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中心區“雙橋區”概況

雙橋區位於承德市中心區,地處燕山沉陷帶與高原後背斜過渡帶,北、東、南同承德縣接壤,西部與雙灤區毗鄰,西南部與灤平縣交界。區域面積372.07平方公里,轄5個鎮、7個街道,53個行政村、72個社區,總人口34.46萬人。區內有滿族、回族、蒙古族、壯族、朝鮮族等25個少數民族,人口4.6萬人。是“全國和諧社區示範區”、“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區。

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莊, 作為夏季臨朝理政的場所,這裡逐漸發展成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一些滿族、蒙古族貴族也都紛至踏來,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裡交融碰撞。歷史發展匯聚了多民族融合的“和合”文化,五千年的紅山文化,三百年的山莊皇家文化,外八廟的藏傳佛教文化,熱河文廟的儒家文化,武廟(關帝廟)的忠義文化,城隍廟、魁星樓的道教文化,西大街老街的民族民俗文化在這裡完美融合、集中展現,共同形成了雙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合承德”成為一種文化元素,已融進雙橋人的文脈、理念之中,並傳承下來。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雙橋區是承德連接京津、東北和內蒙古三大區域的重要交通樞紐,華北地區連接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二大通道,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重要出海走廊,創富新區的區位優勢明顯。目前,京承、承唐、承秦、承朝、承赤、承張六條高速公路已經開通,其中,承唐、承秦高速兩個半小時內可直通天津港、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港,承平、承津、承錫等高速正在加快推進;京通、錦承、京承、承隆、張雙等5條鐵路線貫通轄區,京沈客專建成通車後抵京僅需40分鐘,正納入京津1小時交通圈;承德民用機場距北部新城僅10公里,距老城區不足15公里。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等現代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風光秀麗,名勝甚多。區內有5A級景區7個、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2個。擁有“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10大風景名勝”、“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多項桂冠,是建設國際旅遊城市的“首善之區”。近年來,雙橋區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以優質的文化、旅遊資源為依託,修繕附建了一批文物古蹟,謀劃開發了一批新的旅遊景區,從人文景觀、生態山水、民俗風情、休閒度假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向廣大遊客提供旅遊產品和服務,培育了“皇家品牌”、“文娛品牌”,“民俗品牌”、“農家品牌”,“酒文化品牌”,使雙橋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經濟多元,民生改善。2016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 114.26億元,增長 6.5 %。全部財政收入完成 19.2億元,同比增長 7.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 7.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9 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2.9億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168元,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長9.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85元,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長10.9%。2011年-2016年,五年間財政累計用於民生支出達33.5億元。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累計城鎮新增就業157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2.6%,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城鄉低保標準不斷提高,累計發放低保金2.1億元,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安居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建設保障性住房2575套、棚戶區改造14286套、農村危房改造1030戶,為困難家庭提供住房補貼2182萬元。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累計發放各項涉農補貼資金6092萬元,受益農戶近萬戶。解決了農村3.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