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你知道香港家長們有多拼嗎?

最近,一部反映香港教育生態的紀錄片上了微博熱搜——《沒有起跑線》。

面對鏡頭,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媽媽說,因為不想當“怪獸家長”,所以兩歲才把大兒子送去早教興趣班,結果人家告訴她,有的小孩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入學”了,她當即震驚,說什麼也要讓還在肚子裡的妹妹“贏在子宮裡”

“贏在子宮裡”其實不算什麼,家長們還有個說法叫“贏在射精前”

因為要上名牌大學,就要上名牌中學,上名牌中學,就得上名牌小學,上名牌小學,就要先上名牌幼兒園。而有的名牌幼兒園只招1月出生的小朋友,所以必須算好受孕時間……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震驚嗎?“贏在射精前”,確實震驚。

意外嗎?其實也不意外,內地大城市從入幼兒園到考大學的教育競爭,不早就是這個樣子了嗎?

書單君發現,家長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似乎走進了一種

“教育完美主義”的誤區——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了各種早教班、興趣班,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將來雙商過人,功課優秀,才藝精通,上頂尖大學,進一流大企業,成為人生贏家。

可是,這種近乎偏執的教育追求,真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人生嗎?教育的目的,難道只是“贏”而已?

今天,我想特別和大家分享一本關於教育之道的文集:《及格主義》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作者方柏林,是知名譯者和教育專欄作者,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在這本書裡的很多觀點,都戳到了當下教育完美主義的要害之處。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所謂大環境所迫

不過是營銷套路和從眾攀比


我有個朋友,最近正在為送孩子上興趣班的事苦惱。

幾個認識的小朋友在學高爾夫,孩子也想跟著一起。可是,高爾夫班的學費高昂不說,隨便一根球杆就要上萬元,對他們這種普通家庭來說實在壓力山大。

要不就不學了?

可教育機構的人說,學高爾夫有很多好處,不僅能培養貴族品質,還能讓孩子變得自律、專注、耐心,遠眺綠色的草坪對保護視力也有益。

一套套的說辭,聽起來有理有據,搞得朋友甚至產生了愧疚感:如果沒讓孩子學高爾夫,以後可能真的要落後於人,逆襲無望了。

這位朋友的體會,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方柏林在《及格主義》裡就說,現在家長的錢太好掙了,因為他們願意給自己的孩子花錢,所以各種機構把孩子的教育甚至玩耍都搞成商業化的。實際上很多能力和素質,明明可以通過各種免費的方式來培養,只是那些教育機構不會告訴家長。

就拿自律、專注、耐心這些品質來說,通過日常的家庭教育就能養成,比如幫孩子一起制定假期計劃,從專注於設置的目標,到自律地執行,在假期末拿到預期的成果,不就是一次很好的品質養成體驗嗎?

至於鍛鍊身心素質,激發想象力觀察力,就多帶孩子去郊遊,和大自然接觸,效果沒準比坐在興趣班裡還好。

有些家長總說,我們也不想讓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上興趣班,可大環境就是這樣,沒辦法。

方柏林在《及格主義》裡也無情戳破了這個藉口。

身處美國的他發現,即使換了個環境,父母可支配的時間更多,選擇的自由度更大,中國家長們依然忙忙碌碌地給孩子報了一堆的班。

他認為,家長們在週末提著大包小包帶小孩跑各種班,看似很盡責,實際是在推卸身為父母的教育責任,因為本身缺乏教育能力,就把一切都外包給課外班,“大環境”只是他們為了心安理得地隨大流所找的藉口而已。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書單君那一代,十個小朋友中有五個學過電子琴,到了我表妹上小學的那會兒,全班同學都在學珠心算和奧數,過了幾年,家長們又一窩蜂地開始給剛上幼兒園的小孩送到早教中心開發情商。

就像是在趕時髦一樣,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隨著這股潮流,擁有相同的興趣特長,變成了“同道中人”。

發明“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的人不一定是多厲害教育專家,但一定是營銷鬼才,因為教育的跑道有很多,這條過時了還有別的,反正家長們永遠都會願意用錢來給孩子鋪路。

《沒有起跑線》裡還有個有耐人尋味的細節,有個家長說,現在小朋友上什麼興趣班,都出現了鄙視鏈:那些學彈琴、游泳的小孩就別和他們做朋友了,只有學馬術、高爾夫、豎琴這些“高檔課外活動”的才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如果真是為了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為什麼還要把特長班分出三六九等?

在《沒有起跑線》裡,有一位香港家長道出了真相:“其實這條起跑線,現在大家有很大壓力是為了什麼?說難聽點,就是為了媽媽的面子而已。”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別讓孩子贏在起點,卻輸在終點


“贏在起跑線”這股風潮是如何刮起來的,《及格主義》裡有一番探究。

20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人其實有多種智能,比如音樂智能、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等等。

這個“多元智能”理論傳到中國後倍受追捧,當時正是反思應試教育的年代,有人還曾組織過幾千人的研討會。

但理論雖好,卻在實踐時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噩夢——為了開發各方面的智能,孩子們的週末就逐漸被各種課外興趣班填滿了。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加德納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這麼火。有個中國記者是這麼和他解釋的:

從前,大家只要開發孩子智商就可以了,現在有了八種智能的說法,家長就索性八種智能全都開發,而不是發現孩子的優勢,重點發展。因此他們送孩子上書法班、繪畫班、網球班、鋼琴班......希望孩子日後在八項智能上獲得全能冠軍。

可是,孩子真能“全面發展”嗎?《及格主義》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著四大問題:

