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我們不能把快樂全部寄託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只能有限度的瞭解和幫助我們。而事實上,這個世界錦上添花的人總比雪中送炭的多。如果你表現得很堅強,別人就都來鼓勵你;如果軟弱,就很少有人會來扶助你了。——羅蘭

在人生旅途中,大多數人都只是匆匆過客,唯有少數幾人能夠相伴前行。與你相伴前行的人,你願意稱呼一聲“朋友”,你對友情的重視程度是與親情、愛情相等的。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夠成為朋友,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兩種人需要去主動接觸,一個是比你優秀的人,一個是充滿正能量的人。

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畢業多年以後,王明海與李軍因同在在杭州出差得以相見,約在一個咖啡廳裡談談大學畢業幾年來彼此的近況,都有過志得意滿的風光時刻,也有過鬱鬱寡歡的落寞時刻。但當他們談到同寢室的另外兩人時,都沉默了片刻。

姑且以舍友A和舍友B稱呼王明海和李軍寢室的另外兩人。畢業之後,舍友A和王明海留在了大學所在的中部城市工作,舍友B和李軍前往南方的一座沿海城市工作。

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上大學的時候,舍友A和舍友B的性格觀念可謂是完全相反。因為所學專業就業前景差,而且也不是什麼知名大學,舍友A對學習並不是很上心,也不去參加任何學生活動,經常宅在寢室裡打遊戲看動漫,畢業時隨隨便便找了一份還算看得過去的工作。而舍友B卻是儘可能地把專業知識學好,同時參加各種學生活動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畢業之後綜合考慮決定到南方一家知名企業工作。

談到舍友A時,王明海的語氣頗為惋惜。因為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是很好,舍友A工作的時候經常以消極的態度對待,遇到頗有難度的工作任務也只會抱怨,還經常在朋友圈裡發些消極的言論。因為是同寢室的舍友,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王明海少不了跟舍友A接觸。

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王明海每次與舍友A見面的時候,舍友A三句話裡有兩句是對工作和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的抱怨,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待王明海問舍友A為什麼會不好時,舍友A經常以命運不好為由敷衍過去,而不會把原因歸結到自己的身上。久而久之,王明海也越發不想與舍友A再見面。每一次見面,平增不該有的煩惱,以至於對工作和生活逐漸產生消極之意。

而舍友B和李軍自從來到南方工作之後,便從公司的底層做起,任勞任怨,每天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很快,舍友B便得到上級的賞識,一路升職加薪遠超同齡人。李軍在工作中常有不順心的時候,但每次舍友B都能夠來開導他,併為他指出該怎麼去做才好。平時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聊一些行業前景,學習方向,幾乎沒有任何對工作和生活的抱怨。

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正是因為舍友B的積極影響,李軍在思想觀念上少了消極抱怨,多了努力奮進的心態,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也是越來越少。

舍友A和舍友B不同的性格態度和思想觀念,對王明海和李軍產生的影響竟有那麼大的不同。長期和只懂得抱怨的人交往,自己也會逐漸抱怨起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順心;長期和積極奮進的人交往,自己會對生活和工作更加充滿希望。

畢業之後,朋友多了,我才明白這兩種人是需要主動去接觸的

所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有兩種人是需要你去主動接觸的,一個是比你優秀的人,一個是正能量的人。經常與優秀且充滿正能量的人接觸,你很難不進步;經常與負能量的人接觸,你難免不會被感染。

同時,你也需要明白,朋友不是總是用來宣洩負能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辦,沒有人喜歡一直抱怨的人。所以,做一個堅強並充滿正能量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