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一天,回到家兒子很神秘的給我說:“媽媽,我給你聽首歌!”接著耳邊就魔音一般的循環著“大人都在玩手機,沒人陪我玩遊戲……”一首歌結束,兒子頓了頓說道:“媽媽你說爸爸是不是中了手機的魔咒?”當媽的哭笑不得。是的,我們都中了電子產品的魔咒,讓我們和家人在同一個屋簷下失聯。

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01

大人與孩子失聯

之前看過一個短視頻《媽媽,放下手機好嗎?》,講述的是一位年輕母親,在和女兒相處時,目光卻總停留在手機屏幕上,彷彿網絡裡的世界才是真實的,而手機外的世界只是附屬品。

母親一邊熨衣服,一邊笑容滿面的聊著手機,女孩在一旁時不時的看看媽媽,玩著玩偶,默默等待;

吃飯時,母親用電腦完成工作,女孩在一旁靜靜吃飯;

電梯裡,母親熟練的滑動著手機屏幕。女孩仰起臉頰,渴望著和媽媽哪怕片刻眼神的交流;

巴士上,母親一手摟著孩子,精力卻還在手機上。女孩望了一眼媽媽,接著失落的轉過頭看著窗外;

外面的世界好熱鬧,別的孩子和家人正在外耍,可母親只顧牽孩子向前走,仍沒有交流。

校園活動開始,女孩看著拿出手機攝像的媽媽,突然決定更換表演的內容,即興朗誦了一首和媽媽有關的詩:

“媽媽在家嗎?

不,她不在,

媽媽不在,去上網了。

媽媽在網上找東西,

想知道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盯著屏幕,

這個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

媽媽,聽我說,我有答案。

我才是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啊。”

母親放下手機,含著淚與小女孩緊緊相擁。

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著大量的信息填塞滿了我們碎片化的時間。電子產品讓我們獲得便利,縮短空間上的距離。隔著屏幕我們把遠方的事,遠方的人拉到了眼前。同樣是隔著屏幕我們卻把身邊的人推到了最遙遠的孤島。

02

孩子與大人失聯

還有一則由Dolmio發佈於YouTube的實驗。四個家庭的孩子人手一臺電子產品(被觀察的孩子完全不知情)。全家福被換掉;穿維京人衣服的男人進屋,並在空白牆上掛了一幅畫;媽媽被替換;坐在身邊姐姐、哥哥換成了性別、高矮完全不同的陌生人。直到wifi被切斷,猛然回到現實世界的孩子,發現周圍大不同,滿臉的不知所措。實驗最後寫道:有時候我們需要斷線,才能連接。想必這些孩子永遠不會忘記,家庭時光非常重要,不要因為科技遺忘了它。

把所有時間都託付給電子產品的我們,像是住在隔音玻璃房裡的人,隨便家人在外面拍打,蹦跳,我們只要不抬頭,就看不見他們精疲力盡的模樣。

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03

我們都中了電子產品哪些“魔咒”呢?

魔咒一:時間、內容沒有界限。

當我們在翻看報紙、書籍等傳統“紙媒”的時候,心裡對他是有量的概念的,一份報紙,一本書。當閱讀翻看到最後一頁,就是停止的時候。

我們對它所承載的內容,心裡是也有預期的。看書的簡介或瀏覽一下報紙的版面,我們大概就知道會接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且報紙上的內容都講究一個時效性。

而現在的網絡不同,只要刷屏的動作不停,我們就可以一直看下去,直到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切出來又可以瀏覽下一條,乃至很久以前的信息。

再加上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不止一個電子產品,當手機沒電時,本是一個很好的停止暗示。我們可能又不自覺的拿起了平板電腦,接著找到剛才的應用,換個屏幕繼續刷屏。

魔咒二:生活太單一,無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工作外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在查資料、在學習新的知識。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無聊,需要打發時間。但其他的事情,比如長期運動、讀書都是需要堅持的,有目標的,所以有壓力。但是刷手機可以是無目的,哪裡感興趣看哪裡,可以窩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在陌生的空間、陌生人面前,和朋友、家人找不到感興趣的話題時,我們都可以進入這個舒適區,就像一個單獨的房間,把門一關,就會感覺自在許多。

魔咒三:父母在電子產品裡找趣味

因為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事物的認識都是直觀、抽象的,隨著年齡增長,抽象思維慢慢形成,邏輯思維也才開始逐步發展。所以和大人思考問題的方式肯定不同。一些父母在陪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會覺得很簡單的東西他們都能玩很久,或他的想法、做法根本就會背道而馳,還不要大人插手。時間稍微長一點,一些父母也就失去了耐心,覺得無趣。但是又不能離開孩子。《妻子的浪漫旅行裡》張嘉倪就抱怨老公,陪孩子不到十分鐘,就和孩子各玩各的了。

魔咒四:孩子在電子產品裡找陪伴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陪伴,也會覺得孤獨,想要找新的玩伴。他們可能開始是好奇,是什麼吸引走了他的陪伴者。然後模仿大人觸碰、滑動屏幕,覺得這個可以和自己產生互動的東西有意思。後來他會自己在上面去尋找興趣點,通過電子產品尋找陪伴,尋找情感上的寄託。朋友就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家人好不容易出去玩一下,一到酒店,丈夫、大兒子、小兒子一人佔個“山頭”,一人一臺手機,在手機裡“分開旅行”去了。

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04

讓我們的家人迴歸視野

現在我們的生活都無法脫離電子產品。但是我們可以限制它的使用。

我們往往在什麼情況下會停止使用電子產品呢?想到第二天要早起上班,不得不入睡時;工作區域明確規定不能使用手機時;工作內容填滿了一天的生活,根本就沒有時間查看手機的時候(當然我們這裡的“停止”是拋開了因上班使用電腦,而不是用電腦娛樂的情況)。

我們可以固定一個在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比如孩子入睡後。或是給孩子規定一個使用手機、平板的時間長度。再或是,明確家裡某一個區域不能使用電子產品。主持人董卿曾分享過一個自己的生活習慣,就是睡前從來不把電子產品帶進臥室,而會把這睡前一小時用於閱讀書籍。

其他時間和孩子商量,多安排些大人和孩子共同感興趣的事,把生活變豐富。比如畫畫,不一定要指導孩子,父母可以試著畫自己的,孩子也會很享受這種呆在一起,做同樣事情的時光。比如讀書,大人一本書,孩子一本書,孩子隨時可以和父母談論一下他覺得有趣的地方。

這樣沒有流量,沒有屏幕的時光也可以很美好。

5G時代,信號滿格,父母卻和孩子“失聯”?讓家人迴歸視野......

05

我們即享受飛機帶給我們的舒適和速度,也應享受騎單車時,與家人獨處的愜意和身邊經過的慢風景。

電子產品再好也只是我們手中的工具,不該掌控我們的生活。5G時代大潮將至,牽好孩子的手,教他做個弄潮兒,別做被潮水捲走的人。

歡迎關注@寶貝的院子,分享親子時光中的一切美好,以溫暖的態度陪伴孩子成長!每天三分鐘,發現更好的孩子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