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口岸金井港區正式對外開放 將成平潭對外開放重要載體

人民網平潭5月1日電(餘杉芳)日前,福建平潭口岸金井港區正式通過了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公告。這標誌著,平潭口岸金井港區正式對外開放。未來,該港區將成為平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金井港區規劃9個泊位,現已建成3#、4#、5#等3個泊位,平均水深-15.4米。其中,3#泊位為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岸線長度為384米,設計年吞吐能力125.4萬噸;4#、5#泊位為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岸線總長661米,年吞吐能力為260萬噸。港區規劃建設用地1123畝,同時在港區外規劃建設兩個物流貿易產業園區。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繼秋介紹,平潭口岸區位優勢明顯,實現了對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直航的全覆蓋,做到了天天有航班,形成了臺北快輪、海峽號、麗娜輪高速客貨運直航為主,“小三通”貨運為輔的航線網絡。目前,金井港區共開通臺灣、香港航線5條。其中,每週二、週四開往臺北,每兩週開往高雄抵達平潭。澳前港區客滾碼頭每週9個航班往返臺北、臺中。

同時,平潭口岸具有對臺航線距離近、速度快的獨特優勢。從這裡,最快3小時抵達臺北,2.5小時抵達臺中,9小時直航高雄,真正實現了平潭口岸對臺航線的“海運成本,空運速度”。2018年平潭口岸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位居福州關區前列,進口整體通關時間下降到5.08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下降到0.29小時。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平潭口岸實現出貨時效、通關效率全國第一。

賴繼秋認為,平潭口岸發揮區位、政策、實驗創新優勢,並與周邊港區差異化發展,重點培育具有特色的物流貿易新產業、新業態,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他表示,下一步,平潭將重點在“線、關、配、倉、業、管、商、獎”等八個方面繼續努力,努力打造平潭港口岸“成本最低、通關最便捷、到貨最準時、服務最配套、政策最優惠”的新興港口品牌。

據悉,平潭口岸是新興口岸,隨著口岸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國際物流貿易業務實現了較快增長。2018年進出口總值59億元,比增13.2%,對臺貿易量佔進出口總值的78%;出口15.5億元,比增41.7%,增速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22.3億元,比增78.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