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感謝大家的支持,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關注、轉發!

近期無論是群裡還是私信,來問器材相關問題的朋友實在是太多了,產生的討論也很多,今天就針對下定決心入門的朋友或希望通過提升器材來達到更好的拍攝效果的朋友聊聊器材方面的事兒~

本文近5000字及多圖,原創經驗分享,閱讀時間>8分鐘……

充斥了不少主觀觀點,也許會招來一些異議,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和我諮詢買器材的約莫是兩類人:

第一類

熱愛旅行的朋友

覺得相機應該比手機拍的更好的:

大部分喜歡旅行的朋友走得多看的多,審美也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提高,曬出來的片子從普通人角度說,已經強了不少,那麼你們大概是有必要買個相機了。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可是玩攝影又真的是很辛苦的事情,如果你不準備進入攝影界,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前後期上,那麼我給大夥的推薦是:大範圍變焦卡片機,如索尼黑卡RX10 IV 24-600mm焦段: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1. 焦段覆蓋廣:如今手機日新月異,強大的拍照功能直出的效果在手機上看甚至都不輸一些入門單反,但中長焦端就基本不能看了,而旅行時想拍拍攝特寫、局部,甚至是遠處的人物、景色細節、動物,手機就抓瞎了,24-600mm恐怖的變焦集於一體,廣至銀河遠至月亮都不在話下。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官方樣張,甚至可以拍攝微距

2. 便攜性:重量僅為1KG左右,和全焦段的單反+器材相比較,口袋一扔即可,旅遊本身也是對身體的一項考驗,輕便是多數人所向往的。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我出去一趟大概是自虐的

3.優越的性能

和相機一樣可以調整光圈快門感光度,這就確保了一定特殊題材的可拍攝性,如星空、夜景或高速運動等;

2000萬+像素,保證成片素質;

蔡司鏡頭擁有2.4-4的較大光圈,搭配5擋光學防抖,即便人像/弱光也可以妥善應付;

24張/秒的連拍;

315個對焦點;

4K視頻的錄製等。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Wifi功能更是讓你可以及時分享照片

4.價格

這款京東售價1W1左右,還不一定夠一個單反鏡頭的錢。

這款機器甚至成為了很多專業攝影師的“口袋備用機”,旅遊為主,變焦卡片應當是綜合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在對專業性要求不那麼強之前。當然其他品牌大概也有類似產品,只是此款黑卡一經推出口碑甚佳,所以此處拿來說事兒。

PS:很多人覺得微單就很輕便,殊不知那也只是輕在機身,真正搭配各類鏡頭後的重量依舊不容小覷。

另外還有一些朋友吐槽卡片機的底子太小,畫質不夠好等,再強調一遍,這個推薦主要是針對“旅遊愛好者希望發發朋友圈的水準”,要一臺這個價位+全幅+超變焦段是沒有任何可能的。

第二類:

明確自己是準備進入攝影圈的“小白”愛好者

這類朋友大概是受身邊愛好者“蠱惑”居多,準備將攝影當做一個良好的愛好去深入鑽研,那麼在購買器材之前,你應當先努力將攝影相關的基礎理念搞清楚(對,是先搞清楚比如光圈快門感光、焦段的區別等),很多人不知道5.6的光圈和1.4的光圈究竟差在哪裡,那盲目購買就是一個不理智的行為。

其次應當明確自己感興趣的拍攝題材:是拍人像還是城市風光?是拍動植物還是人文?一個僅對人像感興趣的愛好者如果聽從了一個風光玩家的建議而購買了一支16-35mm 2.8L的鏡頭,大概也是不明智的(不是說16不能拍人像,絕大多數情況的人像還是以大光圈或長焦完成,對於新手而言,廣角人像的拍攝難度和對環境的要求都顯得太高)。

當有一個較清晰的概念的時候,就應當能夠建立一個購買的方向了。

關於鏡頭/焦段的一些個人經驗(建立在佳能全幅機器基礎上):

人像:

35mm 定焦

拍攝以全身/大半身為主,主要以偏廣角的視角將較多的拍攝環境納入畫面,故事性/場景帶入性較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背景過於雜亂,那就應該選擇更長焦的鏡頭去壓縮背景。這也是一支人文拍攝的常用焦段鏡頭。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支鏡頭往往需要你比較靠近被攝者,一方面方便了交流,但也可能導致模特更加緊張。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35可以較好的將人物融入環境

