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欲知故乡事,先问故乡人,故乡的变化牵动着游子的心。从媒体及传闻中,得知二曲广场将要建成的喜讯,约新闻同行,赴周至一览胜地胜景。心怀对二曲先生关学思想的崇拜之情,首登先生二曲故里,观先生遗像和背像,致礼《操志高洁》之御赐金匾。用一天一夜的暂短时间,拜读先生遗著《二曲集》,《断句,全集》,县李二曲关学思想研究丛书1一4辑,简阅了靳晓鹏先生编著的《关中大儒》李二曲的巨箸。品读了周至名家张居仁先生的《李二曲先生简界》。和李刚先生交流了研究李二曲关学思想的体会。昤听了李先生和陈绪根先生去印尼,馬来西亚传播关学的动人经过和李刚先生应邀去曰本传承二曲思想的所见所闻。在春光春景春花中,瞻仰了《李颙先生》的大型雕像,为先生高洁的情志所感动,向先生墓地深弓致礼,向多年来清明祭拜先生的二曲中学师生致礼。是你们曰夜为周至人民守护着大儒先师,功名永駐,千载传颂。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座落在周至县城二曲中学门前花丛中的二曲先生塑像,庄严肃穆,气宇轩昂,给敬仰者一种高山仰止,万世垂慕的心情。

塑像基座上,二曲先生简界,揩书隽秀。李二曲者,名李颙,字中孚,陕西周至人氏。唯一留世之作为《二曲集》。周至亦称"二曲",先生自翊"二曲土室病夫",世称"二曲先生"也!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品读先生生平,令人思绪万千。李颙之父,战死沙场,少时家贫如洗,母子饥荒断炊。而李颙矢志苦读,拾柴之暇,借读精典,逄人问字求学,因而"识字渐广,渐通书理,精读勤思,日融文意"。数年后,先生上知天文地理,结交社会贤达。下知预测人生。成为精通枝艺,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从清代顺治十三年起,二曲的思想观念和学述追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浮读博览到拜读圣贤精典。从研究经济,兵法,近曰转向"明学术,醒人心"的关学思想研究。将大儒張载先生的关学与实学相结合,后又引入实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关学具备了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及与时共进的时代特色。为关学后来的科学转化打好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社今的发展。

先生仁政爱民,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做,只有人得到实利,国家才能强大和安定。

二曲先生终生以明学术,正人心为首先要务。不以道听途说为满足,主張"居静思理,而不流于训诂之章句之学″。

二曲先生讲学之初,被人讥笑,但他∴因人施教,视学生资历高下,学之深浅,循序渐进,方法各异,充分肯定,热情激励。先生在户县《二曲书院》讲学,户县学子王心敬,师事先生最久。学业亦优,王心敬在先生教导之下,正确认识自已,洞识真我,暗于识己,卜度成性,明觉安在。先生认为,"人必须认识自已,一识永识,一得永得"。

二曲先生主張正确对待功名富贵,他认为"圣贤之学,以无欲求",他把"悔过自新,看成为学入门第一要义",讲学中,注重人品,重视实行。

李二曲的关学思想和充满智慧的民间传说,是本厚重的线装书,是一本一生永远也读不完的人生哲学圣卷。

关学大儒之名,李二曲先生当之无愧!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讲好二曲故事活动,正在周至全面开展。弘扬二曲精神的《二曲文化主题广场》很快将建成,了却人们对学习二曲思思想的喝望。名种学术研究,方兴未艾。继靳晓鹏先生出版《关中大儒二曲》之后,秦腔古装剧《操志高洁李二曲》剧本也相继问世。

近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出,周至如椽之笔的剧作家徐荣斌先生和軍旅书画大家张地君先生,强强联手,几度春秋,点灯熬油,爬挌碼字,三十一万之多,呕心沥血,汗水拧出二十四个章节,合力推出赞颂二曲圣贤的長篇历史小说《圣贤二曲》宏著佳作。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二曲广场,地处县西转盘之南,太白路和周广路之间的三角地带。原为街心公园,为弘扬二曲精神,传播二曲文化。县委,政府发文改造街心公园为二曲广埸,为周至文化旅游再添新地标和关学游学打卡地。

