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上火,一邊腰痠腹涼,用一招把火引下來補腎

春夏養陽,趁此良機,補腎陽,改善下寒上熱。

現在很多人,特別是職場人士,從晚上才開始屬於自己的生活。很多人晚上11點還不睡覺,長期熬夜傷神。

晚上睡眠質量差,白天的工作用腦多,注意力難以集中,時不時刷微博微信才能繼續工作。

夏天來了,雖不敢像年輕時那樣露肚臍後腰,但喜歡在空調房裡吃火鍋+冰鎮飲料,吃完回去拉肚子。

吃了辣上火還好,關鍵是沒吃也莫名其妙上火,喝各種降火的藥或茶也沒啥用。


如果你也有這些情況,那你很可能是真寒假熱體質,常會有這3方面的困擾:

一是頭面部火氣大,常口腔潰瘍、痘痘、咽喉痛、面部發紅等;

二是腰腹冰涼肥胖

、後腰感覺空落落的,精力不濟、飲食喜溫不喜寒,有的人還會夜尿貧多、大便常稀、小便清長、手腳常冰冷;

三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既容易衝動又有些膽小,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做事拖泥帶水不利索。

總體呈現為上熱下寒,裡寒外熱,像水火顛倒的否卦(由安泰到混亂,由通暢到閉塞)。是不是也很像我們現在黑白顛倒的生活呢?


一邊上火,一邊腰痠腹涼,用一招把火引下來補腎


真寒假熱久了就腎虛了


可不要小瞧了這真寒假熱,置之不理,就會發展成為腎虛。因為陽氣虛浮在上,不能往下走去給養腎,久之,就容易腎虛。

一邊上火,一邊腰痠腹涼,用一招把火引下來補腎


腎虛並不會特別青睞男性,只要你有下面的症狀,那你腎虛的可能性就很大。


腎虛的表現

1. 發白發落髮質枯黃,洗頭時脫髮多;

2. 常有腰痠背痛,全身無力,易疲勞、易睏倦,休息後不能緩解;

3. 睡眠不好,或常做夢,晨起仍覺很累;

4. 怕風吹、怕冷、冬季更明顯;

5. 手不能提重物,走路長或上樓常感覺雙腿無力,足跟疼

6. 經常頭暈、耳鳴、牙齒鬆動;

7. 記憶力下降,總想閉目養神,不願思考問題,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8. 情緒不佳且常難以自控、頭暈、易怒、煩躁、焦慮、抑鬱等症狀;

9. 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小便無力,總有排不盡的感覺;

10.男性性功能減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

11.女性月經不調,生育與性能力下降,容顏早衰(眼袋,黑眼圈,膚色晦暗無光澤,膚質粗糙、乾燥,出現皺紋、色斑)等。


很多人感到了自己的虛,想要補,往往是「虛不受補」。

因為此時用地黃等滋陰品也不對,身體陽氣不足,溼隨寒生,寒溼重,脾胃消化不了滋陰品,反而會積滯引起實火。

真寒應該補陽而不是滋陰,尤其是給下焦和腎補充陽氣,

讓頭面的陽氣和腎陽同類相吸,從而往下走回到腎來,又稱「拉上補下」、「引火歸元」。

除了日常生活中少耗散,刻意的引火歸元也是必要的。

引火歸元的常用方法

1、 艾灸腰部要穴

腰部要穴如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命門穴。這是直接補充腎陽的法子了。

2、 刺激湧泉穴

艾灸、搓腳心、泡腳(加點引陽的肉桂粉效果更好)、腳心貼艾葉足貼、吳茱萸貼等。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刺激湧泉除了補腎還能引陽氣下行。

3、 走路、站樁、太極拳

走路時,氣血往腿腳走,帶動陽氣下行。緩慢柔和的散步比出大汗的運動好,大汗傷陽傷津。

站樁推薦閉著眼睛站的金雞獨立,閉著眼睛才能外靜內動,內裡活躍,加上意識集中於腿腳,最能拉陽下行,引火歸元。

太極拳則能節省腎氣、暢通經絡、氣沉丹田、強壯中下焦內臟,從根本上改變你的體質。

一邊上火,一邊腰痠腹涼,用一招把火引下來補腎


4、 湯劑推薦

交泰丸、潛陽封髓丹、烏梅丸等(需請醫師面診後確認並隨症加減)。

那些常上火咽喉腫痛,吃寒涼藥不管用的人,可以試試酸梅湯,將浮陽斂下來後就會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