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一部虐心的英國恐怖電影-《伊甸湖》,虐心的同時也引人深思,可以說是繼《黑暗侵襲》之後英國恐怖片中極有回味的一部。這真的是我看過的最恐怖的片,太接近現實所以才恐怖。男主角的反應在我看來基本是正常的,女主開始不開竅兒,後半段已經很棒了。一直期待著能有個絕地反殺,然而現實卻是這樣冰冷和諷刺。

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電影的主題其實是未成年人教育和犯罪問題,寫實的恐怖片是最可怕的,感覺從一開始就掉入了導演的陷阱,一步步的陷下去,你永遠猜不到最後一步會發生什麼了,最後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看到一個十幾歲變態少年,如何追殺兩個成年人,這些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反映了父母對他們的教育,這些父母的思想全都體現在孩子身上,以至於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小孩,不管做什麼都不會受到懲罰。雖然電影很戲劇化,會誇大事實,但我覺得它所傳遞的意義還是值得思考的!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算是少有的看得我三觀不正的電影了,反擊時刻我幾乎都是毫不猶豫的拍手稱快。女主拼命三娘,結局令人窒息,編劇惡意滿滿,折磨演員的同時也折磨著我們,無知並不能成為為所欲為的資本。英國底層小痞子刻畫的非常形象了,雖然早就猜到結局,但還是忍不住為女主的智商擔憂,不自量力的結局太慘,該找幫助的時候就別浪費時間。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劇情的發展可以感覺到編劇滿滿的惡意,人性中的惡魔在少年時期發揮的更加肆意和淋漓盡致。讓人看到絕望的一部電影,無論逃往何處,做怎樣的努力,都無法逃離被殺的命運,不過仔細想想在現實中也並非不可能發生,壓抑、虐心、震撼,人性中的惡、人心中的戾氣、人的怨念糾纏著整部電影,當你身處局內的時候能否跳脫出死循環,也許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入局,入局的時候結局就已經是必然了。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小鎮上大人們暴戾的性格使得孩子們在成長中將自己殘暴無理的一面擴大,男主生性浮躁,是他和少年們衝突的開始,而女主剛開始展現的是她性格的柔,而後展現了她性格的剛,經歷了男友的遭暴死亡後,她開始反擊,也開始無視孩子的生命,這無疑給我們展示了人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絕望,泯滅。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或許這是我見過最腦癱的女主,也許影片的關鍵在於劇情,為了達到所謂探討人性的目的,漏洞都跟黑洞一樣大了。先不說遇險的反應,不是跑,不是求教,而是在旁邊睡了一覺,然後看著男票被凌遲,又突然站在兇手旁邊報警,這種智商完全應該被凌遲,我絕對會覺得大快人心。看慣了大逆轉,也許這個結局更現實。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伊甸湖》的虐心點是給人透露著人性的絕望。如果說《熔爐》讓人看到了用文明法制包裹著的黑暗,那麼此片用暴力迴歸到了最原始的殘忍。那是從孩童時期就掩埋了惡的種子。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應該佔有主導作用,不得不說,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份由寧靜開展的恐怖並不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人與人殘害透露出的壓抑。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伊甸湖》是讓我看到了人性之惡的虐心,單純的驚悚片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觀眾了,於是這樣類型虐人的電影便應運而生,觸目驚心的時代悲劇,客觀講它與其他驚險電影不同的是它沒有英勇正義的大逆轉,從頭到尾善有惡報,所以虐心。也許真正的恐怖永遠都是在恐怖大環境下展現發亮的希望,然後再用希望不停的折磨人,直到被恐懼完全吞沒。

極有回味的《伊甸湖》,接近現實的恐怖片,虐心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看完後我感覺心情特別沉重,一直回味著豬腳那種生不如死,絕望地結局讓人很心痛。很多人都批判導演,為什麼要把青少年講的那麼沒有人性?為什麼正不能勝邪?為什麼就不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看到片中的幾個場景我的眼眶溼了,既是因為情節感人又是因為感覺這群小孩失去了人性而感到惋惜。這部電影可能是我看過最值得回味的驚悚片。但是反過來說,如果男主沒有之前的那種懦弱,是否又會產生這樣的故事呢,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