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我们来了! ——直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首日

世园会,我们来了! ——直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首日


4月29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这是花车巡游表演。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建军/摄

世园会,我们来了! ——直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首日


4月29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这是中国馆。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建军/摄

世园会,我们来了! ——直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首日


4月29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这是园区内绘有花卉的景观球。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建军/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春霞 徐旭

4月29日,在长城脚下,海陀山前,妫水河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举行开园仪式,迎来第一批游客。

走进3号门,左侧的莫瑞梯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莫瑞梯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试验基地遗迹之一,游客在错落有致的梯田中穿行,相互打趣,猜着植物的名字。“世界上最贵的马铃薯是哪种?”用手机扫一下梯田竖着的牌子上的二维码就能找到答案。

在国际馆入口前的世界园艺轴上,黄色、粉色、大红色的郁金香,蓝色的葡萄风信子随风轻舞……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和美丽的花儿合影留念。今年73岁的于凤颜和家人特意从北京顺义赶来参观,平日工作很忙的儿子还请了假。“我这么大岁数赶上世园会,特高兴,感受一下国际风采。”于凤颜满面笑容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从桑茶丝路的亚洲,途经静谧的欧洲花园、热情的非洲大陆,时空流转在‘一带一路’的盛景中;跨过海洋,抵达广阔的大洋洲;飞越高山,行进在雨林与沙漠的奇幻美洲。”国际馆入口处序言中的这句话生动诠释、高度概括了这场五大洲园艺巡游之旅。

北京顺义牛栏山三小五年级学生唐依梦和其他70多名同年级学生作为代表来参观世园会。“投影展示的景象华丽、五彩斑斓,就像在梦中。”唐依梦告诉记者。班主任杨旭说,植物是生态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带孩子们走进现场,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

除了多个国家的展示,国际馆还布置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竞赛,主题是“盛世牡丹·美丽世界”,展出牡丹原种9个,园艺品种300个。以牡丹为背景,罗熙手持自拍杆,用镜头记录下了和两岁多儿子的幸福瞬间。“特别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国外的植物和风情。”罗旭在延庆居住了两年,由衷感慨。

离开国际馆,经过中华园艺展示区,就来到了中国馆。中国馆内每个省区市独具匠心,展示着各地的特色和魅力,美不胜收,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北京延庆本地人王卫东带着母亲一同参观世园会。中国馆、中华园艺展示区中各地的花卉、盆景、布局等给他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比如安徽的白墙黛瓦等突出了江南特色,没有奢华,装饰朴实,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天津的展区就类似家里的大院子,特别亲切。”王卫东告诉记者。

园艺不仅美观,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中国馆广东展厅,展区的设计主题是“榕树下美丽广东”。记者发现一处独特的插花作品,由生蚝的蚝壳制成。解说员告诉记者,这是废物循环利用,虽然是一个插花作品,实际上也有实用价值。在广东沿海地区,大量蚝壳被加工利用,民房外墙贴蚝壳,也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吉林的陈凤荣和家人一同来京旅游,特意赶来参观世园会。今年65岁的陈凤荣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多年,当看到中国馆展区中展示的人工光植物工厂,在一层层架子上的生菜依靠人工光种植,非常惊喜,“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农业产业的更大发展。”

在世园会,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绿色,体会到生态的价值,也将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