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人生,願把自己交給命運,像天上的雲海裡的舟

1、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半百的人生來說是個問題!超越掌控能力,風險不可預估的事情堅決遠離。因為這個年齡輸不起,跌倒了再難爬起來。年輕人信奉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顛倒過來,似乎更適合半百的老人。因為健康與養生應該比爭名奪利更重要。興趣也好,愛好也罷,陷進去還能隨時自拔就是高人!

2、變化,如同風暴,看似突如其來,實則醞釀了許久。對半百的人生來說,無所謂悲喜,也談不上好壞——無悲是喜,壞無可壞,也就是好。此去的日子,沏一杯茶,守一本書,遠離人世的紛擾,靜候四季的輪迴,也是來之不易的福分。晚唐羅隱詩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順時敬運,謂之達觀!

3、半百的人生,遇到的事情不論好壞,都應以平常心與歡喜心對待。所謂平常心,就是凡事看淡一些,若不影響生死,得失成敗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必太在意。至於歡喜心,則是把諸事皆視為生命的體驗,以菩薩心腸和悲憫情懷包容一切,篤信人世的因果以及與人為善的邏輯法則。熱愛,享受,有追求,活一天樂一天!

4、激動,感動,對半百的人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逢了,激動不已,因為用心太深;不捨了,感動不止,源於初心未改;笨拙的畏縮,不是不想伸出手去,而是深怕握住的只有虛空。人與人相處,美在一種遠近適宜的狀態,妙在一份恰到好處的心境;期待了無數日子,等待了漫長歲月,仍願不疾不徐,情寄流年!

5、大凡有點能耐者,誰不攀比呢?所謂上進,所謂成功,不都是在攀比中追求過來的,只是當你年過半百,又無望大器晚成,人生已經木已成舟,你就必須放棄攀比,自顧自活著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低頭認命,說好聽點叫接受現實。至於夢想,那是少男少女的專利。中年人需要的是健康快樂,自我欣賞,享受人生!

6、中年人的幸福,多半與孩子有關。如果長大的孩子在求學、工作、情感等方面自立自強,不讓父母費力費心,那麼半百的人生豈不卸去了九成的負擔。有人說,幸福源於驕傲。日漸老去的中年最可心的驕傲莫過於養育一個成材的孩子,不說歡喜,不去攀比,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就會化作無邊的驕傲。幸福,孩子給的!

7、半百的人生惟希望安寧度日,所謂功名利祿,關於兒孫滿堂,倘若有點美麗的期盼,也早被歲月之水浸泡成一片混沌。趕上空前絕後的獨生子女時代,便註定了孤獨終老之命運。煢煢孑立,踽踽獨行,誰願意被刻意地打擾?哪個人能忍受被時常算計?理解中年,善待中年,最好的方式就是默默祝福,不越雷池半步。

8、中年的時候,還能血脈噴張,激情澎湃,絕對是人生一大幸事。因為,半百的人生見慣了塵世的喧囂,還能有什麼要事值得如此呢?或許,一反常態的背後,隱藏著一生從未遇到的奇蹟——命運的恩賜,可遇而不可求,不敢想也不可能做,恐怕唯此才能“老夫聊發少年狂”。上帝不會讓好人永遠倒黴,好人必有好報!

9、半百的人生滄桑卻尷尬,歸程如遠山隱約可見,頤養天年尚有一段距離。進,動力不足;退,責任在身,退無可退;硬著頭皮前行,已找不到曾經的龍馬精神。不是瓶頸,也不是天花板,更不是缺乏理想與希望,陡生的風波經得多了,人生的無常看得透了,只願把自己交給命運,像天上的雲海裡的舟,隨風逐浪去吧!

10、往事漸漸淡去,曾經的一切恍惚間變得遙遠;自己似乎成了旁觀者,可以冷靜地回想,冷靜地講述,冷靜得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半百的人生,留下來的,能夠寫入歷史的,少之又少。歷史是什麼?應該是有意義有價值過往吧,至少能夠打動別人,感染別人,啟發別人。活過,開心過,痛苦過,僅是經歷,難成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