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烏鎮閒適美麗!京郊這12個絕美古村,最年輕還有400年曆史!

90多歲依舊在用畫筆創作的塔莎·杜朵老奶奶,她的繪本刻畫得大多是19世紀初期的鄉野生活。鄉村古鎮、自然之美、花草森林,構成了童話般傳奇的美妙生活……這種“早春夜晚般的柔弱之美”,讓人頓生歸隱之心。

春天去古鎮,格外應景。早春時節,古村古鎮清雅悠長的韻味下,田野新綠,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今天,KingCamp就來介紹幾個絕美古村古鎮,就在京郊,週末去看吧!


比烏鎮閒適美麗!京郊這12個絕美古村,最年輕還有400年曆史!


1、靈水村

形成於遼金時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裡的古民居是中國北方明清時期鄉村民居建築的典範,村內風景秀麗,古蹟眾多,自然風光有東嶺石人、西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和寺廟遺址等靈水八景,古蹟建築有明代民居20餘間,清代民居100餘間,保存較好。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軍響鄉靈水村

2、爨底下村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規劃井然、古蹟頗多的村落。現保存著600多間70餘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內向開敞、外向封閉,具有嚴謹的空間秩序和明顯的中心軸線,獨具魅力。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

3、琉璃渠村

是一座有個美麗名字的古村落,也是一座歷經遼、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因琉璃燒造工藝是該村傳承千年的技藝,後來修水渠到這裡,改名為琉璃渠。古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傳統村落的空間形態,規模完整的琉璃廠商宅院、北京唯一一座黃琉璃頂清代過街天橋、萬緣同善茶棚、西山大道古道遺址以及數十套清代民居院落等建築文物。

地址: 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

4、黃嶺西村

相傳村落形成於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這裡的特色是房屋建築全部用石頭堆砌而成,精美石雕、石鼓、石礅,構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圖畫。百餘年來這裡不僅保持著淳樸的民風,而且到現在還保留著“山梆子”、“蹦蹦戲”等戲種,幸運的話還可以聽聽大戲過耳癮。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

5、水峪村

建成於明清時期,尤為寶貴的是該村尚有600間、100餘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坐落在該村東緩坡之上,幸運的是都保存的比較完整,其最具代表性建築有楊家大院、甕門、娘娘廟等。村裡蒐集整理石碾128盤,並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認證為“石碾收藏世界之最”,其中最為古老的是道光年間的石碾,時至今日還為人所用。

地址:房山區南窖鄉,距108 國道8公里

6、柏峪村

據民間傳說,8000年前就有所謂柏峪原始人之說,可見村落歷史有多麼悠久。村內及周邊的古蹟有黃草梁古道、古道摩崖石刻、七座樓、古磚窯遺址等。這裡還有著“京西古戲之鄉”之稱,自古以來就有唱戲的習慣,村中大人小孩,均可唱上一口。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北12公里處

7、碣石村

建村不晚於金代,因村中巨石累累,望如碑碣,故得名碣石村。村內的古民居,古槐、老井、巨石都是碣石村留下來的寶貝。現有清末民宅300多間,院中各種陳設雕飾都保持著古樸風格,石雕題字隨處可見。村落中多古井,以72眼井著名,現存56眼,據說每眼井都有神奇的民間傳說。

地址:門頭溝區雁翅鎮碣石村

8、柳溝

古稱鳳凰城,現尚有城牆、城門、古廟等遺址。柳溝是旅遊發展較好的村落,以火盆鍋為核心的“豆腐宴”香飄京城,除品嚐豆腐鍋之外,遊客們還可以採摘、垂釣、騎馬,推碾子、轆轤等,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

地址: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

9、韭園

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村內的古民居、古廟、古碉樓等人文景觀記錄著歷史軌跡。這裡還是元代著名詞人馬致遠的故居,其詞中所描寫的“枯藤老樹”、“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等景物,在這裡都能找到。

地址:門頭溝區王平鎮九龍山北麓

10、馬欄村

明代圈放馬匹之地,故此得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這裡也是八路軍冀熱察挺進司令部所在地,被人們尊仰為“京西紅村”。村西有12座門橋,每座石拱橋通向一個古院落。另外,馬欄戲臺和龍王觀音禪林大殿都是不可不看的景點。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

11、桑峪村

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桑峪村一大一小的兩個過街樓和保存較好的幾條村巷仍能展現當年桑峪村的村落建構的格局,訴說昔日的輝煌。此外,京西著名的天主教堂就在桑峪村。

地址:門頭溝區齋堂鎮桑峪村

12、三家店村

該村最早起源於明朝,是連接京城和西山的京西門戶,因最初村中僅有三家店鋪而得名。古時這裡商鋪林立,往來商賈川流不息,熱鬧非凡。因此鎮內有諸多歷史遺蹟,被譽為“京西第一村”。

地址:門頭溝區龍泉鎮下轄村

春天到了,週末去古村走一圈吧!去體驗山水之樂,發現戶外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