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安靜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木樨盈樹幻兼真,折贈家家拂俗塵。

禪宗公案史裡有一則關於聞木樨香而悟道的故事,宋代文豪黃庭堅禪修多年仍未開悟,以為是禪師對他有所保留,直到有一天,禪師問他是否聞到院子裡的木樨花香,他才明白過來:

原來他平時聞香不知香,猶如佛在自心,卻苦苦向外馳求,一經點破,才知佛性本自具足。

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習慣性地向外尋求更多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有人想要嚐遍人生的甜苦,有人想要看遍山河美景,有人想要體驗功成利就……

卻唯獨不願意花時間去看看我們自己的內心,其實本就一切具足。

2019,在五個應該獨處的時刻,我們一起追求安靜的極致,重拾自性的禪意。

每一個輾轉難眠的時刻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空白

聽說,夜晚的你

總是多愁善感,輾轉難眠

閉上了雙眼,思緒還是久久不能平復

是來自同行同齡的壓力?

是白天碌碌無為的愧疚感?

還是那些關於未來不明所以的焦慮?

算了吧,都放下吧

其實你也清楚,很多問題

再怎麼思考,都得不到答案

何妨心經相伴

遠離顛倒夢想

每一個陷入職場困局的時刻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空白

人際關係、溝通成本、天天Deadline

方案一遍又一遍地改

最後還是最早那一版

有時候,辦公室生活不止一團亂麻

簡直就是一段死循環,望出窗外

想起當初一起走出校門的朋友

想起心底那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想起還等著自己去照顧的家人與喵君

車水馬龍,浮世繁華

理想的生活,卻總是遙遙無期

憤懣不平的時候

更需要安撫那顆焦躁的心

每一個看不見等待盡頭的時刻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空白

一次又一次的晚點

看不到盡頭的等待

心情焦灼,有如煮沸的水汽

不斷升騰,又迅速幻滅

以及那些爭吵、抱怨、哭鬧……

嘈雜的周遭,不斷折磨著神經的末梢

再多的耐心,再好的脾氣

也隨著時間流逝而消磨殆盡

但相信,筆墨生花,淸簡內心

熙熙攘攘裡,翻開一本小書

抄一頁心經,或記一頁手賬

如同啜一口甘露

眾聲喧譁裡,迴歸一人份的平靜

每一個猶豫不決,選擇困難的時刻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空白

選A還是選B?出發還是等待?

沉默還是發聲?孤獨還是從眾?

硬幣的正反面,已經扔了一遍又一遍

果斷好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總是覺得猶豫再三,

才能確保生活不會出錯

但如此這般思前想後,糾結反覆

活著,實在是有點窩囊

還是靜下來一個人

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

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每一個口不擇言,追悔莫及的時刻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每次都暗下決心

想和對方推心置腹慢慢聊

卻總在開口的那一刻,就變了味道

太心急了,太在意了,太嚴厲了

所有的「為你好」,都變成了捆綁

竟不知,到底從何時起

我們說出口的話

竟是這般咄咄逼人,傷人傷己

找不到一點補救的法子,懊悔又尷尬

不妨在佛學裡拾掇自己的初心

將情緒裡忽高忽低的因子慢慢撫平

止語過後,好好說話

生 活

安 靜 之 必 要,修 心 之 必 要

Be As You Are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許多失眠,焦慮,憂鬱,選擇困難的癥結,便在於漫漫人生長途裡,前後左右都是長輩的經驗,權威的解讀,同伴的規勸,甚至是陌生人的隻言片語……

唯一,聽不見的是自己內心的聲音!

周圍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就像是卡在了十字路口,怎麼走都是為難。

這時,唯有靜下心來,享受獨處。尋求一人份的安定與平和。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只是,到底要怎麼安靜下來呢?

舊言:沐手抄經如面佛。

抄心經在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人文傳統,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著人間佛法的修行意義。

它並非只是市面上大同小異的日曆

更是可閱讀,可抄經,可互動的修心隨行本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手抄修心歷

佛學修心課

聆聽,解惑,書寫,靜思,妙悟

願每一個需要靜下來,叩問自我的時刻

與你一路相伴

生活,安静之必要,修心之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