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這麼溫柔地、細緻地拍過一個姑娘。鏡頭如愛撫一般,逡巡過她飽滿的臉龐、年輕的身體。

這個叫阿黛爾的姑娘。她有一頭濃密張揚的頭髮、光潔的額頭下深邃的眼窩,裝著像貓一樣會變色的眼珠,被純白乾淨的眼球一襯,更顯得顆粒分明。挺翹的小鼻子下面,是一張微微開啟著的嘴唇。這是她五官裡最惹人注意的部分,豐滿的唇肉稍稍外翻,像果凍一般凝潤,軟嫩鮮活著,好像有自己的生命力,一笑就牽動嘴角兩個小小的笑紋,露出兩顆略略突出的門牙,白的牙、紅的肉,美好極了。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一、遇見你之前

遇見艾瑪的時候,阿黛爾還在讀高中。她上學、看書、交朋友、談戀愛、吃飯、睡覺,她生活。她像一顆多汁的蜜桃,渾身上下散發著青春的性感。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一直到那天。在灑滿陽光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看見那一抹驚心動魄的藍,眼睛就再也離不開。艾瑪就像王家衛電影裡川流不息的人潮中那個煢煢孑立的所在,就這樣不容分說地闖入阿黛爾的世界,給阿黛爾留下一臉的慌亂和震驚。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從此之後,世界變得索然無味。她渴望、迷茫、痛苦,然而無濟於事。抱著最卑微的希望,她邁進那個同性酒吧的大門。

滿室春情,她是誤闖入成人世界的孩子,無助又無措。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她只是來尋找那個藍色頭髮的女孩


一抬頭,她和那個藍髮女子眼神交匯。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原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二、如果青春是一首詩,你就是這首詩的韻腳


初相識,他們聊哲學、藝術、小說。在河邊的長椅上,陽光把他們的側面塗上厚重的金色,為大樹投下深深淺淺的光影,暖意融融。微風吹過,撩起阿黛爾的髮絲,艾瑪手捧速寫本正在畫她。看她的時候,艾瑪總是微側著頭,帶著寵溺的笑意,眼中蓄滿柔情。曖昧的情愫流動在兩人的眼神中,它蔓延著、滋長著,生根發芽、茁壯挺拔。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第二次見面,他們靠得更近了一些,幾乎可以呼吸相聞。這又是一個明朗的日子,抬頭可見陽光在樹葉間閃爍。阿黛爾倒在草坪上,肆無忌憚又無比眷戀的眼光在艾瑪身上流連。艾瑪側過頭來,和她眼神膠著。阿黛爾又靠近了一點,羞澀地沉溺在艾瑪的目光和笑意中。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如宿命般的不可抵抗,阿黛爾和艾瑪就這樣相愛了。

像所有的情侶一樣,他們快樂地享受著愛情。他們做愛做的事情,發現彼此之間如此契合、得到的快樂是如此銷魂和美妙。

高中畢業、18歲生日來臨、踏上社會工作……時光流逝,阿黛爾日漸成熟,她們一直相愛相守。她是艾瑪的繆斯,在艾瑪的畫中,她美得猶如希臘女神。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那個時候,我真的以為可以和你一直走下去。

三、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最孤單

沒想到最先背叛的是阿黛爾。

她是那樣地愛著艾瑪,艾瑪是她的生活,她的血、她的肉、她的一切。

可是再濃厚的愛,也抵不過孤獨的尖刺。

孤獨是被艾瑪遺忘在朋友派對上,只能傻傻看著他們大談哲學藝術,插不進半句嘴;是艾瑪因為事業和別人爭吵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問她,要不要一片黃油麵包;更是當艾瑪對她說,希望她快樂,而不是洗手作羹湯。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她和幼稚園裡的男同事睡了。或許久違了的男性身體可以填補這種空虛寂寞,讓短暫的感官刺激暫時解脫被孤獨啃噬的靈魂。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她只是寂寞啊。

