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一定對水滸中的四大奸臣印象深刻,這四位分別是“蔡京、高俅、童貫、楊戩”。這四位奸佞之輩真可謂是惡貫滿盈,做盡傷天害理之事,令人看過之後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那麼這四位人物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杜撰出來的,還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呢,如果真實存在,他們的最終下場又如何呢?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水滸傳

蔡京

歷史上的蔡京自熙寧三年(1070年)中進士開始入朝為官,歷經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蔡京書法

蔡京少有才名,尤其書法一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可寫上一筆。其為人奸滑狡詐,貪得無厭,極善於溜鬚奉應,深得宋徽宗信任。自科舉入仕,宦海沉浮,曾4次拜相,執掌朝政達17年。在職期間,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壞事做絕,惡名遠播。

宋欽宗繼皇位後,對其秋後算賬,將已80多歲的蔡京貶至嶺南,途中歷經跋涉勞頓,病死於譚州(今湖南長沙)。傳說,百姓聽說這個壞傢伙到了譚洲。就是不賣給他吃的東西,使其連病帶餓,死在一座寺廟裡。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蔡京

高俅

歷史上真實的高俅,並非大奸。曾經是蘇東坡手下的小吏(一說當過蘇軾的書童)。對蘇東坡對他的提攜,一直感恩不忘。其為人貪婪,善於奉應。亦曾得到宋徽宗信任。

根據《靖康要錄》的記載,高俅的劣跡主要是貪財:高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而且把禁軍當作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

至於高俅的下場如何,根據《宋史·李若水傳》中“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的記載來看,高俅應當是死於靖康元年(1126),而從天子也“掛服舉哀”來看,高俅至死仍然受寵,所以判斷應當是善終。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高俅

童貫

歷史上的童貫熟讀兵書戰略,非常很會打仗,在真實的歷史上“方臘”就是被他打敗,並且被俘。童貫還先後率兵征討過羌、西夏、遼國。雖然能征慣戰,而且還是帥哥,但是要論奸邪,他更是當仁不讓,在朝野之中沒少做缺德事。當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童貫為“媼相”,媼就是雌性、母的意思,也是對他的一種諷刺。

童貫的結局在四人之中算是最慘的,金國大軍南渡之後,他隨徽宗南逃,結果路上被大臣聯名彈劾,說是他引金兵而來,徽宗大怒,將他發配邊疆。並命監察御史張澄沿他所走路線,到途中斬掉他,到達南雄時張澄趕到,於是接旨時被斬殺。被殺後,童貫的頭被帶回京城懸首示眾。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童貫

楊戩

一看還以為是二郎神楊戩,事實上史書對他的記載也不多。楊戩跟童貫一樣,也是一個太監,只不過他沒有鬍子。此人很會察言觀色,而且口才很好,深受徽宗喜愛,官至太傅。自此他和童貫兩個太監一文一武把持著朝政,對百姓十分苛刻。

《水滸傳》中的四大奸臣惡貫滿盈,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楊戩

這人的結局想比他的太監朋友童貫來說,下場可算太好了。原因是他死得早,死後徽宗仍然懷念他,將追封為太師、賜“吳國公”,被追贈為太師、吳國公,李彥接替他的官職。但是宋欽宗即位後,下令將他掘墳暴屍,削奪封號和爵位。不過他已經死了,這些事他不知道了,所以他的下場也算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