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徠卡工廠

徠卡,流淌著德國血液的製造傳奇。

兩年前,徠卡M9的發佈會上,長著一個方下巴的魯迪·施佩爾(Rudi Spiller),軍人般筆挺地佇立著。他就是德國徠卡相機股份公司的CEO,頭髮略顯凌亂,在那副無框眼鏡的背後,是他鷹一般銳利的雙眼。

當天,施佩爾信心滿滿的向公眾介紹了徠卡推出的三款新產品,在向大家介紹這些徠卡的最新成就的同時,也對其在攝影界的領導地位充滿了信心。在用不同的語言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打過招呼後,他稱讚了徠卡致力於追求卓越的努力,並用一句話做了總結:“我們的精密度是完美的”。

徠卡M9在當天初次登場,他是M系旁軸相機的最新型號,而這個系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以前。“這一系列的相機在1954年就已經成為了經典,而如今又被完美的重新設計了。”施佩爾說到。這番話語不禁令聽眾們揣測是否未來還會誕生M10。

在M9發佈前,《連線》雜誌帶著全球攝影師、愛好者和器材控們的心願,走訪了位於德國索姆的徠卡工廠,走進幕後,看徠卡是怎樣製造那些舉世聞名的相機的。

本文為你展示這間歷史悠久的公司的幾個畫面,來揭秘徠卡工廠,揭秘徠卡嚴謹的製造過程,揭秘它在未來數碼化上的努力。

揭秘徠卡工廠

揭秘徠卡工廠

這是徠卡M8組裝的初級階段,大部分的機械部件已經就位,但取景器、鏡頭以及電子部件還沒有安裝上去。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相機的製造工廠坐落在德國索姆。

許多製造裝配徠卡產品的僱員都已經為公司工作了幾十年之久,斯托芬·丹尼爾斯(Stefan Daniels),現就職於索姆的工廠,直接參與了M9的研發,他在15歲那年就開始用徠卡相機拍照了,並且在徠卡工作時取得了技術工程師的學位。

沒有哪種拍攝能做到完全照搬主體,也沒有任何圖景能左右鏡頭。但獲得理想畫面是攝影師孜孜不倦的追求,這對器材也提出了要求。恰到好處的設備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

對於幾代紀實攝影師來說,徠卡正是這樣的利器。阿爾貝託·柯達手中誕生的那張切·格瓦拉;越戰中,黃幼公拍攝的一位赤身女童哭逃景象;以及1945年二戰結束時,由阿爾弗雷德·艾森士塔特拍下的時代廣場水兵—護士經典熱吻畫面,無一不是徠卡的經典之作。實際上,這家公司完全有資格宣稱從一開始它們就為這樣的典範鑄就了可能。緊湊的機身、低調的風格、可靠的性能使得無需二次準備就能捕捉到自然畫面。

揭秘徠卡工廠

工程師正將相機的感光元件:CCD嵌入M8的機身內。

柯達為徠卡量身定做了這款CCD。傳感器由微型鏡片覆蓋,獲得光線從中間到四角的高均勻度,而每一個微型鏡片的大小,僅相當於人類的髮絲。

CCD被安裝完成後,工人們會將輕質鎂合金機身框架組裝,同時,環繞左右的重銅結構,能為最為脆弱的內部器件提供防護。

揭秘徠卡工廠

正在安裝的電子元件,這部M8可以被設定基礎功能,工程師們可以通過它來測試其它相機更多的性能指標。最終完工時,這部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傢伙”會將1800多個部件囊括其中。

在20世紀初,作為工程師和業餘攝影愛好者的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在位於德國韋茨拉爾市的“徠茲”光學設備廠工作。巴納克喜歡探索自己周圍的高山,而通過一臺箱式照相機來記錄自己所遇到的景色,這個照相機必須有它的伴侶配合——那是一包很重的玻璃片(注:早期照相機曾用玻璃作為感光底片)。於是巴納克設計了一種可以裝進口袋的照相設備,使用優化過的電影膠片——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臺35毫米相機。

巴納克的老闆給這種新產品命名為“徠卡(Leica)”,即“徠茲相機(Leitz camera)”的縮寫。最初的型號在1925年開始量產,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原型徠卡(Ur-Leica),並且徠卡的傳奇就伴隨著它一起走下裝配線。早 在1928年,蘇聯宣傳大師亞力山大·羅欽科(Aleksandr Rodchenko),以及攝影隨筆之父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都擁有徠卡。另外還有一些這個領域的大師,包括亨利·卡蒂埃-佈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他用徠卡工作,為街頭攝影和戰後紀實攝影做出了卓越貢獻。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的工作人員要對每一臺相機進行嚴格的測試,檢查相機的每個系統,包括快門計時,測距儀,和對焦系統的準確性,還有CCD的感光靈敏度和一致性。

