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喧囂的城市,忙碌的工作,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和家人相聚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一年也就過年才和父母相聚幾天。

但現實可能比這更扎心:有些人即使回家了,也沒用心陪伴。根據常見的“隱性失陪”現象,冷酸靈攜手畫師李彬出品了“陪伴時刻”漫畫。漫畫中幾個不走心的陪伴場景,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內心,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 ​​ ​​ ​​ ​​ ​​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給歲月以陪伴,給陪伴以溫度:這份暖心手繪,請查收

我們對父母漫不經心,父母卻對我們卻認認真真。這些感同身受的畫面讓無數網友開始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陪伴?

成年兒女回家陪伴年邁的父母被認為是責任。回到家坐在父母身邊的他們,卻做了兩耳不聞父母語的“低頭族”,整天玩著手機,對父母的殷切關心充耳不聞。這只是陪著,不是陪伴。

父母回家陪伴年幼的孩子被認為是義務。忙著加班,忙著社交,忙裡忙外的父母,很隨意地給孩子一本故事書,一個iPad,或者乾脆交給爺爺奶奶看管。這也只是陪著,不是陪伴。

呆在一起互不參與,頂多只是陪著。真正的陪伴,是我們呆在一起,心也在一起,積極地參與了彼此的生活。

當下的“隱性失陪”,不僅包含了成年子女對父母情感的忽視,也有年輕父母對孩子成長的不用心,併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其實,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生活裡的冷熱酸甜都需要與人分享,但本該是最好傾訴對象的家人,卻並不能給給予走心的陪伴和傾聽。

其實,要解決“隱性失陪”也很簡單,多些細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多些關愛,多些理解就行了。走心陪伴不需要刻意而為,是他們想說話的時候正好你在聽,是飯好了可以和你一起吃,做到這些日常的小事情,家的感覺就有了。

春節將至,當萬家燈火璀璨升上天空之時,願我們都更有溫度的陪伴在家人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