失效的情況下,不排除必要的合理政府幹預,為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留出足夠的空間”。

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是香港旅遊協會。香港旅遊發展局與內地的旅遊局完全不同,20位成員由特區政府委任,代表旅遊業內不同的界別,包括客運商、旅館營運人、持牌旅行代理商、旅遊經營商、零售商及餐廳營運人等。香港旅行社的審批、監管實際上由旅遊業議會,也就是我們的旅行社協會負責。

內地與港澳不同的還有企業構成的差異。香港旅遊企業以民營為主體,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內地國有企業是老大、是“長子”,民營企業實際上是陪襯、是輔助。在關鍵性的經營領域,國企的優先地位就顯現了,例如內地離境免稅購物業實際上是國企壟斷、實際上是一家國企壟斷。它嚐到了壟斷經營的甜頭,原先的旅行社業務現在不做了,專門做離境免稅購物業務,是一個穩收“紅利”的行業。內地民營企業實際存在這樣那樣看不見但摸得著的“玻璃門”、“天花板”。大灣區要率先拆掉這些形形色色的“玻璃門”、“天花板”。

粵港澳大灣旅遊區: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

內地與港澳臺的制度不僅政治體制上,也在經濟體制機制上,兩者如何取長補短,如何嫁接,如何摩合,是大灣區的一個新課題。大灣區在兩制並存、合作競爭、互補發展上取得了經驗,就可以複製到大陸與港澳臺的“大中華”中去,旅遊業可以先行一步,然後推廣到其他領域。在大灣區行得通、有效果的,再推廣到全國去,這是創建大灣區的真正意義所在。大灣區也可以稱作一國兩制、兩制並存、合作競爭、互補發展的試驗區。

所以我希望大灣區能夠成為中華旅遊共同體的先試先行區,實行 “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到2035年,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這是中央《綱要》提的,但是這幾個字要把它落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香港、澳門是彈丸之地。香港陸地面積1104平方公里,一年接待6500萬入境遊客,澳門陸地面積30平方公里,一年接待3600萬入境遊客,旅遊密度世界少有。如果進一步放開內地遊客的自由行,港澳如何承受得了?這需要智慧,以及現在出現的智能技術。內地旅遊景區可以用預約門票、電子門票來控制入園人數,香港、澳門怎麼把握內地自由行遊客的規模?制度上、手續上、技術上怎麼解決?需要未雨綢繆、要有預案。至於對外國旅遊者的免籤和落地簽證,這個問題就更復雜了。

我們要討論推進大灣區旅遊發展,而我從粵港澳旅遊合作講到中華旅遊市場,講到中華旅遊共同體,就是想從旅遊角度展望一下,怎樣“以開放引領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