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石斛花卉養殖過程中,澆水可是重中之重,善待養護花卉澆水卻是基礎。種植花草的過程中,澆水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整個栽培成敗優劣的關鍵所在。更多石斛種植方法請關注

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任何花木都離不開水。根據筆者多年養花種草的經驗和教訓,結合當前在家庭養花中容易走入的幾個誤區,這裡與新老花友切磋一下關一於給花澆水的學問。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首先,澆水要視花卉類型、植株狀態、季節等不同情況而定。家庭養石斛蘭花澆水與任何其他工作一樣,要想養好花草,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尊重植物生長的規律,經常細心觀察,不斷用心琢磨,才能培養出茁壯的花木。

1、花卉類型: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離不開水,石斛蘭植物2-3天澆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觀葉植物大多需要經常保持基質處於微潮狀態。

2、植株狀態:通常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較耐旱。

3、栽培地點:擺放在露天的石斛花卉需水較多,擺放在溫室的花卉需水較少。

4、季節變化:夏季乾燥炎熱,花卉需水較多,冬季低溫,花卉生長慢,蒸騰量小,澆水就要少一些。秋冬,隨著氣溫的降低,很多不耐寒的花卉要入室避寒。但是,由於澆水不當,花卉或落葉,或徒長,甚至發生死亡的現象。因此,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澆水時間,最好在睛朗的上午澆水,儘量少在晚間澆水。此外還要注意掌握大棵多澆、小盆勤澆的原則。再有,當石斛花卉入室後,一定要等到盆基質見幹後澆水,一定要待盆基質從上到下都風乾後再去澆水。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其次,科學澆水,是養石斛花成敗的關鍵。在具體操作上應注意以下“五看”:

1、看水質:石斛蘭所需水分以無汙染的天然降水為好。雨水、雪水是首先澆花用水。日常所用的自來水,在淨化過程中都加入了淨化劑,不宜直接澆花,最好貯存一兩天,使水中的氯氣揮發後再澆用。或者在一盆自來水中放一片維生素c,也可在短時間內消除其中的氯氣。煮雞蛋的水、茶葉水、發酵的淘米水、換出的養魚水,以及啤酒、糖水等,都含有豐富的適宜花木生長的營養成分,是很好的澆花用水。近年來,磁化水、激光水也成為很好的澆花用水。

2、看水溫:水溫與基質溫越接近越好。基質溫與水溫之間的差異大時,不能澆花,以免冷水損傷根系。最實用的辦法是,在靠近盆花的地方,用澆盆或淺水缸存放一些備用水,這樣有利於自然調節水溫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水溫與基質溫的濁差應保持在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

3、看時間:

一年四季氣溫不同,澆花時的用水量也要不同。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基質溼潤;夏季高溫乾燥,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冬季,多數花木處於休眠狀態,只要保持盆基質稍溼即可。

4、看花盆:盆花澆水的原則,還應根據花盆的大小、深淺以及花盆的質地而定。小盆淺,澆水要少而勤;泥盆滲水性好,盆土容易乾燥,要勤澆;石盆、釉盆不易滲水,澆水不能太勤,長期積水花卉就會爛根。

5、看花木: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因此澆水要因花而異。還有許多花卉,葉小、水分蒸發慢,澆水少才能多開花,花木在生長旺季和孕蕾期要多澆水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再次,同任何作物一樣,花卉對水分是十分敏感的。水是花的命,也是花的病。

一,應該因花因時制宜,確定澆水數量。對於幼苗期和結果期的花卉應控制澆水,在生長旺盛和開花期應多澆水。夏季應適當加大澆水量,增加澆水次數。冬季應少澆水或者不幹不澆。花盆大的適量多澆水,花盆小的少澆水。連續晴天干旱時應多澆水,連續陰雨時不澆水,還要注意排除盆中漬水。高溫季節宜於早晚澆水,冬季宜於中午前後澆水。

二,提高澆水質量,明確澆水部位。盆栽花卉的用水質量,一不要用塘堰、溝渠中的汙水汙染花苗,二不要直接用當日自來水,以防氯離子過量中毒;自採水應在虹或桶中存放2-3天后再用效果較好;三應忌用含鹽量高的硬水澆花,宜採用含鹽量低的軟水澆花:四要提倡貯用天然雨水澆花。一般花卉宜於根部澆水,觀葉的花卉可於葉面噴水,特別是中午前後,不宜用冷水澆花,以免強烈的氣溫反差,造成生理失調,致使植物當即萎蔫。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一)錯誤觀念

一、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對於或自己特別喜愛的珍貴花木,溺愛過度,生怕長不好,甚至幹壞乾死,因而經常不斷地澆水,結果使植株根部不透空氣,影響呼吸,最後根系爛掉而枯死。