在這一步的質量控制中,工作人員正在確定相機取景器的準確度。每一個相機的取景器都要在組裝好了以後進行調試,徠卡要求從取景器裡看到的景和通過鏡頭捕捉到的圖片之間的對焦誤差不能超過0.0001毫米。

揭秘徠卡工廠

在徠卡的裝配車間裡,安置著組裝類似相機的工作臺。M8和M9與其他使用類似技術的相機都在這裡平行的進行裝配,裝配一臺相機的整個過程需要大約35個人工作8小時。

任何一個小的灰塵進入到相機內部都會造成大問題,所以徠卡的工廠有一些潔淨室。這裡的職員都要穿低靜電的鞋,以防止灰塵吸附,另外,在裝配區入口處的地板上還有吸塵墊。生產線上,所有紙製品都要用塑料紙覆蓋,防止任何小的纖維離開紙頁進入空氣當中。此外,工作人員們也得帶著發罩。

徠卡小而安靜的快門使卡蒂埃·佈列松(Cartier-Bresson)和他的攝友們可以在公眾場合從容拍照,卻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除了便攜性之外, 徠卡引以為傲的光學鏡頭也和公司深厚的光學技術底蘊相得益彰。精準和便攜雙劍合璧,打開了新寫實主義的大門,或者正如佈列松所說,萊卡“完全就是我眼睛的延伸。”

從那時起,佈列松的感受在攝影師之間流傳,同時徠卡也不停地沿著自己的原型向前演化。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工廠中,成箱的M7部件正等待組裝。

徠卡公司市場部門副總裁克里斯坦·埃爾哈特告訴我們,徠卡的技師之所以對製造過程投入瞭如此多的精力,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就非常渴望使用公司的產品。 “我們的許多員工,不管他們是出於商業目的還是學習動機,”埃爾哈特說道。“每個人都把攝影當成了自己的愛好。當你為徠卡工作的時候,這種愛好會融入你的血液。”

揭秘徠卡工廠

一臺客戶定製的徠卡,外表面覆蓋著鴕鳥皮。徠卡的定製,讓客戶可以自己選擇相機的外飾細節,例如相機成品、按鈕或者皮套的顏色。客戶還可以定製取景器的放大率和取景器明線的位置(框住透過取景器看到的圖像的小框)。

揭秘徠卡工廠

技師正在對相機的測距儀進行微調,使之和相機鏡頭同步。

大部分徠卡相機的精調都是用人眼完成的,而不是通過計算機或者複雜的光學儀器。這位技師正在使用景框線對測距儀的聚焦裝置進行檢查和調整。徠卡M系列的相機都不是自動對焦的,但手工正是徠卡引以為傲的地方。

徠卡M系列連動測距相機(從1954年的M3開始)在許多著名的攝影師中有特殊的地位。吉米·馬歇爾(Jim Marshall)使用M系列捕捉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焚燒吉它的時刻,還拍攝了披頭士最後一次登臺的盛況。

“我只用徠卡,已經50年了,”馬歇爾說,“從技術角度來說,徠卡鏡頭的清晰度是無以倫比的。”

揭秘徠卡工廠

工程師桌上還未進行量產的徠卡S2相機。

S2是專為專業攝影師設計的大幅照相機,擁有一枚3750萬像素的CCD傳感器,大小達30X45mm(比普通35毫米相機的24X36mm傳感器大出56%)。它的售價高達22000美元,這注定它只是少數人的專享。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產品交流部門主管拉爾夫·哈格諾埃(Ralph Hagenauer)在徠卡總部的大廳中查看整個徠卡相機家族。

徠卡的總裁經常援引公司的長久歷史,把最新產品看成徠卡百年研發積澱的子孫後代,極具紀念意義的原型徠卡就是這一切的發端。原型徠卡由徠卡工程師奧斯卡·巴納克於1913年研發,它是世界上第一臺35毫米照相機,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才開始大量生產。隨後,徠卡有了其它的重要技術進步,包括自動對焦,儘管這項技術在早早地就賣給了美能達。

和其他M系列的忠實擁躉一樣,馬歇爾認為它的測距儀控制簡直就是“第二天性”,他還補充到,“我和它密不可分,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金·裡奇科米是一位獲得過普利策獎的攝影記者。他認為測距儀比自動對焦要快。“只要我看到了東西,我只能容忍很短的對焦時間。”

