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稍微對南懷瑾老師(以下簡稱南師)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南師不僅會武功,而且功夫深不可測!

下面就聽淵回一一道來。~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1937年,南師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浙江國術館,隨後留在當時的“中央軍校”做武術教官。

1943年,袁煥仙太師以向南師討教太極拳為由,引得南師上山學禪!

20歲之前,所拜習武師父,多達八十餘人。範圍涉及南宗、北派,長拳、短打、蒙古摔跤、西洋撲擊,乃至習弄過18般武器中的14種。

1966年,講述太極拳與道功。現今,網絡上亦流傳有南師功夫視頻。

​​南師既然會武功,那麼南師的武功究竟有多厲害呢?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且看南師下面一段論述:

我說中國的文化如果講修煉,第一步練武功,第二步是氣功,第三步是內功,比氣功要高一層了,第四步是道功,第五步是禪功。

目前,我們知道的是,

南師在閉關閱藏之前,就已經在袁太師指點下頓悟。去峨眉山大坪寺參閱大藏,只是印證其所學所悟!

可見南師第五步禪功已經走完了。~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下面引用南師兩段,關於武術的論述,供大家參考研究

《列子臆說》《南禪七日》

太極拳是由武當內功長拳變化出來的,武當內功的長拳,腳踏在動搖的樓板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這個叫內功。所以太極拳練得好的,在飯桌下面這麼一轉,或者站在四塊磚頭上,就可以打完一套拳,那才叫太極拳。現在打的拳,我叫它是搖擺太極拳,已經不成話了。再譬如打太極拳的含胸拔背,含胸不是前胸窩起來這樣含,兩個肩膀撐開骨節脫開叫含胸,自然胸就含了,背脊就充滿了。現在大家學太極拳,含胸拔背是彎的,然後氣沉丹田,前面抱一個西瓜,兩個手像螳螂一樣,就在那裡混水摸魚摸它一陣叫做太極,同我們當年學的太極都不同。——

少林寺與少林拳棒闡宗序

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此乃中國傳統文化之名言,亦為顯示上古之世,文武合一之名訓。然所謂武者,即止戈為武之義,以威殺而止殘殺,以奮戰而達非戰,實為護生仁術之功德也。

但武學約有分為廣狹兩疇,廣義之武,即為軍國大防兵法戰陣之學,必以戒慎恐懼,好謀而成,非徒似暴虎憑河之所為也。狹義之武,即手足搏擊,乃至以器械搏鬥,所謂執兵戈以御社稷者是也。

至於任俠尚氣,睚眥必報,流血五步,在所不惜者,已非尚武之大義,徒為匹夫之勇耳,猶所不豫焉。然皆立基於強身健體,養志率氣之道,則無論為兵經之武學,抑為個人之武術,其道一也。

遠溯吾先民之尚武精神以迄漢、唐以後,由徒手胝(音:支)足之搏擊而至於把捉兵器之武術,由技而進乎道者,昔皆與文藝並重而稱之曰武藝。習武而造詣於藝術之境,則其道也,已超越於搏擊殘殺為本事者,深且遠矣。

然武藝之境,誰能創此?曰:非為一人一家之所創始,實集先民累世之學力與實習之所得者,因時因地因人而授受,固非一端也。唯自唐宋以後,輒由博而返約,局於因襲成見,稱外家而獨尊少林,內家而推崇武當,殊為淺且陋矣。且言少林者,必宗主達摩,言武當者,則祖崇張三丰,尤不值識者之嗤也。

推究技擊武藝之造詣,剛柔相生,內外互用,高低相傾,上下相應,左右兼顧,輕重並濟,內煉精神氣,外煉筋骨皮,無論少林、武當,乃至百家技藝,皆須臻於圓通,不可偏廢。所謂武當源出於少林,少林創始於達摩,此皆因人而崇拜,囿於盛唐以後,禪宗之有五家宗派之分立,道家之有南北玄門之歧途,分河飲水,相習成風,門庭建立,執守師承,謬誤生矣。

然則,達摩固傳有《易筋》、《洗髓》二經,抑為非是耶?曰:傳出有因,事非稽古。蓋因華佗五禽戲而至小乘禪觀之有安般呼吸以治禪病法門,乃有易筋、洗髓之說興起。後世之《易筋經》,世傳多種,各有專長。《洗髓》一經,並非亡佚,實自《禪秘要法》中白骨觀變相之說也。

至於少林拳棒,實為彙集各家善於技擊,而遁入空門者之所長,代有增益,實非定於一人一技之發明也。例如明清以來世所習之大洪拳、太祖棍等,亦相傳自宋祖趙匡胤所習於少林寺者。如依此附會,則周侗傳嶽武穆之形意拳、長蛇槍法等,源出河南,亦何嘗不可謂胎變於少林,不須復歸於內家拳之列矣。要之,後世之習武者而大半不文,故於我國五千年來技擊武藝細密深沉之史學,沓然而不可考矣。惜哉!

餘生自體弱多病,唯自童年即嗜好固有之技擊國術,亦曾遍參南北諸師,醉心於少林、武當等內外功之學術。唯限於弱質,且秉賦疏懶,尤耽於寂靜自恣。壯歲以後,心染世務,復厭倦於武林之不學無文也,故而盡棄所學,聊寄夢幻浮身以度劫濁。多歧亡羊,好學而無所成就,故杜口而不言技擊國術者,已五十餘年矣。今因張震海先生之促,重作馮婦,贅敘其所專著《少林寺與少林拳棒闡宗》,慚惶無似。先生乃民初大俠杜心五先生與胡半仙等之傳人,擅長武藝而又為西洋運動學之名教授,蜚聲國際,旅居美洲。況又勤於寫作,瀟灑成文,意之所至,興之所發,隨即遠寄長函,曠論今古,殷勤咐囑,敢不從命以應。至於本書所授拳棒架式,若能勤而習之,穎悟其中三昧,當可運用無方,強身御禍,自應無疑。諺雲:“藝多不養家”。學者當三復斯言,即可得其圓中矣。是為之介。

南懷瑾真的會武功嗎?南懷瑾老師功夫到什麼境界? 李淵回,原創

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文武雙全的人,為社會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