纵观广场,气场满满。南望秦岭逶迤,北临渭水如带,南山北水,二曲广埸静臥周至龙脉之地。由北向南,中轴景观一览无遗。观景可见,《二曲广埸》巨石标志,高端秀气,花岗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石园渾玉润,彰显二曲先生“情志高洁"之精神。第二级台阶之上,白石精镌之牌楼亭亭玉立,《高远志大》四字苍劲有力,体现了二曲先生不攀权贵的高尚人挌。沿大理石地面台阶拾级向前,一页厚重的《李二曲全集》石雕,亘卧大地,苍劲地掀开书的一页,让人们徒增急功阅读之心。仿佛先生在给学生讲述关学理论。石书之阳,关学巨篇展开于钢化玻璃护卫之下,字画浮雕,栩栩如生,两厢十面荧光屏,依次设立,上刻先生精典之语,以教后人。幻影书池之南,独立一尊二米高巨石,准备将高八米的李二曲汉白玉雕像立于中正之位,先生高大身躯,背依秦岭,远望谓水,手抚金周大地,召唤家乡学子,继承关学,开拓前进。中轴线南端,影壁展翠,浮雕两通,回顧先生办学之艰辛。关中书院中,学子拾级而坐,细听先生课训。二曲书院,周,户两地学人,涉河渡水,身披布衣,求学于古老书院。影壁两厢,碑林迴廊,耀碧輝金,硫瓦滴翠,木刻艺精,座席安逸。茂林修竹,日照影移。据工程施工人员界绍,影壁后面,居中之地,还将建古房三楹,为二曲先生生平事迹展馆,供二曲先生思想研究和供游人观览学习之地。《操志高洁》的清帝亲赐御匾将高悬斯地,供游人学习和瞻仰二曲先生存志高远的精神。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细观广場,壮观美丽,彰显了二曲先生的关学精神。但也有遗憾之地,南墙根垃圾几堆,立柱广告还未完全移出用地,背景纷杂,有碍观瞻,摄像,拍照和游人留念,西南角信号中转杆,太高,太白,有点扎眼,应该加以美化,协调于广埸景观。烈曰下,数名工人加班苦干,为赶进度,搭小棚日夜奋战。在施工圍挡上我们参观了精美的广埸效果图,无不为之振奋,设计精心,美丽高端。施工计划和广场工程界绍,详细周全。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刚要细看工程简界,正好几个群众湊来观看,见我们柏照留念,便上前聊了几句,这是个好事情,但县上,城建局也有难办的事,埸地没拆除完,施工进度慢,听说把像一蹲,先砌个墙,前半部先开放,剩下的还不知搁到牛年马年。可不敢弄个半截子工程,把好事没办好,弄的都不好看。我们鼓励群众几个人,放心,政府,城建局领导很重视,不会弄成半拉子工程,一定会把实事办好,按照工期,适时开放广场,和众人见面,树立周至文化大县的新形象。省,市媒体及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公众号们,将会随时关注广埸落成信息,宣传更多的省内外游客,重走二曲之路,瞻仰二曲先生丰功偉事,促进周至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将周至建设为新的入境游学观光的打卡胜地。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仔细看完广场工程简界,我们一行又走温泉路,顶烈曰到达周至又一个文化地标建筑一一乐天公园,仿佛听到了白居易在呤颂《長恨歌》,看到了白县尉在南岗《观刈麦》的火热场面,"一夜南风起,小麦复垅黄,,,!

在乐天公园白乐天巨像前,有几个老者在观诗墙。我们搭话到,你周至不茼单,文化兴县搞的好,我们专程学习参观的。一老者把烟锅一旦,哎,好球啥,西不如眉县,东不如户县,听说弄历史文化的这会哪会不少,都没怂钱,弄不哈去列,哎,县上也紧张,弄这个公园也不易,啥二曲公园也得花钱,领导也难唱。我们说,只要重视,办法总比困难多。周至的文化遍地都是,地里踢出个瓦当都是汉代的。文化符号太多,研究不过来咧?

说实话,周至有骆国文化,西周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大宋文化,金,元至清近代文化。名人精典著述文化,终南山文化,两河文化,白居易文化,苏轼文化。二曲关学文化,大儒路德文化,周至历史文化研究正在路上,大家努力吧?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周至美景太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只顧看景拍照,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当缓解饥腸,我们在八云塔下品赏了《周至干拌扯面》。又在八云塔下隔栏遥望了遗存丰厚的《周至文管所》,古碑向人们诉说着二千多年的周至历史,石柱向我们显示着昔日殿宇的辉煌,紧闭的铁门高墙中,保卫着周至历史的千年苍桑。站在八朵云塔下,使我想起了《八宝云塔告诉你,周至是个好地方》。

几回回梦里回故乡,

痴呆呆站在云塔旁,

走出的游子回来了,

周至啊,我的故乡。

巍巍终南山,

高耸入云端,

清清的黑河水,

流在我心间,

我们家乡在周至,

是我掛牵的好家园。

兒女千万慷慨激昂奔小康,

唱不尽凌云壮志震九天,

不忘初心,苦干实干,

摘帽脱贫,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咱周至,致富路上勇向前!

登上去西安的汽車,周至美丽大地映入窗前,二曲精神在金周己初显力量,大地百花争艳,林茂粮丰,人心思变。在二曲故居《二曲专祠碑拓片》两副佳联浮现在我的眼前。

艰苦力学贤哲仰,

操志高洁帝王颂。

我们要,

溯源励志千秋祭祖,

敘事铭恩万世尊亲。

讲好二曲故事

弘杨周至文化

待到广场建成时,游子回乡祭英灵,坚信,代表周至文化的地标建筑一一二曲文化主题公园,二曲广塲一定会如期开放,庆祝的锣鼓声,划破長空,给游子们送去故乡的问候。

情系金周至,梦牵故乡人!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二曲故里访圣贤撰文编辑,屈毓晓。

作者,屈毓晓,终南二队人,陕西历史文化使者,原新华社陕西分社《聚焦陕西》专题部主任。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退休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