和用戶的認同一樣,徠卡相機潤物細無聲的魅力也是徠卡成功的關鍵:許多人說在熟悉了徠卡相機之後,它就像消失了一樣,攝影師唯一要做的就是自由地取景。

揭秘徠卡工廠

它們看上去就像巨大的鎮咳藥片,但是這些玻璃毛坯最後會被研磨和拋光為徠卡的21毫米f/1.4鏡頭。

徠卡根據玻璃的純度、可用性和價格,向全球各地的主要玻璃生產商進行採購。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索姆斯工廠使用的大部分生產設備都是按照徠卡的規格定製的,並且通常採用了公司高度保密的專利工藝。

但是徠卡也有自己的痛處。馬歇爾和其他一些人士指出,因價格過高,初學者對旁軸系可望而不可及。2006年,第一個數碼家族成員M8上市了,售價為4800美元,且不含鏡頭,這對任何攝影者來說都是筆不小的開支。

除了昂貴的MSRP,M8也沒有采用全畫幅傳感器,這一點甚至讓徠卡的資深粉絲重新考慮購買。“現在形勢太壞了,” 最近賣掉徠卡的科曼齊(Komenich)說道,“他們損失了許多像我這樣擁有小傳感器的用戶。”

M8也因一些小技術出現差錯而飽受非議,比如對紅外線的過度敏感而導致圖像黑色部分偏紫。許多用戶反應M8的快門聲音太大,這使一向以徠卡靜音、低調為榮的用戶失望。徠卡馬上為不滿的M8用戶提供濾鏡,以解決色差問題,但是直到2008年徠卡才解決了部分技術問題。

揭秘徠卡工廠

在電腦控制磨床上的天然玻璃,將被用來製作徠卡21mm f/1.4鏡頭。

揭秘徠卡工廠

鏡頭生產階段,一個技師正在監控一排拋光機。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鏡頭打磨誤差在1/2000個毫米,比人類頭髮細1000倍。

徠卡一般得等待多年,才會繼續發佈M系列新品,但是在數碼時代,其它市場卻在發生鉅變。科曼齊指出,作為專業攝影師,跟上潮流是關鍵。“圖片社對圖片尺寸要求不大”,但歸咎於其小的傳感器,“M8因畫幅不夠而對攝影師失去吸引力。但其它相機卻能夠靈活應對市場供求。”

2008年9月上市的徠卡M8.2,配備了較靜音的快門和全自動模式。

揭秘徠卡工廠

一排排經過粗磨和打光工序的玻璃,正在等待檢驗是否能成為合格的徠卡鏡頭。

揭秘徠卡工廠

上圖中的電腦顯示了光通過鏡頭的過程。技師能夠從各個角度熟練控制鏡頭來檢查光傳導並判斷鏡頭表面是否需要更多打光。

隨著M9的上市,徠卡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並贏回部分專業用戶市場。雖然M9擁有18M像素、全畫幅傳感器,達到了圖片社的標準,但是7,000美元的單機售價(不含鏡頭)依然叫人乍舌不已。徠卡仍寄希望於其富有傳奇色彩的手工技藝能吸引客戶。

揭秘徠卡工廠

徠卡鏡頭視型號不同,覆蓋最多達43種塗層。鏡頭被置於滿是霧狀塗料的烤爐中烘烤。每一層都被用於提高圖像質量,矯正色差和其它誤差。

揭秘徠卡工廠

儘管徠卡努力提取最純的玻璃,但沒有原料是無瑕疵的。

據徠卡的厄爾哈特(Erhardt)稱,“每個鏡頭,每塊玻璃,都是唯一的,我們只是保證最終結果在同一水平段。”

“我希望能回來,”科曼齊說道,“但是,不比20年前,現在是商業決策。過去這更多是個相機,現在卻更多是個電腦。數碼相機更新換代速度更快。”

雖然對M9保持謹慎樂觀,科曼齊承認:“數碼化使得相機不再多愁善感。”手工製作的徠卡,擁有大量粉絲,見證無數歷史時刻和社會,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存活是個謎。

揭秘徠卡工廠

配備於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的鏡頭,據稱是世界上最快的非球面鏡頭。

每個鏡頭價值11,000美元,這一盤代表10萬美金!

揭秘徠卡工廠

在最後質量控制階段,技師會透過鏡頭在牆上投射相同式樣的光線。然後,他會對式樣肉眼檢查,以確保圖像足夠清晰。傳說如果你讓眼睛放鬆,透過該樣式,你能看見一艘帆船。

揭秘徠卡工廠

裝在托盤裡的徠卡Summilux-M 21mm f/1.4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