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紡織廠爆單,每天8萬米,訂單排到6月底,但卻鮮少見紡織工

說起紡織行業,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將其定位為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行業。然而,記者日前步入位於平望鎮的吳江舜聚織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聚織造”)生產車間時,卻鮮少見到紡織工忙碌的身影,生產線上的機器正在滿負荷運轉。

這家紡織廠爆單,每天8萬米,訂單排到6月底,但卻鮮少見紡織工

舜聚織造董事長陳菊林

早早就洞悉到技改對企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性:

“我認為企業要高質量發展,設備技改是第一步,也是提高產品質量,搶佔更大市場空間的重要一步。”

陳菊林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舜聚織造先後投入4000餘萬元,引進世界頂級的日本津田駒設備,以及自動穿棕機等智能機器設備,以“機器換人”實現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將原本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的科技產業。

“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

陳菊林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改變,這也支撐著舜聚織造在行業洗牌中屹然挺立。

陳菊林給記者舉例,拿自動穿棕機來說,一臺機器可以替代15名工人,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改善。“設備的更新換代、提檔升級,不僅實現了產能、效率的雙提升,也使企業效益大幅提升。”陳菊林說,“依託先進的設備,

企業研發出了仿銅氨纖維和PPT記憶兩款差別化、功能性面料,在國內外客戶中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這家紡織廠爆單,每天8萬米,訂單排到6月底,但卻鮮少見紡織工

陳菊林介紹,市場上普通的彈力面料,一般售價在每米3到4元,經過差別化發展,舜聚織造研發的功能性面料售價直線上升,每米達到6至7元,其附加值可見一斑。目前,舜聚織造每天產出面料8萬米,訂單已排到今年6月下旬。

“2018年,我們的臺機稅收達到1.2萬元。”在同行中,臺機稅收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最好度量衡,而1.2萬元的臺機稅收,力證了舜聚織造走智能化改造之路的明智選擇。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設備上的‘硬投入’,注重研發、技改等方面的‘軟投入’,讓傳統紡織產業煥發持久活力。”陳菊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