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者应追求“无上清净”的境界

编者按:言恭达先生以五十余载笔墨生涯的所思、所为、所识,数十年的功夫成就《抱云堂艺思录》。该书出版发行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青年学者彭庆阳追随先生左右数年,翻看于举手之间,濡染于耳目之际,渐有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倏忽间,有150 多篇在各种媒体上发表,颇受书坛师友同道的好评。而今,在言恭达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出100 篇读书札记结集出版。在此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抱云堂读书札记 || 书者应追求“无上清净”的境界

庄子说:“水静犹明,何况精神?”守望“清流”,秉持“静气”,书家应以平常心走平常路,显常态而得常容,“知常复命”“归根曰静”。明中出净,必须在静气中求得清净。“静”与“净”,前者易,后者难,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淡定、从容的“君子之风”。

书之艺,艺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自古以来,人们将“无上清净”推崇为至高境界。清者逸也,净者雅也。世上未有俗夫称雅士、浊流呈逸者。

清人姚孟起曾评述:“清则净,净则古、古则新”,可谓妙矣!“清”“净”去“浊”“俗”。从“右军本清真”的王羲之一直到“清鲜明净去俗尘”的林散之,中国书法的神奇魅力就在这“清如几许”中蕴含了千年而至今长存。书之要义,贵在得法,妙以致用。“常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浓情淡出清如水。浓情不是艳腻、矫揉,却是朴素、清新,犹如乡野旷原上悄然滴落的清露点点,纯净本真……

大凡从事书法的人要求他的文化心理境界即书法心态须努力做到“四净”,即净心、净目、净耳、净手。唐代大画家王维提出“审象于净心”。净心,既与禅宗思想相通,又吸收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虚静”思想,强调审美观照中的虚静心态,抛弃一切杂念,达到精神的宁静与纯粹。“净”正是扎在“静”的根基里。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抱云堂读书札记 || 书者应追求“无上清净”的境界

《俱舍论》云:“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佛教认为,远离恶行的过失、远离烦恼的污染,心清净则一切清净,就是真正的“清净”。而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与浊、静与动两组对立的关系,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清静是本,浊动是流。那么,为人为事、为学为艺,都应当以清静为本,追求“无上清净”,即雅、逸的境界。

言先生说“‘静’与‘净’,前者易,后者难,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淡定、从容的‘君子之风’。”书者何以能由“静”到“净”?那就要守望“清流”,秉持“静气”,无论是书法的学习与创作,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以平常心走平常路,显常态而得常容”。看似平常的“平常”并非人人能做到,因为有了平常心就会知道平常的伟大。平常是“道”,得道者始可“心无挂碍,笔墨圆融”。

2012年春节时,言先生在给朋友们发的贺年短信中感叹道:“我很眷念人世间同道中的那片‘清纯’和‘真善’,人性中的善良、纯粹与宽容是何等的宝贵!”从艺术到做人,先生特别崇尚两个字:“纯”“醇”。盛名之下,他总会被许多无为的俗事所打扰,但会很快调整心绪,让自己入静下来,回归到纯与醇的精神境地。这就是对“知常复命”“归根曰静”最好的诠释。

刘熙载说:“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是指自然平淡不做作、不扭捏,技法要纯粹;“厚”是指书者的学养修为要厚实,技法要扎实,字势要沉毅,书风要温醇。“清”和“厚”既对立又统一,都要“本于心行”,即人书合一。那么,书法要有雅逸之风,人必须有清净的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有名句。”于书法艺术而言,有境界者也自是有高格,言先生所追求“无上清净”的书法境界,无疑是在探求书法艺术中人文内涵的深度与广度。

抱云堂读书札记 || 书者应追求“无上清净”的境界

抱云堂书院

策划:刘培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