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網上很多攻略在漳州的景點裡幾乎沒有提到漳州古城這個地方。

古城和鼓浪嶼、曾厝垵差不多,基本上是商鋪林立,但是卻沒有什麼商業化氣息,遊客極其稀少。往來的更多是當地居民。

古城最近在不斷修建和宣傳,趁著人少的空隙趕來玩一趟,不然明後年這裡會不會被一大波遊客充斥著整座古城那也說不準了。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漳州古城文物古蹟眾多,現有文廟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廟)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簡大獅避難處以及府衙舊址、侍王府、東西橋亭及宋濠等14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世界最小的空中廟宇——伽藍廟,以及楊騷故居、徐氏家廟、小姐樓、番仔樓(小洋樓)、教堂和僑村等古街特色建築,完整地保存了騎樓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築、閩南風格民居等三大類古民居建築。

古城內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八寶印泥等7項,佔全市約一半,也是民俗用品和傳統曲藝薌劇(歌仔戲)、錦歌、燈謎、廟會等民間傳統文化的薈萃之地。

裡面的商鋪大多數都是這種仿古建築風格,和三坊七巷有點像。但是這種朱漆雕木的風格又和三坊七巷的建築風格不大相似呢。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人真的炒雞少,很喜歡這種寧靜古鎮的感覺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漳州古城記憶館

第一個目的地:漳州古城記憶館。一座兩層建築。裡面分為好幾個主題介紹漳州古城的歷史概況、民間手藝和文化風俗。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可以逛完。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在古代不管是城池、陵墓抑或是民居廟宇都講究靠山面水。下圖的漳州古城地圖可見一斑。這個在大部分知名的古城或是廟宇都是通用的。從風水學角度來說,前有小河或大海,背有大山,通常被認為最好的風水,也是最理想的居住環境。因為後有山給人一種靠山踏實的感覺,可以藏風納氣,地型也是前低後高,穩如泰山,前有明堂開闊,後有靠山穩當。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二樓主要介紹街道風景隨著時代的變遷。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出了記憶館看到一座蠻有年代感的工商銀行舊址。當然已經沒有營業了。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保存完好的宋明古廟——漳州文廟

往前步行五分鐘不到就是漳州文廟。它是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代,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孔廟大門兩邊分別有兩個牌坊宣揚孔聖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文廟門口是個半月形的泮池。泮池在國內的大多數文廟裡都有,它是官學的標誌,屬於標配。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漳州文廟原有古代建築物,如明倫堂、泮池、欞星門等已毀,現大門以內中軸線上依次為戟門、丹墀、月臺、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在逛孔廟的時候還看到一些倒塌的碑石,其中一個是道光年間的。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大門口是紅漆木製。其他木構架及斗拱、桁條、外簷裝修均為土硃色油飾。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門上隆起的是門釘。中國古代對門釘數量有嚴格的規制。皇帝一般用的是橫九豎九共八十一個的門釘,王侯次之。文廟門釘用了橫七豎七的規制,足見其等級之高。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孔廟內最出名的是大成殿。它是漳州文廟內遺留至今的最大建築了。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雖說是明代建築,但是後來專家在建築裡發現了不少遺留下來的宋代的構造和遺物,而這麼一座木構建築能在多雨溼潤的南方保存數百年,實屬不易。這也是我推薦來孔廟的原因。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孔子像佈於大成殿中間,四周布著的像是他最出名的四位弟子:顏回、孔伋、曾參、孟軻。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作為聖人,孔子享用了三牲(太牢)和各種最高的禮制規格。四位弟子只有二牲(少牢),規格也有所降低。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大成殿內還有大量樂器,這和古代祭孔樂器規制有關。 祭孔樂器,堪稱八音俱全。“八音”,是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鍾、鈴等屬金類,磬等屬石類,壎等屬土類,鼓等屬革類,琴、瑟、等屬絲類,柷、敔等屬木類,笙、竽等屬匏類,管、簫等屬竹類。如清康熙五十八年頒賜闕里孔廟“中和韶樂”樂器一副,計柷一、敔一、編鐘十六、編磬十六、琴六、瑟四、笙六、簫六、笛六、壎二、篪四、排簫二。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對照了一下大成殿內基本上按照古代禮制佈置了所有的樂器,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齊全的樂器配置。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對於這些宮殿廟宇或是博物館,我一直認為如果事先沒有做一些功課瞭解進去也就是看一圈出來完事了。畢竟中國古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物或者建築所蘊含的精神和氣質往往具有東方人含蓄的風格。如果能事先了解過才能明白很多規格建制,抑或能推敲出裡面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這也是我認為最有趣的所在。就像重慶的大足石刻,上面只是雕刻了普通的一些石刻佛像和人物故事雕像。而那時候我抱著十幾頁的a4紙的資料邊讀邊欣賞的時候,往往發現了很多普通遊客不能發現的細節和故事。

牌坊街

出來文廟以後是幾條相互穿插的街道。裡面都是些閩南老式紅磚建築。有一半的門面都是關閉的,另一半則是店鋪和飯館。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漳州石牌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指“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兩座明代石坊,以及“勇壯簡易”和“閩越雄聲”兩座清代石坊。是現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臺灣路東段是騎樓式的店面,古時是雨傘店最集中的路段,這段路也稱雨傘街;中段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洋溢著南洋風情;西段是閩南風格的民居,醫藥、文具、鞋帽、皮貨等各類店鋪雲集一街,熱鬧非凡。中段中西合璧建築物上那些洋味十足的雕刻,可以讓人回味漳州古代和近代對外開放和貿易交流的繁華情景。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除了古城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當地小吃,我們簡單的逛了下買了些吃的打了包準備拿到動車上吃。打了車直接去動車站,二十多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到了。漳州大橋蠻大氣的,不知道下次來的時候能不能停下來在橋邊吹吹風看看風景。

注:此攻略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HE END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遠方』漳州古城,一個極少被提及的“隱藏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