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

明末 黃花梨茶壺桶

22.3 x 21.8 x 18.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茶壺桶傳世品眾多,多為晚清、民國舊物。常以柴木製,亦有髹漆。此品屬晚明,又以珍貴黃花梨木造,十分珍罕。

茶壺桶正面雕刻如意形開光,內飾生動盤龍,此紋飾常見於傳世明朝圈椅靠背板。

桶身壺嘴開口鑲有銅護件加固。提把和兩側把手下端皆飾雲紋。

明末 黃花梨雲鈎紋圓香盒

4 x 8.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器仿剔犀雲紋。蓋、底皆作三組雙雲紋,器形古樸高雅,刀法精細明快,線條流暢圓潤,盒底子口十分高,密合度極佳,確保香氣不外洩。

清初 黃花梨騾馬鞍

15 x 33 x 26.9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種硬木騾馬鞍是清代轎子上的用具。此種鞍具北京俗稱「鞍橋」,因形如一座拱橋而得名。

鞍橋前後高,有如兩峰。中凹處搭一根寬而扁的帶子,兩端和車轅相連。鞍橋前峰正中浮雕獅紋,一前爪下踏圓球,生動有趣。前峰之外有兩個銅環,為穿韁繩而設。鞍橋前後峰正中靠下部各鑿一透孔,後峰孔上安小銅環。此騾馬鞍的銅件皆為黃銅製。

明末 紫檀兩撞提盒

22.2 x 38.1 x 20.3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提盒製作精巧,紫檀木製,堅實沉重,黃花梨底板,十分講究。雖然設計源自一般食格,這類用珍貴木材製作,十分沉重不易攜帶,應是用於存放貴重物品。

多層提盒的設計源自食格,常用竹器或雜木製作,取其輕便易提攜帶。許多明朝繪畫以及其他圖例也有描繪侍從在出遊時拎著提盒的場景。

王世襄及袁荃猷,《明式傢俱萃珍》,芝加哥及三藩市,1997年,頁149,中收錄一件相似提盒,羅伯特.雅各布遜及尼古拉斯.格林利,《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中國古典傢俱》,明尼阿波利斯,1999年,頁199也錄有一相似例。

清初 紫檀雕雙龍戲珠紋小箱

14.9 x 38.4 x 20.8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傳世紫檀小箱子有相當數量,但如現例精雕雙龍戲珠紋者十分稀罕。

此具箱子材美工良,徹紫檀木造,包括箱內底板。箱蓋與箱身正面鏟地開光高浮雕生動雙龍戲珠紋,兩側以及箱背雕相應螭龍紋。正面裝蓮瓣形銅面頁及雲頭形拍子,兩側裝弧形手提環和菊花紋銅頁。銅活均為白銅造。

明末 黃花梨摺疊式大鏡架

35.5 x 40 x 39.7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鏡架,狀如帖架,是一種梳妝用具,亦可讀書。多作折迭式,宋代已流行,可在古代仕女畫中見到。

此具黃花梨鏡架,在妝臺上承放鏡子用。折迭式,可支起承鏡,不用時放平。支架銅鏡的背板攢框造成,用不同長短的直材橫材分格成長方空隔,搭腦兩端出頭,雕抽象雲紋。鏡架底部突出弧形托子,使之能用作鏡架或書託。

明末 黃花梨摺疊式鏡臺

15.5 x 28.3 x 28.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具不一般的摺疊式鏡臺,通體用黃花梨木造。

鏡臺上層包括託板與撐架,託板攢接成格,中部方格安角牙鏤出海棠形,其餘各格裝透雕花卉葉縧環板。託板與撐架皆兩頭出軸,納入底座臼窩,能旋轉支起託板或摺疊平放藏於底座之內。託板底格安荷葉式託,可以上下移動,以備支架銅鏡。

