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碧沙崗公園因紀念北伐陣亡將士而建,雪後銀裝素裹美麗動人


碧沙崗公園是鄭州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也是市區內三大著名公園之一。公園的前身是碧沙崗陵園,是馮玉祥為紀念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在1928年而建,公園佔地400畝,當時這裡是一片高低起伏的白沙崗。1956年改建為碧沙崗公園,如今我們看到的北大門是1979年重建。“碧沙崗”一名取意於“碧血丹心,血殷黃沙”,為馮玉祥總司令親筆題名。

進入北大門,眼入眼簾的參天松樹和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碑上的“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為聶榮臻元帥在1991年題寫。2008年7月,碧沙崗公園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數十所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和市民來園裡進行憑弔,懷念革命烈士。

柏樹林中有個紀念亭,亭中央立一塊漢白玉石碑,正面刻著“碧血丹心”四個大字,是馮玉祥將軍親筆所書。石碑背面刻的是馮玉祥將軍撰寫的“陣亡烈士紀念碑文”。“冒白刃,塗肝腦......凡我中華民族,靡不引以為恥,此恥一日不雪,恐先烈之靈一日不安......”,碑文樸實無華,力透紙背,今日讀來,任然讓人熱血沸騰。


如今的碧沙崗公園,集文化、娛樂、休閒、園林觀賞為一體,園內有樹木品種200多個,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四季有花,景色宜人,年接待遊客200多萬人,已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雪後的碧沙崗公園銀裝素裹,瓊樓玉閣,賞雪的人紛至沓來。

年輕人不怕冷,你撒我一把雪,我還你一把雪,瘋狂的撒著歡。

雖沒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但湖水翠竹白雪確是另一番景緻,讓人心曠神怡。

雪中的中國結格外引人注目。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雪中漫步別有情趣。

雪是一劑靈丹妙藥,能使人返老還童,能使人精神煥發。一場雪讓碧沙崗公園又成了人們賞雪玩雪的好去處。美麗凍人是不是就是對今天這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