50mm 定焦

拍攝大半身/特寫為主,即便是600多塊的小痰盂搭配1.8的光圈,依舊不失為人像拍攝的一支優秀鏡頭,50的焦段搭配1.8的光圈足矣讓新手拍出各種“背景虛化”的照片,雖然並非所有人像都需要這種虛化,但是600塊帶來的明顯出片差異(和普通手機或18-55mm這類狗頭相比較)會極大的增加新手的自信。

另外50mm的視角是最符合人肉眼的視角,取景構圖也相對容易一些。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背景虛化的更明顯

85mm 定焦

這個焦段下的大光圈導致即便是全身也可以做到美好的“背景虛化”,所以無論是特寫還是全身都完全沒有問題,焦段導致背景有一定程度的壓縮,在拍攝全身時,同樣的場景出片效果與35mm完全不同,利用壓縮背景這一特質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體。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85 1.2 號稱佳能人像鏡皇

70-200mm 2.8II

這個焦段我個人使用的也比較多,主要是方便、出片率高,更長的焦段帶來了進一步的背景壓縮,我常用的方法是遠距離拍攝全身。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利用200端拍攝環境人像

當然比如廣角也是可以拍人像的,只是對於新手來說掌握的難度較大,拍不好容易讓人體產生各類透視變形,以及背景過於雜亂等。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16端用好了也有奇效

經常看到有人討論甚至互撕哪個焦段拍攝人像更好,在我看來是非常滑稽的事情,就像討論“魚到底是清蒸還是紅燒還是水煮更好吃一樣”,上述的這些焦段,都完全可以拍攝人像大片,拍的好與壞,取決於拍攝者而不是器材,精明的拍攝者會根據拍攝主題/環境選擇更加合適的鏡頭,但這並不代表這支鏡頭就適用於所有場景。

風光:

不少人概念裡,風光=超廣鏡頭,大錯特錯。

根據我自身拍攝的感覺看來,廣角和長焦鏡頭風光片中的出場率至少也是對半開。超廣角拍攝的風光多以超大場景且有較好的拍攝機位情況下為主,如果你想把遠處的山巒用超廣角拍攝,你的畫面裡山體面積可能會小的可憐。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以上兩圖,完全相同的拍攝地點

廣角和長焦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畫面

圖1如果沒有前景的河流交匯

就完全不值一看

老娃 12mm 2.8

越廣,越考驗構圖,考驗環境的整體性,透視產生的變形也會很厲害,但是這種變形如果用好了反而可以為畫面增色。

需要注意的是這支鏡頭為手動變焦鏡頭。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透視變形很好的將前景原本微小的物體“強行拉伸”增加主體的存在感

適馬 14mm 1.8

被譽為星空神頭,大光圈超廣黑科技,如果你鍾愛星空攝影(銀河星軌等,不是星雲等深空攝影),這會是一個極佳的選擇。1.8和2.8對於星空攝影而言,差之甚遠。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上圖選自網絡

佳能16 35mm 2.8 II

這支是我廣角出鏡率最高的鏡頭,星芒效果不錯,抗眩光、邊緣銳度等一般,現在3代據說不小的提升,還沒用過。16之外鮮用其他焦段,特殊環境下這個變焦段還是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如旅行人文、活動現場等)。另外因為不是燈泡,濾鏡系統較為方便,我搭配了CPL及一片ND1000圓片。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大場景風光綜合表現尚可

佳能24 70mm 2.8II

如果說旅遊只能選一個鏡頭隨身帶,也許我會選擇它,並且這也是很多攝影師拍攝人像時使用的一支變焦鏡頭,如果你初期不準備湊太多的鏡頭,這也是一個常規性的選擇。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能屈能伸,較為方便

佳能70-200mm 2.8 II

無論是拍攝山巒、大海、城市、生態甚至人文,這支鏡頭的出場率都太高了,素質很棒,對焦靈敏,畫質精細,焦外也非常漂亮。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無論什麼題材,這支鏡頭都能拍!

