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在忠县人秦仕文的手上,朽木不仅能雕,而且还能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烙画作品。 

这项技艺被称为朽木虫雕烙画,秦仕文用朽木作“墨”、热烙铁为“笔”,已经“画”了30多年。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别人的木雕要好木头,我要烂木头

因为喜欢清净,年过六旬的秦仕文特地将工作室——“巴人雕塑工作室”搬到远离城市的乡下。这是一间隐藏在山中的老房子,虽简陋,却也有另一种“曲径通幽”之美。房里四处堆放各种老木头。

这些“烂”木头是秦仕文从乡下老房子搜集来的,“烂木头”也要烂得有讲究:雨水侵蚀的不能要,基本木质结构破坏的不能要,没有虫蛀的更不能要,因为布满虫眼的老料别有洞天。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正因为“选料”特别,这成了朽木虫雕烙烫工艺中最难的一步。

“为了寻找一块合适的朽木,听说哪里要拆老房子,哪怕寒冬腊月、烈日酷暑都就跟过去,因为刚拆下来的木头保留了最好的纹路和色泽。”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因常年跟木头打交道,他现在不仅能一口道出罗汉松、红豆杉等各种木料的优劣,还能通过敲木,“听音识木”。“若是‘当当’声,说明虫眼少,不可用;若是‘嘭嘭’声,说明虫眼多,可用。”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一次,他找到一根外表布满许多虫眼、大约70多千克的朽木,结果搬回家锯开一看,是一块实心木,只好忍痛丢弃。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化朽木为神奇

完成一幅朽木虫雕烙画首先需要将朽木切割成3毫米厚的木片,然后经过消毒、防腐、雕刻、烫烙、镶拼、配景等一系列的复杂工艺,不仅要根据木头的残、瘤、节、纹、疤、须、皮等自然形态布局设计,还得会“解读”朽木上的蛀纹,根据蛀孔大小、深浅、长度、形状、疏密等取势绘画。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正因为如此,每一件作品都各不相同,无法复制。因此,朽木虫雕烙画也有‘天下仅此一幅’的美誉。”

秦仕文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三峡神韵》《忠县石宝寨》《瞿塘峡》等几件经典之作,在墙角列成一排,立刻让这间简陋的工作室“文艺”起来。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朽木虫雕木寨:“石宝寨”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石宝寨

“看这,虫眼大的适合做近景,小的做远景。”蛀木按蛀虫可分为“老母虫”、白蚁、微生物3种蛀木,“老母虫”蛀木虫眼较大,适合作近景;白蚁蛀木虫眼小,可作远景;微生物蛀木通常做配景。通过适当搭配,显露出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线条轮廓美,再用热烙铁“上色”,从而呈现出高山流水、雾海云烟等视觉效果。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烫烙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秘诀就在于‘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多年来,秦仕文早已能够精准地把握火候、力度,他那一双布满双手的老茧和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朽木”的漫漫长路

“但这并非一件‘孰能生巧’的事,还得有扎实的美术功底。”

因为要想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烫烙时需用到中国画的勾、勒、点、染等手法。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为了练就扎实的美术功底,秦仕文从小自学美术,后来还在艺术家汪国清门下学习国画。但这也成了他传承这门技艺的“痛点”:“没有美术基础的人很难学会这门技艺,但美术基础没有几年是打不牢的,现在很难找到愿意坐下来学习的年轻人了。”

谁说朽木不可雕?在他手里,朽木能雕还能画!

“除了接班人难寻外,随着现代建筑多是钢筋、水泥,虫雕的原材料——朽木也将越来越稀有。”忠县文化馆副馆长陈波表示。

但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不仅采集了数据,录制了影像资料,还成立了忠州朽木虫雕研究会,对其体系、工艺流程等进行研究。

陈波道出了自己的见解:“传统美术只有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后,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因此,朽木虫雕烙画可与艺术院校合作,提升设计感,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向市场。”

文|刘海军 
摄影|陈波 牟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