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嗨,這裡是開始晚睡晚起,吃夜宵的包子叄

在難產般地公佈了製作人陣容後,新說唱終於在4月25日和26日開始了它的會場海選環節,其中如西奧等被淘汰後又復活的坎坷經歷,這裡就不再贅述。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儘管這已經是第三年,愛奇藝依然沒能逃過說唱愛好者的口誅筆伐,主要集火點有兩個,首先是質疑鄧紫棋個人能力和評判標準,其次是對節目組選人的質疑。

我們先來談談鄧紫棋吧,從上一季新說唱開始,鄧紫棋就備受質疑,前幾天大貓已經詳細的談論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前幾天的推送。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鄧紫棋相對於熱狗或潘瑋柏,其在說唱方面的專業水平肯定是低一檔的,但節目組為何依然堅持讓她擔任製作人,甚至在這一季讓她單獨成組呢?

我們縱觀市面上的綜藝節目,大多數綜藝節目的導師陣容都是男女混合(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有嘻哈),這並不是偶然,而是經過綜合考量的結果。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從選手角度來說,女導師的出現對女性選手無疑是有利的,相對於男性導師,女導師無疑更能體會作品中細膩的部分,如呆寶靜在第一季上的《當我成為你》,所以補充女導師之後,對整體比賽的公正其實是有平衡作用的。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而對節目組來說,一位合適的女導師也能幫助節目擴寬受眾,在如今的華語樂壇,綜合口碑較好、業務能力過人、綜藝感強且需檔期合適的新生代女歌手,能勝過鄧紫棋的又有幾人呢?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換句話說,節目組邀請鄧紫棋擔任製作人的本意就不是提高整個節目的專業性,而是平衡和補足短板,試圖在大眾對Hip-Hop音樂的新鮮感過去後,擴大節目的影響。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今年另一個爭議點則在於海選選人,今年可謂是高手雲集,C-BLOCK全員出動,NOUS也來勢洶洶,GOSH、活死人同樣也有不少成員參賽。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但在第一輪海選中,無論是OG方仔,還是新生代的武生、lattle都無緣晉級項鍊。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反而是被歐陽靖評價“有很大進步空間”的idol高曉松成功晉級。

從有嘻哈到這一季新說唱,每一季都會有idol的身影,更令人憤懣不平的是許多實力rapper都無緣60s,但是idol們似乎都能拿到不少鏡頭。

這從競技角度來說的確不公,但《中國新說唱》其本質依然是一檔綜藝節目,正如馬俊老師在微博中所說“好看是第一位的”,新說唱第一季幾乎都是圈內大佬,結果呢?被吐槽“沒有火藥味”、“不好看”。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說唱圈就這麼大,各個rapper之間不說認識,基本上也都聽過彼此,那麼如何營造節目中的衝突感呢?地下說唱歌手和idol的對立是節目最好的衝突話題。

無論是才學說唱沒多久的流量Idol也好,還是才分清喊麥和說唱區別的網紅也罷,他們的存在更多是為了讓節目的話題突破說唱圈,引發突破圈層的大範圍關注。但他們並不會走得太遠,幾乎都會止步於導師選人環節。

在節目的初期,依靠導師的流量和各類矛盾的話題度,當積累一定量的固定受眾後,再依靠優秀作品的傳播提高節目口碑。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節目組的所作所為或許不夠公平,但的的確確有助於提高大眾對說唱文化的認知,在如今大眾對中文說唱的認知尚且片面,有些舉措也是無奈之舉。

愛奇藝到底是在消費Hip-Hop,還是在推廣Hip-Hop?

但毫無疑問的是國內說唱的熱度每年都在隨著節目而起伏。

嗨,這是包子叄,你對新說唱的各種騷操作有什麼看法呢?在留言區交流一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