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前兩天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如何確定銀河的拍攝時間地點,點擊查看:

<strong>

以及如何拍攝銀河,點擊查看:

本文主要針對初級拍星愛好者,今天來看看,如何拍攝星軌及其後期製作。

星軌的原理:星星繞著地球轉(實際是地球自轉),曝光時間久了,照片裡的星星就可以拉出統一、漂亮的弧線,稱之為星軌。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現在大家能看到的優質的星軌照片基本都是採用後期“疊加”的辦法制作而成,如果你不願後期,請將你的相機調整到B檔,快門線設定HOLD(長按),然後讓它持續拍上半小時或者更久。

疊加的照片星軌更明亮清晰、噪點大幅減少、拍攝過程中突發進入鏡頭的強光/其餘雜物將不會毀掉最終成片。

根據之前星空拍攝的詳解,對比增加一些拍攝時候的細節和區別;

1, 拍攝方位及環境

南半球正南(南十字星)北半球正北(北極星)都將成為星軌圓心所在點(因為地球自轉軸心是對著這2個方向),所以最終成片中星軌圓在畫面中大概是怎樣的位置和形狀,可以通過Stellarim去模擬星星走位以做到心中有數。當然也可以利用PlanIt APP。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拍攝朝向的區別會極大的影響整體畫面)

星軌拍攝有別於銀河不需要極暗的環境,而是需要一些環境光(月光為主)以打亮前景,選擇在1/3-1/2月相時拍攝會得到透藍的天空和非常棒的前景光(月亮不要放在畫面中)。儘管這樣做會讓星軌線條“有效減少、稀疏”,但實際大光圈下拍攝的星軌往往過密反而影響視覺效果(個人喜好)。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拍攝時候必須是萬里無雲的晴朗天氣,如果說銀河還有機會可以在在夾縫中求生,那星軌拍攝必須是持續性的晴朗天氣,3個小時的星軌拍攝可能因為中間10分鐘的一陣雲而前功盡棄。

關於雲層推薦使用windy網站預測查詢,目前個人使用的最準確的雲圖預報軟件,功能也十分強大。

另外星軌對於光汙染的要求遠不及銀河苛刻,甚至城市中也可以拍攝: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以上3副照片拍攝於南京市區

分別為明孝陵及下關碼頭


不是那麼的遠離光汙染核心區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拍攝出星軌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在空氣汙染極低的情況下拍攝,一般我會建議在汙染指數40以下進行拍攝

2,參數設置:

光圈:星軌其實沒有必要取得“太多的星點”,因為最後的結果也許會密集到讓你想吐,如果前期星星很密集,拍攝汙染較低,可以採用相對的小光圈,4/5.6都可以,儘管單張的星點不是特別密集,但是疊加後的星軌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並且這還能夠極大的增強畫質。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2.8光圈拍攝,正對銀河方位,成片星軌過於密集……


快門:我一般比較懶,採用單張30秒快門,快門線設定成HOLD(長按),相機用連拍模式

拍攝總時長:越廣的鏡頭總時間越久“拉軌”的表現也越好,一般來說廣角星軌我會至少進行1.5小時或以上的拍攝。如果較特殊的拍攝,比如長焦拍攝,可能15分鐘都可以形成比較長的拖軌;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曝光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的廣角拍攝


感光度:在不考慮對前景影響的情況下,感光度也可以設定低一些如1600或800甚至更低,並且嚴格取決於環境光對畫面的影響,可以先拍兩張觀察,只要畫面中能夠明顯出現大量星點(不是出現銀河那樣的密集區域),最終一定是可以成片的。

3,後期:

後期概念上除了對畫面的調整,最關鍵的是將你手上的幾十上百張照片“疊加”起來,通常採用以下2種方法疊加,原理相同:

1:PS裡直接堆棧RAW或JPG文件(會需要大量的等待時間,低配電腦可能會卡死);

2:處理成JPG文件再通過Startrails軟件堆棧(也有其他專業軟件如Sequator等);

以PS裡處理為例:

在Adobe Bridge裡按住Shift選定所有星軌的照片(Raw格式),右鍵點擊在ACR中打開;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左上方紅色小圈點“全選”,這樣你調整一張照片的時候所有照片也跟著一起變化;

調整參數,可以參照星空後期的文章,但是著重提一點,白平衡

很多人問我的星軌是怎麼處理成彩色的,答案是,它們本身就是彩色的! 後期請將白平衡設置成“日光”,一張圖片看不出來,而拉成星軌以後就會發現其中的奧秘。天色在白平衡下會變紅褐色,這時在分離色調中加強陰影部分的藍-青會讓天空恢復到原色,具體參數根據現場情況調整。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調整完畢後點擊右下角完成(用Startrails軟件的朋友可以點擊左下方存儲圖像,畫質選JPG最大)。

回到Bridge界面中,依次點擊:工具-Photoshop-將文件載入到Photoshop圖層

然後你可以去倒杯水再去看兩篇新聞,視文件數量和機器性能,載入過程需要2-30分鐘甚至更久。

文件載入完畢,進入PS後,按住Shift全選圖像右鍵點擊文件名區域-將轉換為智能對象,CTRL+J複製一個智能對象圖層備用。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再點擊-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最大值(這又需要很久的時間)

然後,我們的星軌,誕生啦!

之後按照星空的後期方法再加以調整就好,星軌可以更加增加一些全圖的飽和度以增加星軌絢麗的色彩(注意要相應的降低天空和光汙染區域的飽和度,利用蒙版調整)。

另外一個很關鍵的事兒,降噪

剛才提到了複製一個“圖層合併後的智能對象”備用:

最大值是用來堆星軌平均值可以用來對前景降噪呀!再配合蒙版工具,就可以得到非常乾淨的星軌圖啦!


最後我們得到的照片如下

星空攝影指北(三)星軌的前期拍攝及後期處理


至此,我們完成了星空、星軌簡易的前後期教程,有更高層次需求的朋友請歡迎關注之後文章,會提供一些深度的星空拍攝前後期小竅門!

好了,今天的案例分析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耐心觀看!


如果覺得有用,請關注我們並積極轉發!!!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更多新鮮內容歡迎評論或私信瞭解!

Derek Chen:

自由攝影師。

8年攝齡,精通前後期,擅長各類風光、人像、人文、野生動物攝影

20餘作品經錄入國家地理畫冊

美國Getty Images 簽約攝影師

視覺中國特邀簽約攝影師

圖蟲簽約攝影師

東方IC簽約攝影師

500px視覺中國《環球行攝》部落首領

近20副作品刊登在《天堂原鄉》一書

2012-2016年間毛里求斯使館國事活動御用攝影師 為國家總理總統多次跟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