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京中小學招生政策定了 最多可選報2所民 辦小學

社會期盼已久的南京市

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今日出爐!

今年,南京市將實行民辦小學網上集中報名,

每名適齡兒童最多可選報2所民辦小學;

民辦小學今年起與民辦初中同比例電腦派位;

2020年取消義務教育學校各類特長生招生。

重磅!南京中小學招生政策定了 最多可選報2所民 辦小學


重磅!南京中小學招生政策定了 最多可選報2所民 辦小學


根據《南京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南京市小學和初中招生入學實行屬地化管理,南京市教育局負責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各區教育局承擔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管理責任,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政策。

4月26日-5月6日,各區將陸續公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具體實施方案。

據瞭解,今年南京市將繼續按照兩個“不低於”(電腦派位學校數不低於去年,電腦派位計劃數不低於去年)的原則,推行熱點公辦學校空餘學額電腦派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與當地公辦學校同步進行。

當民辦小學和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實行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形式,通過電腦派位方式錄取的學生比例不低於招生計劃的20%。

據介紹,從今年起,民辦小學通過全市統一網絡平臺組織報名招生,每個適齡兒童最多可選報2所民辦小學。

家長可以在5月8日9:00至5月12日12:00,通過

“我的南京”APP中“民辦小學報名”平臺進行報名。

家長需要下載“我的南京”APP並進行註冊,註冊的手機號碼應能及時接收短信和方便聯繫。

未在“我的南京”APP平臺報名的,不能參加民辦小學的電腦派位報名,但符合區定條件的,可以參加熱點公辦小學電腦派位報名。

網上報名結束後到5月20日,各民辦小學將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確認報名結果和麵談場次具體安排等事宜。

5月25日和26日,全南京市民辦小學招生集中面談,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選擇日期組織面談。

6月10日,“我的南京”APP報名平臺將顯示擬錄取信息。

6月28日至30日,家長應根據學校通知要求到現場簽字確認,學校在網上確認錄取。

7月1日開始,家長可在“我的南京”APP報名平臺上查詢錄取確認信息。

根據工作要求,各民辦小學面談內容應遵循學齡前兒童身心特點和發展實際,主要了解孩子基本情況、身體健康、行為習慣、個性特徵及其家庭教育情況等。面談內容嚴禁涉及小學階段教學內容,不得考查漢語拼音、識字寫字、算數等,不得面談家長。面談期間,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將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視導。

發佈會上,市教育局負責人友情提醒,如果所報兩所學校都願意錄取孩子,家長應根據實際情況慎重做出選擇,最多隻能和其中的一所學校簽字確認錄取。一旦網上確認,孩子信息即被系統鎖定,只能在該校建立學籍,其他民辦學校無法再錄取,也不能回施教區公辦小學;而孩子如果未被所報民辦小學錄取,符合南京市公辦小學入學條件的,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本區域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

“今年民辦小學試行網上集中報名方式,既可以保護兒童身心健康,為孩子們切實減負,也省卻家長的奔波‘趕場子’之苦。”一位資深教育專家分析。

重磅!南京中小學招生政策定了 最多可選報2所民 辦小學


《通知》要求,各區將嚴格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各區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南京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各區將通過建立失學輟學適齡兒童工作臺帳,認真落實聯控聯保工作機制等方式,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今年,南京外國語學校招生計劃數為380名(含英、德、日、法等語種),符合報名條件的學生自主在就讀小學報名填報南外志願,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8倍以上,仍通過電腦派位確定參加能力測試的學生名單。英語能力測試方式為面測,面測內容嚴格依據小學課程標準,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審核,堅決杜絕涉及“奧數”相關內容。

據悉,南京市將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義務教育學校各類特長生招生。經省教育廳批准的相關初中學校可按規定招收體藝特長生,其他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的名義招收學生。招收體藝特長生的學校,由市、區教育局統一組織相關專業水平測試和錄取工作。

《通知》要求,義務教育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應按規定積極接納區域內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及多重殘疾等特殊兒童少年入學,嚴格做到“零拒絕”。義務教育普通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經教育診斷與評估認定、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特殊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或休學康復後復學。

重磅!南京中小學招生政策定了 最多可選報2所民 辦小學


據介紹,南京市將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各區制定相應辦法,保障符合政策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此外,今年義務教育入學招生享受政策照顧的對象包括:烈士子女;因公犧牲的軍人和警察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模及對南京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子女等。

《通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不得以境外教材代替國標教材。

南京市將嚴格落實教育部與省教育廳“十項嚴禁”要求,包括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等等。“‘十項嚴禁’更加全面、嚴格,涵蓋了我市的‘六不’要求,將有效維護良好招生秩序。”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

各區將完善招生管理辦法,建立招生範圍、招生計劃和招生結果公示制度,健全違規招生查處和責任追究機制,暢通舉報和申訴受理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