二、在給石斛澆水猶如蜻蜓點水,雖然也常澆水,但往往是澆“半截水”,結果是基質經常是上溼下幹,表面土溼,裡面基質幹,實際上植株根部根本吃不到多少水。還有的澆水時只向葉上噴水,不給盆基質澆水,其結果也是如此。

三、對“幹盆”澆水時,看見盆底一出水就認為已經澆透了水,其實盆內基質長期周邊溼,中間幹形成“空心羅卜”花木根部並沒有均勻的吸收到水分。

四、對於盆栽石斛,經常是看的次數多,澆水次數多,沒有空或是忘了去看就少澆或不澆水,全隨個人興致而定,這樣使花木不是幹壞就是因太溼而爛根。

五、不考慮石斛蘭的生態習性、氣候變化、花盆大小、植株情況以及放置地點(光照強、弱,通風好、差等)採取“例行公事”、定期普遍全部澆水,一律平等對待。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二)注意事項

實際上,給花卉澆水是一門比較複雜的學問,必須根據自然的客觀條件和植株的客觀需要,區別對待。實施正確的澆水,一般還應盡力做到:

一看:看盆基質乾溼、看基質顏色深淺,看枝葉挺拔是萎蔫。

二摸:

摸基質的軟硬,摸基質的鬆緊。

三聽:用手指彈高中敲盆體,聽其聲音是清脆還是沉悶。

四做到:不幹不澆,澆要澆透(整盆基質都要澆溼)同時要做到間幹間溼、乾乾溼溼,切忌盆底下有積水。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三)日常澆花注意

很多花友都有節約用水的好習慣,經常把洗碗或者洗菜的剩水用來澆花。殊不知他們的這些“好習慣”都會對花草形成致命傷害。花草雖然是植物,但對環境也都有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稍不如意,也會鬧情緒給你看。

第一,不能用含有油汙或者肥皂粉之類的水澆石斛。這些物質對基質會產生破壞性作用,改變基質的酸鹼度,嚴重的還會引起花草死亡。相比而言,淘米水或者魚缸換下的舊水,有一定的肥力,比自來水要好許多,這些水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第二,盛夏中午時分忌澆水。此時由於氣溫比較高,植物根系毛孔張開,猛然澆水,容易讓花草“感冒”。

第三,葉面有毛的花卉,不可用噴壺澆水。葉面噴水後不易蒸發,非常容易腐爛,所以我們最好不要用噴壺澆水,應當採取澆灌措施。

第四,花朵如果正處在盛開時期,不宜多噴水。

否則會造成花瓣腐爛!

第五,切忌澆“半腰水”。“半腰水”是隻澆水量只能溼潤表基質,而下部基質是乾的。長此以往,基質中乾溼交界處會形成一個堅硬的板結層,使植物的根系難以下扎。因此我們在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澆則澆透”的原則。同時伴隨澆水還要養成鬆土的好習慣:鬆土應在澆水後,盆土半乾時進行,深度以見根為準,切斷一些表層根也無妨,反而有利於催生新根。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四)應用場景的區別

陽臺

在陽臺上用盆養花,因為沒有地氣,比在地栽石斛花容易乾枯。初學養花者常常擔心盆內缺水,因而不管盆內乾溼,也不看天氣晴雨,只顧天天澆水,結果常常把花澆死了。所以,初學養花者必須學會澆水的技術。

(1)注意水質:在城市裡只能用自來水。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先把水裝入桶內或罐內儲存1一2天后再澆,因為自來水內含有漂白粉,有氯的成分,經過儲存後就比較安全。如果能在下雨天接到雨水,用來澆花,則水質比自來水要好。

(2)注意水溫:澆水時要注意水溫,其溫度應和盆基質的溫度差不多。如果在夏季澆水,至少要把自來水放出來放置幾小時,讓水溫和氣溫接近後再用,否則用很冷的水猛然澆在溫度較高的花上,會對它造成傷害,更不能將井水取出來後立即澆花,因為井水的溫度較低。

(3)注意澆水量:要根據石斛花卉的習性,氣溫和空氣乾溼情況,盆基質的乾溼情況,花卉所處的生長期等多種情況來決定澆水量。喜溼花卉可多澆些,喜乾花卉要少澆些;草本花卉要多澆些,木本花卉要少澆些;葉大質軟的花卉要多澆些,苗小盆大的花卉少澆些;放置陽臺上的花卉多澆些,放在室內的花卉少澆些。氣候炎熱時多澆些,氣候涼爽時少澆些,乾旱天氣多澆些,陰天少澆些,下雨天不要澆。花卉孕蕾時多澆些,盛花期少澆些;泥盆、瓦盆多澆些,瓷盆、釉盆、塑料盆少澆些。總之,一般花盆內的水分稍少些比水分過多更安全。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盆栽

