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過去在人們的心目中,伊朗是個神秘而陌生的國家,大量的西方輿論把伊朗扭曲化,更帶有一種激進的有色負能量的展示。然而,電影將這層神秘的面紗一層層的揭開,讓人們發現伊朗認識伊朗。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隨風而逝》劇照

伊朗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異軍突起,並創造了一段詩意般舉世矚目的電影神話,這並不是伊朗本土主流電影的價值被認同,反而是夾縫求生中伊朗另類電影的異彩紛呈。

電影最早出現於伊朗是在20世紀初期,其本土電影的製作大約可追溯到1925年,如果說好萊塢是致力於給人們製造一場場龐大的“視聽盛宴”,那伊朗電影可謂是電影界的一股“清流”。伊朗電影的特點用一個“真”字就基本可以概括,故事情節極簡,沒有過於宏大的主題,自然光照下的原景風貌,以及對後期高科技的無所求,都使得伊朗電影真實的簡直就像是生活本身。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櫻桃的滋味》劇照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天堂的顏色》劇照

伊朗政體是建立在伊斯蘭信仰下的神權統治,在20世紀前半葉,電影一直遭到伊朗宗教界的反對和詆譭,認為電影是對神靈的褻瀆,電影院是西方無神論的象徵,是人們踐行伊斯蘭信仰的清真寺的勁敵,因而電影和電影院構成了對統治階層的威脅,所以伊朗電影在此時期發展緩慢,直到1979年伊朗爆發了推翻君主專制的伊斯蘭革命,革命成功後,宗教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的最高指導原則,同時這種意識形態的幻變也在無形中融入了伊朗電影的製作,對伊朗電影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伊朗新電影出現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達魯什默赫朱為代表,開拓了伊朗鄉土寫實電影的先河。

在伊斯蘭革命之後,“真誠電影”的力量在伊朗興起,伊朗電影人經過一系列的探索,將兒童作為純潔、美好的化身,審視成人世界的種種頑疾。這股力量使伊朗電影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至真、至純、至愛的寫實性表達使伊朗電影備受關注,隨之衍生出許多形式、題材優秀的作品和導演,如馬基德·馬基迪《小鞋子》,賈法·帕納西《白氣球》,巴赫曼·戈巴迪《烏龜也會飛》等,也將伊朗電影推上國際影壇。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小鞋子》劇照(伊朗首次入圍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小鞋子》劇照

影片中兄妹經歷著世間的種種磨難,丟了鞋的孩子沒有向窘迫的父母伸手要鞋子,沒有指責也沒有埋怨,反而更多的是兄妹之間以及家庭之間的互相體諒,受眾或許可以從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與辛酸,但是卻不會讓人感到頹廢甚至是絕望。這就是伊朗電影的獨特之處,有人將其稱為“苦難美學”,受眾是在觀察或者說是在傾聽正在經歷著某種苦難的人們的生命狀態,但是影片的敘述角度是在給我們展現主人公尤其是小主人公們的積極陽光的狀態。

到了21世紀,伊朗電影轉變為現實性社會題材,電影平民化的題材選擇、人性化的主題挖掘、紀實性的視聽表達,都是它備受矚目的原因所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伊朗文化政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放,眾多伊朗導演開始主動探索電影中的人性關懷與美學藝術,新生代導演不負所望,導演法哈迪兩獲取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一次別離》(2012)、《推銷員》(2017),堪稱伊朗電影近年的最高成就。其形式與內容以及大膽的表現手法成就了伊朗更為迴歸本真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苦難美學”、“真誠電影”——伊朗電影

圖為《一次別離》劇照

伊朗電影始終有一種正能量存在,所有的不美好都不是為了表達破壞和不美好本身,反之是在給人以希望,災難是不可知的,他或許像惡魔一樣的固然可怕,但這並不代表生命為此不再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