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可惜定投不是愛情

多數人也沒有想過和定投白頭偕老

他們希望能在相對短一點的時間內獲得收益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於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常常被提及——

定投投多久比較好?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我們在2016年做過一個測算

將上證指數和標普500指數

模擬為定投標的(即視作1只基金)

計算出期間(指數上市日至2016年2月29日)

任意時間開始任意期限定投的收益情況

我們得出了兩個結論:

1、定投時間越長,盈利的概率越大。

無論在A股還是美股,時間都是定投的好朋友。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注:上述盈利概率測算以歷史數據為依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收益承諾。將上證指數和標普500指數模擬為基金進行測算,每期扣款金額為1000元,首期扣款日為指數上市日,定投截止日為2016年2月29日,期間每月1號為定投扣款日,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月月初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

2、而從不同定投期限的收益率的角度來講

情況稍微有點複雜:

美股代表標普500指數

各期限定投的收益率都差不多,

但上證指數定投期限越長,平均收益率越低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也許,上證指數的歷史較短

測算的樣本量較少,參考意義不大

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對“定投最佳期限”的探究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週末,小通看到“西澤研究院”

回測的一組定投數據

可能對解決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定投標的:滬深300指數

定投起始日:從2003年1月1日起,在任意一天開始定投

定投週期:按月扣款

定投期限:1年、2年、3年、4年…9年、10年

數據截止日期:2018年3月31日

下圖中

橫座標是年化收益率

縱座標是最大回撤

黑色點是定投

灰色點是直投(一次性投資)

數字代表投資年數

滬深300指數定投與直投(2003-2018),數字代表投資年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從圖中可以看到

隨著投資年限的增加

定投年化收益率呈現出先增加後減少的趨勢

定投4年的年化收益率最高

在此之後,隨著定投時間的增加

年化收益逐漸降低,最大回撤逐漸增加

再看另一張圖,用蠟燭圖的方式展現了

不同的定投投資年數,年化收益率的分佈

黑點和旁邊的數字

代表了該定投期限下年化收益率的中位數

注:豎線的上方終點代表該投資期限下年化收益率的最高值,下方終點代表年化收益率最低值;長方形的上邊短邊代表該投資期限90%分位的年化收益,下邊短邊代表該投資期限10%分位的年化收益。

滬深300指數定投(2003-2018)數字代表年化收益率中位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隨著投資年限的增加

年化收益率呈現出先增加後減少的趨勢

定投4年,年化收益率的中位數最大

上圖中還有一個現象:

隨著定投年限的增加

年化收益率的分佈越來越集中

換句話說,定投時間越久,收益的波動越小

綜上,對於滬深300指數

從歷史數據來看

定投4年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把

“定投4年”作為一個普遍的真理。

首先,從我們之前的測算能看到

即使定投5年,虧損的概率仍然不小

更別說定投4年了

其次,定投4年收益較高,主要是

因為A股過去比較明顯的牛熊週期特徵

在2007年和2015年高點及時止盈

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

而拉長定投期限卻有可能在熊市結束定投

收益大幅縮水

滬深300指數走勢(2003-2018)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如果換種市場形態

“4年”就未必是定投的最佳期限了

西澤研究院以1990年至2018年的

標普500指數和日經225指數為定投標的

做了兩組測算

標普500指數(黑)和日經225指數(灰)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總體來看

標普500指數的走勢呈向上趨勢

而日經225指數呈現出類似“W”型的走勢

在美股和日本股市定投

結果又會怎麼樣呢?

先看看標普500指數的定投測算結果:

標普500指數定投(1990-2018)數字代表投資年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對於走出“慢牛”的標普500指數

隨著定投期限拉長,年化收益率越來越低

從下面這張圖也能明顯看到

定投標普500指數時間越久

年化收益率的中位數逐漸降低

標普500指數定投(1990-2018),數字代表年化收益率中位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定投日經225指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日經225指數定投(1990-2018),數字代表投資年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走出“慢熊”的日本股市

定投的年化收益隨著定投期限拉長

先降低後升高

定投4年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數還是負值

日經225指數定投(1990-2018),數字代表年化收益率中位數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定投4年

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佳期限

投資標的的走勢決定了定投的收益

未來,A股會走出怎樣的行情?

像之前那樣繼續呈現很明顯的牛熊週期?

還是像美國那樣呈上升趨勢

或是像日本那樣震盪下跌?

誰也無法預測。

如果要給定投加個期限,多久合適?

所以,“定投投多久比較好?”

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是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參考答案:

首先,定投時間太短肯定是不行的。

定投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

定投時間太短,投入的本金不多

對你的生活意義不大(土豪大額定投除外)

但定投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

隨著定投時間拉長

積累的本金已經比較多了

單次扣款對整體的影響越來越小

定投“均攤成本”這一功能越來越弱化

舉個栗子:

每月定投500元,定投5個月,虧損10%

這時,500元定投扣款可以將定投單位成本拉低1.8%

如果定投20個月,同樣虧損10%

這時500元扣款可以將定投單位成本拉低0.53%

如果定投50個月,500元扣款

只能將定投單位成本拉低0.22%

定投到後來

實際上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一次性投資

扣款對定投的影響越來越小

市場波動對定投的影響越來越大

我們的建議是:

當你的定投扣款已累計50次後

就可以關注定投賬戶的收益率了

虧了就繼續堅持扣款

賺錢了就考慮適時止盈

最後再多說一句

止盈後應該開啟新一輪定投

股市總是冬去春來

定投也可以循環往復

這麼好的投資工具,值得你用一輩子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