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作品原文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白話譯文

天空高遠白雲淡淡, 目送著大雁往南飛向天際消失。不走到長城邊不是好漢, 掰著指頭算來已轉戰了二萬里。

六盤山上雄峰聳立, 紅旗迎著西風獵獵漫卷。今日我們人民武裝緊握在手中, 何時可縛住蒼天中的巨龍?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和他的戰友,在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陰謀後,率領紅軍紅一、三軍團堅持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了臘子口天險,奇蹟般穿過了松潘草地,翻過了岷山,進入甘肅南部。10月7日,紅軍在寧夏的六盤山青石嘴,又擊敗了國民黨東北軍騎兵第7師19團兩個運送給養的連隊,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過了六盤山。此詞是詞人翻越六盤山時詠懷之作。

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作品鑑賞

上闋“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起筆便是站立在六盤山上仰望天空:“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此時最是秋高氣爽時節:晴空萬里,白雲疏淡,

大雁南飛。雁在古代常作思念之物,一個“望斷”,望了再望,一直到望不見還在望。試想,大雁南飛,詞人和紅軍在南方革命根據地軍民水乳交融,此種感情難道不叫人無限思念嗎?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接下來“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兩句,這兩句看似輕鬆。“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是誓言,另一層如果聯繫“望斷南飛雁”句,更象是暗暗告慰南方的父老鄉親,勝利在望了。“屈指行程二萬”這裡包含了多少九死一生?只有鋼鐵意志的人才能走過這“行程二萬”。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下闋“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詞人站在六盤山之上,絕對不是去遊玩的,行軍應該是從山腰部走過的(此話是針對有些評家,說詞人站在山頂),一抬頭是高峰,一回看是紅旗獵獵。但是“紅旗漫卷西風。”紅軍的紅旗是漫卷在西風之中的,象徵著勝利在望,前面還有很多艱難險阻,毛澤東常用“西風”來形容他想戰勝的事物。

“不到長城非好漢”—讀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是抒情,亦是告誡:我們有了堅強的人民武裝,又經過了長征的考驗, “何時縛住蒼龍”,“何時”這個期待詞,詞人既表達了必勝的信心,同時也表達了勝利還要經過艱難的努力,萬里長征只是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