鏡臺下部有兩具抽屜,下端伸展為造型優美的馬蹄足。鏡臺前後四角安銅活加固,抽屜臉裝菊瓣形面葉及鏤空吊牌,所有銅活皆為白銅製。

上海博物館藏品中有一例,收錄於王世襄,《明式傢俱珍賞》,香港,1985年,頁240。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雕人物鎏金銅件官皮箱

37 x 39.1 x 32.1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官皮箱通體黃花梨作,色澤溫潤如蜜。箱內的平屜及抽屜內牆、底部均用黃花梨木製,而不用官皮箱常見的柴木或鐵力木造,十分講究。兩門高浮雕樓閣人物,蓮瓣紋座框,都十分特別,似未見別例。鎏金銅活,在黃花梨傢俱也十分稀少。此具官皮箱精品,可能是宮廷御用監的作品。

此官皮箱兩開門雕樓閣人物,或為東王公、西王母各端坐椅上,各天官步立簇擁左右。西王母和東王公在道教被認為是天界主宰生死的大神,有通天本領。而門下方的鹿、鶴,是通往天界的瑞獸佳禽。

明末 黃花梨八角盤

3 x 28.3 x 28.3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明末清初時期,用珍貴硬木造的盤不為多見。

此盤倭角造型,漂亮美觀。家居用具如盤子的傳世例子稀少,因此有理由得出結論,它們多是以易腐朽的柴木造,而珍貴硬木製的例子十分難得。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鑲骨官皮箱

31 x 33.4 x 26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具不一般的官皮箱,通體用上乘黃花梨木製,門板與箱蓋以牛骨鑲嵌圍邊,箱頂四角更鑲有龍紋圖案。

箱蓋掀開,內有平屜,其下兩開門,門後設抽屜三個。箱子左右兩側各安有方形活提環與三枚菱形護眼錢。託泥底座鎪出壺門式輪廓。全箱金屬配件均黃銅造。

此類官皮箱男女皆適用,用於存放梳妝用品、珠寶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件。也可以置於書桌上,便於收納文房書寫用具以及印璽。

明末至清初 紫檀盝頂官皮箱

36 x 34.5 x 26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類官皮箱男女皆適用,用以存放梳妝用品、珠寶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件。也可以置於書桌上,便於收納文房書寫用具以及印璽。

箱蓋掀開是一個平屜,兩扇小門後是四個抽屜。整個構造與其說是箱子,還不如說像是小櫃子。

箱蓋四角有白銅銅活加固,箱頂四角飾有白銅如意雲頭,門板與箱蓋背後都有長方型白銅合葉,圓型面葉,雲頭形拍子開口容納鈕頭,門上也有長方面葉及吊牌,箱身左右兩側有弧形提環。打開箱子時,側面繫鏈可固定箱蓋位置。

有一相似例子,收錄於《好古敏求:敏求精舍三十五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1995年,頁298。

清初 黃花梨竹節紋油燈盒

9.2 x 11.2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竹節紋圓盒十分別緻。蓋牆刻三道線腳,中部打窪,最上部微後縮做直與十分窄的蓋頂邊沿。底座上下起線,中部打漥。掀開盒蓋,底座連圓柱,中挖空,外套一個活動圓環。圓柱鎪出大u形缺口,兩旁二個小開口。

此圓盒設計頗複雜,圓環能扣入二小開口,置於底座圓柱上。底座也能疊上盒蓋頂部,底座內沿留空,正好扣緊盒蓋頂沿窄直邊。若置放小瓷碟或鍚碟入圓柱內,也適宜用於點燃油燈。

清初 紫檀佛龕

27.8 x 18 x 13.8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小佛龕做成亭狀,弧頂,中間一寶珠頂鈕,周沿微上翹帶四倭角,倭角向上翹尖,造工精巧。佛龕立牆用整木雕出海棠形之三瓣,立於海棠形木基座,底端出四荷葉形小足。正面二扇木軸小門打開後,是放置神像之空間,上安帶翹尖牙頭的壺門式牙條,下裝直門檻。

