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多少年來一直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相傳在清光緒年間發生於臨夏縣漠泥溝鄉,馬五哥與尕豆妹相遇,演義了人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跌宕起伏,感天動地——

清朝年間,在臨夏一個叫漠泥溝的鄉村裡,有一位姑娘名叫尕豆,她聰明美麗,芳名傳遍四方;當地的回族青年馬五是一個英俊能幹的小夥子,有一天,馬五在山坡上放羊,巧遇尕豆到村旁小河邊擔水路過,兩人一見鍾情,互訴衷腸,並私定終身。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河州城裡九道街,莫泥溝出了一對好人才。

陽窪山上羊吃草,馬五哥好比楊宗保。

天上的星宿星對星,尕豆妹賽過穆桂英。

大夏河水兒一直清,少年裡馬五哥是英雄。

一片青草萬花兒開,女子中的尕豆妹是好人才。


但是,在那個封建時代,在這樣偏僻的山鄉里,一對回族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很快卻罩上了不祥的陰雲。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漠泥溝前川村的大地主馬七五,他早已聽說尕豆年輕貌美,聰明伶俐,便想佔為己有。他憑藉權勢和金錢,打發媒人去尕豆家,要尕豆與他的兒子尕西木成婚。當時尕西木只有十歲,而尕豆已經十六歲了。

村裡人都明白這是一樁不著調的婚姻。可是尕豆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無力的父母也拗不過馬七五的權勢。後來就將尕豆硬搶到家中,做了尕西木的媳婦。可見,馬七五在名義上為兒子娶媳婦,其實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晴天裡站下一疙瘩雲,有錢人長的虎狼心。

馬七五把尕豆妹看上了,打發的媒人來回跑。

給尕西木娶親是哄人的話,馬七五想霸佔這朵花。

人家的天來人家的地,尕豆妹哭死者不願意。

人有錢兒勢力大,尕豆家窮者沒辦法。


這個畸形的婚姻把本情投意合的有情人活生生拆散。滿含委屈的尕豆終日以淚洗面,進入了暗無天日的婚姻生活。她怨氣叢生,一怨老天不公道,二恨公公心太黑,三罵媒婆壞良心,這讓她越發思念馬五哥。當聽說尕豆被馬七五搶走做了兒媳婦後,馬五心中也難過極了。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馬五到泉邊飲馬,正巧尕豆也去擔水,二人相遇,傾訴相思之情,並約定在夜晚幽會。當天夜裡,馬五偷偷地來到尕豆家。趁小女婿娃熟睡之際,與尕豆妹相會。不料,驚醒了熟睡中的尕西木,這讓馬五與尕豆頓時慌了手腳。情急之下,他們急忙用被子捂住了尕西木的頭。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尕西木因為窒息而死亡。

風颳得窗簾兒嘩啦啦,睡夢裡驚醒個女婿娃。

雙手揉開兩隻眼,一見馬五哥他要喊。

尕豆妹急出一身汗,馬五哥忙把嘴捂嚴。

你捂被子我壓住身,萬不能叫尕西木喊出聲。

馬五阿哥的手重了,尕西木四肢不動了。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發生了人命關天的大事。馬五在尕豆的央求下逃走了。公婆得知自己的兒子忽然死了,就懷疑兒子是被人害死的,急忙在宅院四處尋找蹤跡。尋找過程中發現了一隻鞋子,這正是馬五逃走時掉下的鞋子。尕豆的公婆一紙訴狀將馬五告到了官府。一場人命官司由此爆發。

媽媽、媽媽你胡嫑纏,昨晚夕沒見馬五哥面。

黃臉娃子你嘴嫑犟,做下的壞事裝不象。

媽媽、媽媽你胡嫑說,馬五哥出門者三個月多。

黃臉娃子你嘴嫑鋼,馬五昨晚夕巷道里浪。

媽媽、媽媽你胡嫑講,馬五阿哥是好心腸。

好心腸嗎瞎心腸,我的尕西木死的太孽障。

河州城裡告一狀,我看他馬五長翅膀。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最終馬五與尕豆雙雙被捕。當時河州官府衙門有個王大人,聽了二人的哭訴,很是同情,有心從寬發落。可財大氣粗的馬七五不服,於是他便蘭州告狀。省府衙門主官李裕澤接受了馬七五的賄賂後,一聲令下,將馬五與尕豆押到了蘭州城。公堂之上,尕豆被嚴刑拷打、百般折磨,試圖從她身上得到馬五殺人的口供,但她決心一人承當殺人的罪名,想讓馬五哥活命;可馬五卻獨攬罪責,拼死要救尕豆,想讓可憐的尕豆脫身。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最終,官府以“因姦殺人”的罪名將馬五判成斬刑,尕豆“因奸致死本夫”的罪名一同處斬。而原告馬七五卻在公堂上一再懇求留下尕豆的性命。尕豆卻看出了馬七五險惡的用心,於是,她下定了“生不團圓死團圓”的決心,決意與馬五同赴黃泉。

尕豆妹和馬五哥實可憐,一搭兒殺在了華林山。

馬五和尕豆殺下了,倆人的血淌在一搭了。

華林山上草青青,可惜了一對幹散人。

這事編成曲兒了,各州府縣裡唱遍了。

唱曲的人們淚不幹,聽下的人們心常酸。


光緒七年八月十九日,馬五和尕豆被押往刑場。行刑日,黑雲壓城,雷鳴電閃,大雨傾盆,面對死亡,他倆毫無懼色,一邊走一邊對唱……


馬五哥與尕豆妹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


《馬五哥與尕豆妹》是一部反對封建婚姻、爭取愛情自由的回族敘事長詩,是臨夏地區少數民族口頭文學的經典代表。我們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馬五和尕豆的愛情悲劇是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雙重壓迫下一個極端的例子。

這首民間敘事長詩具有悠久而又深遠的警示意義,具有無可替代的思想價值。現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