然而被發現了。

那個晚上,阿黛爾害怕得像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她語無倫次乞求艾瑪原諒,她一次次嘗試緊緊抱住艾瑪,被艾瑪一次次堅定地推開。阿黛爾的背叛讓艾瑪失去了理智,對阿黛爾惡語相向,把她推搡著趕出家門。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兩個人都哭得肝腸寸斷。

被關在門外的阿黛爾此時才發現,比起孤獨寂寞,失去艾瑪的痛才會讓她生不如死,宛如活生生把身體一部分斬斷,血肉模糊。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四、感謝你,贈我空歡喜

沒有艾瑪的日子裡,阿黛爾只是一具空了的殼,裡面裝滿了淚水。人前掛起的微笑面具,在獨自一人時,就被湧出來的淚水沖垮掉。和艾瑪嘎然而止的愛情,讓她的思念,她的悔恨,她永無休止的愛意都無法宣洩。當初這段愛情有多甜蜜,現在它的消逝就讓她有多痛苦。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不是沒有嘗試過挽回的。阿黛爾主動找到艾瑪。然而為時已晚,艾瑪身邊已經有了新的伴侶。

她們互道再見,艾瑪沒有回頭。阿黛爾跌坐在卡座上,只剩掩面哭泣。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永失吾愛。

阿黛爾盛裝打扮,赴艾瑪的邀約,參觀她的作品展。滿屋子都掛滿了艾瑪當年畫下的她,這是她們曾經愛過的唯一證據。

看到艾瑪和新女伴的親密,阿黛爾推開門悄然離去。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這次見面,她穿了一條藍色的裙子。就像初相識時,藍色頭髮的艾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電影《阿黛爾的生活》獲得了包括2013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2013年《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第三等多項殊榮。

雖然影片的情色場面頗有爭議,可沒人能否認,電影真的太美了。

影片中片段的拼接,生活化的臺詞,還有大量的不穩定手持拍攝,模擬出紀錄片式的真實風格。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這種真實感還來自影片中大量使用的特寫鏡頭,甚至大特寫鏡頭。這些鏡頭捕捉到了演員臉上哪怕最細微的神情,畫面質感柔美細膩。

特別是當阿黛爾和艾瑪墜入情網時,那種若有似無的曖昧氣氛,在完全沒有電影原聲音樂幫助的情況下,僅憑絕美的光影、演員們的細微表情就被渲染得讓人面紅心跳。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難怪電影上映之後,就有八卦消息傳說,飾演艾瑪和阿黛爾的演員蕾雅·賽杜、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倆人假戲真做。且不管真實情況如何,至少說明電影營造的真實感足以以假亂真。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特寫鏡頭極度壓縮了觀眾和角色之間的距離,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認同了阿黛爾,並與之產生共情。所以阿黛爾愛上的,我們也輕易地愛上——天知道當艾瑪寵溺地對著阿黛爾笑的時候,我的心跳得有多快。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朱莉·馬洛的漫畫《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艾瑪和阿黛爾最初相識的時候,艾瑪一頭藍色的短髮,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她是如此的特別,一個錯身交換的眼神,就喚醒了阿黛爾內心深處的渴望。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對阿黛爾來說,藍色象徵艾瑪,藍色象徵束縛,她和艾瑪的愛情,是用藍色顏料刺入血肉中的紋身,一針一針,刻骨銘心。

如果說因為同性之愛而讓這個故事擁有獨特的開始,那故事的進行與結束就顯得太司空見慣。我們看到,兩個人的分開,是因為阿黛爾和艾瑪之間漸行漸遠的疏離,阿黛爾的孤獨源自對艾瑪精神世界的無法理解和融入,再往源頭說,這是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知識結構所導致的思想差異。

不在乎是否同性,事實上,不管對於哪一種愛情來說,這都是不可調和的大忌。

佛說,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明明那麼相愛的兩個人,最後還是分開了,一想到這裡就讓人禁不住傷懷。哪怕是等到最後一幕,我們和阿黛爾一樣,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希望她能再擁有艾瑪的愛。結果只等來一身藍衣的阿黛爾,嫋嫋婷婷遠去的背影。

《致青春》?這才是那年最好的青春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