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保稅港區一季度“開門紅”——外貿進出口總額全國第一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一季度,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關鍵數據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經濟運行亮點多多。其中,外貿進出口總額位列全國14個保稅港區中第1名。

數據顯示,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季度實現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22.9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69%;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4%;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51倍;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57倍;跨境電商成交量同比增長73%,經濟運行整體穩中有進,實現良好開端。

兩江新區保稅港區一季度“開門紅”——外貿進出口總額全國第一

智能製造產業再成“風口”,智能穿戴設備生產比例大幅提升

借力“智博會”,在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背景下,保稅港區積極協助區內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綠色工藝、技術、裝備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安全、綠色、集聚、高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企業生產重心正逐步從中低端設備向中高端乃至高端設備邁進。

數據顯示,一季度,入區企業生產智能穿戴設備的比重大幅提升,港區智能製造發展新動能正加速培育。保稅港區區內的旭碩、緯創、仁寶、翊寶4等家智能終端生產企業通過拓展加工產品種類、延伸產業鏈條等方式,積極應對市場發展變化,正逐步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近日,緯創和翊寶更均獲批2019年第一批重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同時,保稅港區結合企業發展,擬定了3年改造方案,推動智能化改造工作。今年,旭碩、緯創、仁寶和翊寶四家智能終端企業預計投入智能化改造金額超4億元,其中,緯創計劃將自動化率提升至80%,仁寶計劃改造23個自動化項目,翊寶對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項目進行改造升級。

外貿進出口額位列全國保稅港區第一 ,“保稅+”產業多點開花

據統計,一季度保稅港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4%,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4.15%,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0%,“保稅+”產業多點開花。

其中,“保稅+航空產業”更實現多樣性發展,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完善。今年一季度,保稅港區協助重慶航空引進2架A320NEO客機,進口貿易額約1.2億美元,截至目前保稅港區已累計落地9架飛機,“保稅+飛機租賃”步入常態化階段。航材保稅項目方面,繼實現倉儲業務“零突破”後,目前海關處申報的121項航材備案已完成,一季度共進口航材約37萬美元。這意味著不僅可以進一步縮短飛機維修週期,每年還可以為企業節省數百萬元的維修成本。

保稅港區跨境電商發展更是引擎動力十足。據介紹,上半年港區預計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4億元,預計佔全市總量的約50%。目前,阿里巴巴、唯品會、網易考拉等三大重點跨境電商項目已建立智能化分揀打包作業系統,全面帶動港區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保稅港區內的跨境電商業務量已連續多年增速超100%。“這折射的是內陸地區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轉變,”重慶當地學者分析稱。

此外,港區口岸功能正持續發力,一季度進口肉類指定口岸肉類進口1144.7噸,同比增長178%,同時支持相關企業拓展大米、玉米等大宗商品進口,並助推在空港設立冰鮮、肉類、糧油等進口農產品的展示交易中心,實現水港及空港產業聯動。目前,保稅港區正以重慶獲批生物製品進口備案、非特化妝品備案試點為契機,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協助區內企業開展備案工作,助推業務放量。

提升保稅體驗旅遊景區品質 ,持續鞏固“三大功能”建設

2月22日,重慶保稅體驗旅遊景區(AAAA級)正式授牌,重慶又多了一處AAAA級景區。“未來,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將讓更多國外的名特優品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通道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展示各國特色的‘世界之窗’,” 相關負責人稱。

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商品館為特色,目前擁有進口商品種類超4.5萬個,涵蓋了酒水飲料、服飾箱包、傢俱家居、化妝品、保健品、工藝品等多個種類。以此為基礎,該中心已引進美國、瑞士、俄羅斯、日本、馬來西亞等15個國家特色商品館。

從3月起,保稅港區“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貿易及文化周系列活動已啟動。特別策劃了“環球號國際列車”活動,以交易中心內“一帶一路”國家館為站點,帶領重慶市民一起領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風情及特色商品,週末節假日更是吸引了更多遊客紛紛前往拍照打卡。據介紹,結合各國的風土人情與傳統節日,以主題文化展陳、特色商品展示、文化座談交流及現場互動等方式,“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貿易及文化周系列活動將貫穿2019年全年。

據介紹,在市委黨校的指導下,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還將設立保稅港區“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旅文融合發展教育培訓基地,持續提升“三大功能”建設。

下一步,保稅港區將充分發揮區位、政策、體制等多方面優勢,在招商引資、產業升級、城市建設等方面堅定不移推動港區高質量發展,助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在重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記者 王丹 通訊員 唐詩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