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各懷心事 》

畫面上,人物或有所思,或喜不自勝;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寂 》

風光小景,有的竟恍然不似在這世間;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晚會 》

這些照片,並不是來自專業器材,也非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定格它們的,是功能愈發強大的手機。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等候 》

而它們的拍攝者,自稱市井小民,與你我一樣,平凡生活,為了生計朝九晚五。拍照寄情,不過是圖個放鬆開心。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歲月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聾人 —

手機攝影愛好者

-

閒暇之餘隨拍為樂,

以開心和放鬆為宗旨,

權當是生活日記和光影記憶。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翔 》

一度闊別攝影手機再續前緣


見素生活

您是如何與手機攝影結緣的?

聾人∶在手機具備攝影功能之前就比較喜歡,甚至可以說曾經也是發燒友,只是一直沒有達到深度發燒。當初也是工作和經濟條件所限,執著於心的愛好不能隨心所欲,所以有相當一段時間幾乎忘記了快門的咔嚓聲。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溫暖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後臺 》


愛好攝影多年的他,條件所限,一直未有機會深耕,但這份喜愛和熱情,從未磨滅。後來隨著手機攝影功能的日益強大,他便重拾這份愛好就用那一個小小鏡頭隨心隨性地拍下他見證的大千世界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老街新春 》


不知不覺,他的朋友圈成了友人津津樂道的風景。用他的話說,執著於心的愛好,終於可以「 縱橫馳騁 」了。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燈會 》


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


被問及署名「 聾人 」的原因,他解釋道:「 以聾人的名義意欲跳出三界外做一個清心寡慾的人。」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道長 》


追求著超然物外,卻喜歡著市井紀實,矛盾又和諧隨性而灑脫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屋簷下的記憶 》


能形容其創作態度的興許只有白居易那句「 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 」了吧!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高原秋韻 》


真隱者|不隨大流

於他而言,攝影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他從不加入協會、組織。在他的一方天地裡,自得其樂,就是最大的幸事。

「 這些年沒有什麼功利心,從不加入這個協會或那個組織,一是工作忙不自由,二是覺得自己的水平有限,也不想一窩蜂似的湊熱鬧。」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格桑花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殘荷 》


真隱者|日記可以用寫的,也可以用拍的

說到攝影的初衷,他笑稱:「 原本寫日記的習慣被移植了,只是比寫文字更直觀、更快捷。」

他的作品集散落在微信裡,兩三圖片,寥寥配字,本是紙頁間的生活瞬間,現在不過是用另一種形式呈現。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祈福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虔誠 》


真隱者|直抒胸臆

聾人戲稱自己的攝影是因職業特殊,為紓解壓力、尋求放鬆之舉。也正因此,他鏡頭後的畫面顯得隨性而自在。

廣場上縱情戲水的孩子,收工下班的工人,風雪中捧香祈福的信眾,灶臺上笑聲陣陣的廚娘......或黑白、或彩色。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童顏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收工了 》


不忘本心,不拘形式,才是攝影的筋與骨


見素生活何藩曾經說過:你拍照不夠好,是因為你離生活不夠近 。他覺得最打動人心的東西藏在市井百態裡。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聾人∶對於先生的這句話的意思我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物理空間上鏡頭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二是作為拍攝者本人對現實生活的認識以及與攝影對象之間的情感距離,對反映人文類的紀實作品及市井生活的作品尤是如此。按理說,拍熟悉的人和事是很容易的,但是現實往往相反,手機攝影的低成本和傳播的便利,使攝影成為了人人都可以運用的一種語言方式,泛泛的難以表達出深刻的內涵。更有許多熱情高而又喜歡獵奇的攝影者,從自己熟悉的環境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拍一些形而上的東西,甚至為了出作品,集體作假、掏錢擺拍,從根本上違背了攝影真實性的原則。我在西北工作生活多年,對曾經活躍在黃土地上的諸多前輩的創作態度非常認同。他們一方面善於發現,在瞬間定格的畫面中表現了人與環境的關係,在從不干預的前提下表達了自己的創作意識,他們執著於心,倔強中不辭辛勞,沉下身子把自己融入一個層面之中,把平凡的真實經典定格,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視覺衝擊力和深層次的感悟、啟迪直擊心靈。比如侯登科、胡武功等,抑或因為作品而引發「 希望工程 」的解海龍。雖然更多的人喜歡的是熱鬧,但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力和願望,或許表達的多了、感受的多了,頓悟了的時候就一飛沖天啦!市井或紀實對於我來說,

原則就是尊重自然真實再現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回眸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熱聊 》


在他的「 日記 」中,不干預他記錄的事物,才能保留純粹,從有限的真實中,發現無限的可能性。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晾腐竹 》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歡喜姐妹 》


閒閒雅趣,灌溉了聾人精妙的攝影小記


見素生活∶除了攝影您還有哪些愛好?對你的攝影有影響嗎?

聾人∶除了攝影之外,閒暇時喜歡讀書,喜歡書法篆刻,喜歡在山野之中走走,有充裕時間的話喜歡去旅行,找個地方慢慢的自由行,去發呆,在一種極簡的狀態中自我調息,在放空中感悟。

像個聾人一樣,沉下身子融入生活的真實

▲《 智者 》


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你按下的是快門,發出機械的「 咔嚓 」聲;還是按下屏幕上的模擬鍵,發出電子的「 咔嚓 」聲,心境自在耳莫能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