此乃家宅內供奉用小佛龕。明末清初時期,製作如此精巧的紫檀佛龕在傳世品中不為多見,甚為珍罕。

明末至清初 紫檀大文具箱

29 x 38.3 x 38.3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紫檀文具箱體積比一般官皮箱較大,端裝方正,用料講究。掀開箱蓋能見平屜,下層有三抽屜,下屜內分隔,更有從後開啟的暗格。銅活皆白銅製。造形獨特,與常見官箱、藥箱不一樣。

清初 黃花梨花卉紋小箱

18.5 x 44.2 x 24.8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傳世黃花梨小箱子數量不少,但如現例浮雕花卉紋者並不常見。

此具箱比一般小箱子體積較大。材美工良,箱蓋與箱身開光鏟地浮雕卷草花卉紋,十分美觀。正面裝圓形銅面頁及雲頭形拍子,箱身與蓋四周邊以明榫燕尾榫接合,兩側裝弧形手提環,圓銅頁及護眼錢。護眼錢除裝飾用途外,也能夠保護箱身,免受提環撞擊。銅活均為白銅。

明末 黃花梨大藥箱

35.5 x 47.4 x 36.2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具不一般的大藥箱,通體用黃花梨木造。藥箱一名泛指安有多具抽屜的箱具,其實它們適合存放多種物品,此件大型如櫃的例子頗少見。

長方底框攢邊打槽鑲板,下裝二根穿帶構成底座。抹頭豎立柱,以拱形橫樑相接。底框中部隆起。櫃頂與兩側櫃幫用燕尾榫接合,背板則嵌入鑿於櫃頂,兩側櫃幫和底座的槽口。櫃門格角榫攢邊打槽裝木紋華美的獨板門心。橢圓形黃銅合葉,圓形面葉,曲形吊牌。櫃內分三層設抽屜九具,皆安有黃銅面葉與拉手。

伍嘉恩,〈經典明朝傢俱:輕巧的袖珍寶〉,《東方藝術》,倫敦,1993年秋,頁55載錄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的一具類似例子。

明末 黃花梨案架

49.9 x 59.1 x 28.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架格全身光素,四根立柱接頂蓋以及二層板,下部四邊微退後安裝素牙條。此架格適宜置放於書案或炕上使用。

外形簡約光素,線條清爽的明式傢俱如現例,正合追求優質生活現代人的審美,讓人不禁對明式傢俱深究鑽研,蒐集蓄藏。

看似現代製作,此具案架採用標準明代精湛榫卯結構:攢邊打槽裝板,橫順棖格肩與立柱接合,下部裝牙條加強架子承力分配,造工細緻繁複,現代傢俱猶不可及。

清初 黃花梨戥子盒

1.6 x 29.5 x 7.3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盒狀似魚形,由上下兩半組成,尾端用軸釘連貫,可開可合。軸釘上有花形鈕,下墊黃銅菊花紋護眼錢。盒子下半挖缺藏骨製秤桿、白銅秤盤與砝碼。盒蓋用金屬嵌 「王記」二字。

這類小型戥子,是秤量貴重物品和藥物的衡器,收納在紋理生動的黃花梨盒中,殊為別緻。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與現例相似的戥子盒,但為黑漆描金,收錄於朱家溍及夏更起編,《中國漆器全集》,卷5:明,褔州,1995年,圖版 152。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印章盒

5.8 x 11.1 x 11.1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盒黃花梨製,木紋生動細緻,色澤溫潤。盒蓋形狀尤為別緻,蓋邊四角下垂,中部平直,沿邊起線,更比光素的盒身大一週,設計非常特別。此盒用途應是儲存珍貴物品如印章等。

明末 黃花梨高束腰帶抽屜小炕桌

27.7 x 61.7 x 46.6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炕桌為典型明朝傢俱桌型之一,適用於席地而坐時或用於炕上。炕為用磚製成的臺座,下面空洞,可以燒火取暖。