花諺說:“活不活在於水,長不長在於肥。”澆水是養花成敗的關鍵。許多初學養花者大都對澆水的多少這個問題感到困惑:“書上說不宜過多,不宜少,那麼怎麼才算不多不少呢?”實際上澆水的多少首先要看種的是什麼花,這種花是喜幹呢,還是喜溼,或者半乾性的。千萬不可以不管什麼花一樣對待,家裡種了10盆花,要澆一起澆,要幹一起幹。水是植物生命的源泉,但過分潮溼的基質環境會使一些喜乾性花卉的根系無法呼吸,繼而爛根死亡,根死了,花當然也活不成。因此,要想養好花,第一步就是要摸清每一種花對水分的要求。首先要養活了,下一步才談得上開花。

盆栽花卉受特定環境條件所限,澆水操作不但麻煩,而且是成敗的關鍵。要使澆水恰到好處,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種的花卉,在生長髮育的各個階段需水多少的自然習性;還要看天氣陰晴、溫度和溼度高低、花盆種類、植株大小和盆土質地。

盆花澆水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和方法:

(1)澆水:春、夏、秋季在上午10時前,冬季在午後2時澆水。掌握水溫與基質溫接近,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但水、基質溫差不應超過5℃左右,澆水量應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溼潤為度。澆水禁忌攔腰(上溼下幹)、窩水(盆底積水),還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現空洞,嚴重影響盆花生長髮育。澆水時,保持盆土微潮,表土可見白茬但不可完全乾透。喜溼的花卉經常保持盆基質溼潤~

(2)找水:天干時節,15:00-16:00,看盆基質乾溼酌情補澆適量的水,以保持盆基質潮潤為度。遇天氣突然變化,特殊情況需要水時,澆水不受時間次數限制。

(3)放水:盆花在生長髮育旺盛期,為放條、發棵、催花、壯果,結合追肥可加大澆水量,葉片不見萎蔫。

(4)勒水:盆花在休眠期或低溫時節,或為蹲苗、促進孕蕾、防止徒長,以及矯正水大黃葉、落蕾現象,應適當控制澆水量,保持盆基質潮潤即可,並結合鬆土保墒。

(5)噴水:春、秋乾旱季節,除正常澆水、執水外,應向葉面及養花地噴水,以增加環境溼度,防止嫩葉焦枯和花朵早凋,保持植株清新,特別是南方花卉更應注意環境溼潤。夏季雨後驟晴或晚間悶熱,應噴水降溫防病;任何時候噴水都要把葉面噴淨,防止殘留水點與葉面灰塵凝成漬點,而不易清除。 盆花澆水是經常性勞動,上述方法應靈活運用,按部就班,持之以恆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盆栽澆水不足對花卉有什麼害處

盆花由於土壤少,畜水不多,在花卉生長季節需要注意經常補充水分,才能保證花卉正常生長。若水分供應不足,葉片及葉柄就會皺縮下垂,出現萎蔫現象。如果花卉長期處於這種供水不足葉片萎蔫的狀況,則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葉片就會逐漸黃化而乾枯。多數草花如果長期處於乾旱狀態下,植株矮小,葉片失去鮮綠光澤,甚至整株枯死。一些養花者唯恐澆水過量,澆水時每次都澆“半截水”(半腰水),即所澆的水量只能溼潤表土,而下部土壤是乾的,這種澆水法也同樣會影響花卉根系發育,也會出現上述不良現象,因此澆水應“見幹見溼,澆就澆透”。

合理澆水

澆水是觀葉植物栽培中經常性的管理工作,也是直接關係到觀葉植物生長好壞的重要環節,不能簡單從事。由於觀葉植物的不同種類及其生長髮育的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異,因此適時、適量澆水,搞好水分均衡供給,是做好澆水的關鍵。下面著重介紹一、二年生草本觀葉植物的澆水措施。

a.澆水方式

(1)地面澆灌:用橡膠皮管或塑料軟管澆灌。適用於花壇、花境及做畦田種植的觀葉植物。

(2)噴壺澆灌:是一種專用於盆栽觀葉植物的澆灌方式,給噴壺裝上配套的細孔噴頭,又是適於繁殖床和苗床澆灌的理想工具。因為,它噴出的水柱分散細小,不會衝散種子、衝倒幼苗。