適馬150-600mm S版

有些特殊的環境下,70200都不足以應付,這支頭綜合使用素質還是非常棒的,價格也比較便宜,除了風光還可以拍攝動物,主要缺點是太沉,沒有一定的體力想脫架使用可能拍不了幾張胳膊就要抽了。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遠距離大型風光的細節拍攝

動物拍攝更不可或缺

例舉完的一些我親自使用過的鏡頭,其實在焦段大差不離的情況下,拍攝出來的大部分題材作品都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差距,瞭解自己需要的焦段是首要任務,剩下根據自己預算和各類產品的評測來綜合性決定。

另外對於風光攝影,航拍是必不可少的,前階段剛剛推出的大疆御Mavic II值得了解一下,上帝視角徹底顛覆了幾十年來的常規風光攝影觀念。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剩下的諸如微距、打鳥、深空等不在此詳述,“微距無弱旅,打鳥貴就好”,至於深空的愛好者大概我還要向您多多請教。

瞭解了以上幾點之後,就應當考慮購買哪個品牌的機身,比如佳能的鏡頭群相對豐富,人像直出的色彩相對好一些;尼康的寬容度高;索尼的黑科技(如對焦點、識別跟焦等等)……對於同一品牌來說,依舊遵從“越貴越好”的道理。

至於裁副還是全幅,儘可能的購買全幅吧,除了底子(傳感器面積)帶來的更好畫質之外,也方便鏡頭的搭配,如果裁副機器買了裁副鏡頭,未來想更換全幅的時候就會比較尷尬。

對於入門玩家來說,其實用哪個廠家的器材並不會對你的成片有太直接的影響,熟諳前後期之後,才會瞭解每家的優勢。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上圖選自網絡

在決心強烈、預算充足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一步登頂;

在預算不夠充足的情況下,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拍攝意圖。對於新手來說,個人認為“焦段為王”,裁副機搭配如佳能10-18mm+50mm 1.8+70-300mm的結果可能反而會強於你購買一臺6D2+2470 2.8II(此處並非指成片結果,是新手對於攝影初期階段,迅速熟悉掌握攝影相關理念的過程)。好的鏡頭當然有其貴的道理,但是在焦段的選擇上,卻是任何其他優點無法比擬的。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上圖選自網絡

器材基本是“越貴越好”(同品牌下),但是貴出來的那部分,性價比是否值得去多花那麼多錢就需要考慮。比如70-200mm 佳能一共有若干款鏡頭,我相信最低配版的70-200mm F4非防抖依舊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而其售價只是小白3代的零頭。這方面量力而行,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剛才的建議,焦段為王。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焦段和視野角度對比

至於升級器材,我僅經歷過一次:佳能400D+24-85+70-300換成了現在的這套再沒動過。

鳥槍換炮是必要的,但如今讓我使用當初那套設備,我想也依舊可以拍出驚豔的作品。

現有水平不夠的情況下,指望通過升級器材來翻盤,實為杯水車薪。不要去奢望換個鏡頭升級個機身就可以“一夜成功”,萬事大概都沒有此般捷徑可以走,多拍多看勤學苦練,不二法則。

曾經外拍時遇到過一位影友,自豪的表示自己光在佳能這個牌子上的花費前後已超30萬,對,30萬……他滿臉嘲諷的對我說道,“小夥子,5D4都出啦你還在用5D3?看看我1DX2出來了毫不猶豫的把1DX扔了”,結果自然是被我的片子當場打臉。


想買相機或鏡頭卻猶豫不決?圖說器材與焦段,助你早入攝影坑!


最後,依舊抬出很重要的“後期論”觀點:拍照不後期,猶如大咸魚。

再好的器材,直出後,絕大多數題材下都拼不過後期過的入門機拍攝的照片,也見過很多“後期即作假”論者,這種觀點也很荒謬,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是後期就胡亂開噴。如今國際各種頂級影賽都允許後期的存在,但具體以何種方式/尺度去把控,各賽不盡相同。

話說回來,即便膠片年代,各類沖印方法其實也是一種“後期”的體現。

絕大多數對後期極端“嗤之以鼻”的,是因為自己不會後期,卻又要給自己立個高高在上的牌坊,僅此而已。

文畢。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更多新鮮內容歡迎評論或私信瞭解!

Derek Chen:

自由攝影師。

8年攝齡,精通前後期,擅長各類風光、人像、人文、野生動物攝影

20餘作品經錄入國家地理畫冊

美國Getty Images 簽約攝影師

視覺中國特邀簽約攝影師

圖蟲簽約攝影師

東方IC簽約攝影師

500px視覺中國《環球行攝》部落首領

近20副作品刊登在《天堂原鄉》一書

2012-2016年間毛里求斯使館國事活動御用攝影師 為國家總理總統多次跟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