傳世品中大炕桌頗多,但小型如現例就較為罕見。小型炕桌除了適用於炕上外,亦可置於榻、羅漢床及架子床上。

帶攔水線桌面標準格角榫攢邊平鑲獨板面心,下裝二根穿帶出梢支承。抹頭可見明榫。邊抹冰盤沿向下內縮中部成窪形至底壓窄平線。特高束腰設計為前方留位,裝入抽屜。兩側及後方嵌入如小方柱的外露腿足上截與桌面下的槽口,直碰在起線壺門輪廓的牙條上。牙條以榫卯與三彎腿足接合,抽屜面安黃銅面頁與提環。

明末至清初 楠木癭子黃花梨書箱成對

45.3 x 49.6 x 32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對書箱主要用木紋生動的楠木癭子製成,晚明早清工匠似常選用楠木癭子配合黃花梨木製造傢俱。

傳世書箱數量不少,多以紅木、楠木和其他柴木造。用黃花梨木與楠木癭子造似未見公開發表他例,異常珍稀。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鑲厚螺鈿畫匣

10.5 x 74 x 21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長畫匣蓋頂用厚螺鈿與影木鑲嵌花鳥圖案。

八寶嵌與螺鈿漆器,是流傳已久的傳統中國工藝,元明兩朝之傳世品不少。到晚明揚州工匠周翥時螺鈿與八寶嵌硬木傢俱更是登峰造極,此類傢俱通稱 「周製」。

明末 黃花梨案頭抽屜箱

25.8 x 41.2 x 39.4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具精美黃花梨抽屜箱子,適合放案頭儲存文具印章。

邊框帶線腳裝飾,三抽屜面安壺門輪廓起線構件。正面與兩側下裝壺門牙子,腿足雕葉紋。這些手法與標準著地明式傢俱做法無異。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大理石案屏

5.7 x 54 x 23.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屏心正中嵌大理石璧,紋理如同潑墨山水畫般呈現山巒隱現在雲霧間。案屏構造與明代設於室內的大型座地屏風相似。可裝可卸的插屏圓形大理石璧外四角雕飾精緻的螭虎龍,墩子上立柱頂雕刻簡化蓮紋,立柱前後有透雕站牙抵夾,墩柱間縧環板透雕生動的螭虎龍,下裝線條流暢的披水牙子。

侶明室藏品中有一例,收錄於嘉木堂,《永恆的明式傢俱》,香港,2006年,頁214-215。

清初 黃花梨騾馬鞍

16 x 32.5 x 27.5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種硬木騾馬鞍是清代轎子上的用具。此種鞍具北京俗稱 「鞍橋」,因形如一座拱橋而得名。

鞍橋前後高,有如兩峰。中凹處搭一根寬而扁的帶子,兩端和車轅相連。鞍橋前峰正中浮雕獅紋,一前爪下踏圓球,生動有趣。鞍橋前後峰正中靠下部各鑿一透孔,容納一根鐵柱穿過,兩端成環結束。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連鏡架官皮箱

37.5 x 34.5 x 34.6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類箱子男女皆適用,用於存放梳妝用品、珠寶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品。此具官皮箱外形與標準品無異,箱蓋掀開平屜內安一件接疊式的鏡架就與眾不同。連鏡架的官皮箱是不常見的類別。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雕龍聖旨箱

41.5 x 40.5 x 20 公分

蘇富比香港2017年4月_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專場

此箱匣用途為存放聖旨,雕皇室專用圖案四爪龍紋,正中標明「奉天誥命」四字。

迄今似乎未見其他公開發表之珍貴黃花梨木聖旨箱例子,現例應為孤本。

此具聖旨箱通體用黃花梨木造。盝頂箱蓋由三部份構成,平頂面板、斜肩與立牆,立牆正面雕相朝二龍,身雕鱗片。箱身置三彎腿式底座框,接合壼門牙條雕卷草紋。箱身正面高浮雕造型生動的四爪雙龍,面朝中央「奉天誥命」四字。正面鑲嵌黃銅面葉、拍子與鈕頭,背面鑲嵌兩片長方形合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