(3)滴灌:是通過滴灌設施,將水緩慢施入植物根層土壤的一種較為先進的灌溉方式,它具有節水、省工、供水均衡、不破壞土壤結構等諸多優點,值得在生產上大力廣應用。

(4)浸灌:將花盆放入盛水的淺槽或淺盆內,讓水從盆缽底孔滲入盆土中。但要注意盆外的水只能淹到盆身的l/2~1/3處,見盆土表層溼潤,即行取出,不可久浸,以防種子漂浮露出土表或土層鬆動引起種子下沉深埋,影響種子發芽率。浸灌法主要用於盆播育苗的澆水。

b.澆水時間

春秋季在上午或下午澆水。夏季在早晚涼爽時澆水,而冬季則需在中午前後天暖時澆水。澆水時間的選擇儘量讓水溫與土溫接近為宜,溫差大小不宜超過5℃,防止因澆水引起土溫驟變而傷害根系,影響其吸收功能。

c.澆水量

澆水的次數和份量,主要視季節變化.天氣狀況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春秋兩季植株生長迅速,需水量大,但氣溫不是很高。水分散頭量較小,所以澆水要恰當,不宜多,也不宜少,一般每天澆水一次即可。夏季光照強,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應勤澆水,—般早、晚各澆水一次。冬季氣溫低,對露地草本觀葉植物而言,生長趨緩,需水量減小,可以2~3天澆—次水,但對於溫室草本觀葉植物,卻正值生長旺季,則宜加強澆水,具體澆水時,還需根據每天的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如遇晴天或大風天氣.水分散失快,就應加大澆水量,而遇陰天則應減少澆水量。

種子發芽前後澆水要適中,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進入幼苗生長期,應適度減小澆水量,有意進行扣水(勒水)蹲苗,這有利於孕蕾及防止植株徒長。成苗生長旺期和開花盛期要澆足水,以滿足植株新陳代謝旺盛的需要,但對那些易落花、落果的種類則要控制澆水量,不宜過多。種子形成期,適當減少澆水對種子成熟有利。

d.澆水的經驗

要做到適時、適量澆水。除上述有關澆水的基本要求外,人們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還總結出一套實踐經驗。通常用聽音、看色、摸土的方法來判斷是否需要澆水。聽音就是用手指輕彈花盆,如果發出沉悶濁音,說明土壤潮溼,不需澆水。看色,即看到盆基質呈灰白色時。說明基質已幹,需要澆水。如果土壤呈深色說明基質未乾,不需要澆水。摸土,即用手捏基質,若成團塊狀,說明基質溼潤,不需要澆水;倘若用手一捏,基質即碎,不能成團.說明基質已幹需要澆水。

總之,澆水是觀葉植物栽培的—項日常性工作.必須以溼則不澆,幹則澆透為原則,以土壤表裡乾溼一致為度,忌上溼下幹(攔腰水)或上幹下溼(窩底水)。

養石斛蘭必知可能是史上最全的總結了

(五)澆花季節的區別

春季

春季的澆水是養好盆花的關鍵。因春季氣候比較乾旱,空氣溼度小,如果澆水量少,會造成黃葉、落葉,影響花卉的生長髮育;澆水過多又會引起花蕾脫落或根系腐爛,甚至死亡。

判斷盆花是否需要澆水

如果盆基質表面的顏色呈褐紅色,用手指按壓盆基質表面有鬆軟、潮溼感,用手指彈彈盆壁,發出的聲音渾濁沉悶,則說明盆土溼潤不需要澆水;如果盆土表面的顏色變淺發白,用手指按壓盆土表面感覺堅硬,敲打盆壁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則說明盆土基質偏幹,需要澆水。

澆水次數、時間、澆水量

開春後氣溫開始回升,花卉進入生長時期,澆水量應逐漸增多。一般花卉每隔2~3天澆1次水,以後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漸增至每天澆1次水,至7月高溫階段每天澆2次水。澆水時間宜於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

不同種類的花卉習性不同,需水量有較大的差異。蕨類植物、蘭科植物、秋海棠類等喜溼花卉要多澆水;景天科、仙人掌科、龍舌蘭科等喜乾旱的花卉要少澆水;球根類花卉澆水不能過多。

不同生長髮育階段所需水量不同。由休眠期進入生長期的花卉澆水要逐漸增加;生長旺盛時期的花卉,要多澆水;花芽分化前期、蹲苗階段、換盆前要進行扣水;開花前期和結實期要少澆水,盛花期要適當澆水;新栽盆或新換盆的花卉,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

培養土的性質不同,保水能力相差甚遠,澆水量也應有所區別。沙質疏鬆土壤,保水能力差,應多澆水;粘重土壤,保水能力強,應少澆水。

澆水量還要看花盆的大小和質地,花盆小,盆土乾燥快,澆水次數要增加,而花盆大則相反。泥盆質地疏鬆,滲水性能好,通過盆壁蒸發喪失的水分比花卉消耗的水分還多,要多澆水;陶盆、釉盆、紫砂盆質地細密,滲水、透氣性能差,應少澆水;塑料盆不透水不透氣,更應少澆水。 更多石斛資訊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