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指標都好轉,提前祝賀你,腎功能很穩定,尿毒症不敢來挑釁

腎病難治癒的特點一直被大家所“詬病”,如果發現的及時,腎功能受損較輕,治療後尚有希望“根治”,但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發展到慢性損害,腎功能受損往往無法逆轉,這讓不少腎病患者感到絕望。

但實際上,難治癒不等於不能治,不能防,積極治療依然可以保證腎功能穩定,將腎衰竭的風險降到最低。

3個指標都好轉,提前祝賀你,腎功能很穩定,尿毒症不敢來挑釁

腎病究竟治療到什麼程度,可以明確說已成功“避開”腎衰竭的威脅?

不少患者往往以指標的好壞來判斷病情的變化,比如蛋白尿轉陰、血壓恢復正常等,確實有些指標是反應腎功能情況的重要性指標,如蛋白尿定量、血肌酐、血壓、尿素氮、腎小球濾過率等。需要提醒的是,不同患者的病理類型、疾病階段、不同疾病階段的指標等都會有所差異,因此每種類型的腎病好轉的標準是不同的。

3個指標都好轉,提前祝賀你,腎功能很穩定,尿毒症不敢來挑釁

以一些常見的腎病類型為例,看看你的病情處於哪個階段?是否已好轉?

一、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

這兩類腎病都是對激素治療較敏感的腎病,腎病早期,在服用一段激素後,有些患者可以自行緩解達到臨床治癒,但有些患者對激素過於依賴,需堅持用藥,炎症反應、蛋白尿等也能得到緩解,腎功能保持基本穩定。

膜性腎病一般是激素搭配環磷酰胺或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部分患者24h蛋白尿定量可降到0.3g以下,達到臨床緩解,病情預後很樂觀,因此沒必要苛刻的要求指標完全恢復,一方面腎功能受損無法逆轉,完全恢復不現實,另一方面用藥過度,反而會適得其反,加重腎臟代謝負擔,對腎功能造成不利影響。

微小病變腎病也是以激素加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但兒童患者和成人患者對激素反應不同。兒童患者一般服藥後4周內能見效,成人患者在8周內見效。因此及時同種病理類型,用藥相同,自身年齡、體質等差異也會影響治療結果。

3個指標都好轉,提前祝賀你,腎功能很穩定,尿毒症不敢來挑釁

二、IgA腎病

IgA腎病患者在腎功能不全之前經過免疫治療後,一般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g以下,血壓血脂維持正常,病情預後不會太差。對於已發展到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將蛋白尿定量控制在1g以下,血壓控制在130/80以下,腎功能進展速度也較緩慢。

三、狼瘡性腎炎

狼瘡性腎炎是一種繼發性腎病,多發於女性,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症。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抑制住狼瘡活動,將蛋白尿定量降低到1g以下,也有利於血肌酐下降,對腎功能的影響也較小,腎衰竭的風險也會降低。

3個指標都好轉,提前祝賀你,腎功能很穩定,尿毒症不敢來挑釁

大部分類型的腎病,符合這3個標準,腎功能不會太差

,或能擺脫腎衰竭的“桎梏”:

一、24小時蛋白尿定量長期維持在1g以下(個別病理類型要求降到0.5個以下)。

二、血壓長期控制在130/80以下,對保持腎臟血液流通更有利,能改善腎臟供血供氧的狀態,對腎功能穩定更有利。

三、沒有或少出現嚴重的合併症。比如貧血、血栓或栓塞、高血鉀症即引發的心血管病、高血磷症及引發的腎性骨病等,這些也是加速腎衰竭的重要因素,甚至會影響患者壽命。如果尚未出現這些嚴重併發症,預後情況不會太差。如果你也有蛋白尿、血肌酐等腎病方面的問題,可以點下面“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