  • 不能專精。孩子不僅不會出類拔萃,反而變得平庸,也沒有獲得快樂和滿足感。
  • 教育失衡。剝奪了孩子從玩耍和其他活動中學習成長的機會。
  • 認知負荷。成績受損,孩子很難分清興趣班和課業的主次,容易顧此失彼。
  • 傷害自律。因為家長代孩子把日常安排得滿滿當當,推著他們前進,導致孩子喪失了時間管理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反而被人甩在了後面。


“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的觀念,也同樣值得推敲。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及格主義》的作者方柏林觀察到一個現象:在美國,很多亞洲裔學生的數學雖好,但很少有人以理工科學位畢業,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孩子在家長的過度逼迫之下,過早耗盡了興趣,透支了學力。

對於這一點,我的朋友小迪可謂深有體會。

小學4年級時,她媽媽在同事推薦下,給她報了個新概念英語補習班。

第一節課,她就傻眼了:同班的同學都是六年級和初一的大孩子,老師上課講的語法她一點兒也理解不了。

每次做課後習題,都是一次信心打壓,所有同學都早早回家了,只有她還坐在教室裡啃鉛筆頭。

老師只好跳過語法,直接把需要變化的地方劃出來,讓她依葫蘆畫瓢地套用。

每週末,坐在那個教室裡,小迪都覺著自己像個大傻子,慢慢地對學英語都產生了牴觸。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及格主義》裡說,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中國家長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苦二逼。可是這樣一來,孩子的興趣和動力往往就被“盤”死了。

上了初中的小迪,依然對英語沒什麼興趣。每次她英語沒考好,媽媽就會說,自己當年就是因為英語太差錯失了上大學的機會,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努力。

後來,她媽媽定了個很恥辱的規矩:英語聽寫不上90分,就每天跪著背單詞。

從結果上看,小迪的英語分數確實提高了。她媽媽覺得這個方法簡直太棒了,還在家長會上跟其他父母炫耀。

可是長期以來,由於學習的動力都來自逼迫式手段,小迪在進入大學後,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喜歡做什麼,甚至一度覺得就畢業以後隨波逐流,隨便找個工作幹著就行。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方柏林在《及格主義》裡寫道:

這種一苦二逼的教育,造就的是苦逼的人生。我們用工業思維讓孩子像流水線上的零件一樣,一個接一個補充我們認為重要的技能,讓他們匆匆走過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不讓他們散漫地在遊戲中學,去探索,去想象,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到了成年之後,容易變成一個乏味的人,空洞的人,甚至是一個有害的人。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在教育孩子“成功”之前,先教育他“成人”


書單君明白,家長們不計成本地投入,事無鉅細地掌控和規劃孩子的成長,都是為了他們將來在社會上取得成功。

但就像《及格主義》中所說:在人口眾多,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家長們太容易被“出人頭地”的潛意識所控制。

然而,倘若教育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學業上的成功對未來的作用始終都是有限的。

另外,很多家長認為名校就能帶給孩子完美的教育,其實不然。

前不久,我在微博偶然間看到了一場令人細思極恐的爭論。

有個叫“小路十九”的博主發了九張照片,前三張是武漢某名牌高中的畢業舞會,然後是在沿海地區打工的十幾歲的工人,後三張是“環京貧困帶”的孩子。他附文感嘆,“中國其實有三個”。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其實,他的本意,只是讓大家關注和正視社會現實而已。

沒想到,這條微博卻激怒了圖片上的武漢某中學的同學,這些孩子認為自己的母校、自己所在的社會階層被“小路十九”詆譭了,咒罵他是“檸檬精”、心理極度不平衡的噴子、地域黑……

他們一面不願承認自己自出生起就擁有更好的社會資源,一面又說“我就是命好那又怎樣”,甚至使用了“下等人”這樣的字眼。

我有點不寒而慄,因為這些學生對社會的認知非常狹隘,他們看到這條微博時,並沒有為自己能出生於好的環境而感到慶幸和珍惜,反倒像被針紮了一樣,覺得自己形象受損,急於辯解和逃避。

他們或許能在試卷上,在考官面前展現出自己對這個社會富有洞察力和同理心的一面,並自認為擁有這些美好的品質,但僅僅是一條微博,就暴露表面之下的真實。

難道,這就是未來的“精英”的模樣?或許是受到了太多的保護,讓孩子們喪失了面對真實社會和自己的勇氣。很難想象,無法面對別人的苦難的他們,未來是否能承受住自己人生中的苦難。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這世上有很多知識和品質,是無法從興趣班和名校學到的。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讓他們知道如何成為他自己,如何成為一個有生命厚度的人。

有時候,“成人”其實比“成功”還要重要。

✎✎✎

看到《沒有起跑線》時,我突然想到,我們一直以為現在家長們的教育觀念已經進步了,很開放了,實際可能並沒有。

紀錄片中的家長們雖然很年輕,卻依然帶著“中國式父母”的面具,憑著對成功的單一理解,忠誠地信奉教育完美主義和所謂的精英教育理念。

他們或許不打孩子,卻在控制著孩子,或許沒讓孩子苦學數理化,卻給孩子報了一堆興趣班。

所謂的進步,可能只是一堆新的“育兒”方法堆砌起來的自我安慰,和以為用錢就可以卸掉的教育責任。

當下的中國家長們不缺錢,缺乏的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和教育的智慧。

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不是興趣班也不是名校,而是有教育能力的父母。


TVB紀錄片上熱搜: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中國家長,看得我心慌



圖源 | 《沒有起跑線》、《音樂人生》、

《陽光姐妹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