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品读┃贺铸:鹧鸪天·头白鸳鸯失伴飞

诗词品读┃贺铸:鹧鸪天·头白鸳鸯失伴飞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 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 何事:为什么。
  • 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 “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晞:(xī)干。
  • 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构思当中,如:

诗词品读┃贺铸:鹧鸪天·头白鸳鸯失伴飞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此处上半句写自己所见,下半句抒发对亡妻的思念。“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这是写作者自身。“原上草 ,露初晞“这是写妻子。“旧栖新垄两依依。"这是两个人在一起写。“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与开头一样,前一句写自己,后一句写妻子。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的温馨生活为基础写成;”旧坟新垄“句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间,超越生死之感。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借叙事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借比喻抒情;“原上草 ,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借景物抒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借行为举止抒情;语言上两次运用反诘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动人心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