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武平:思故約定兒時夢,繁華落盡寄鄉愁!

又到武平

文 / 傅柒生

記不清是第幾次到武平了,畢竟我算得上是半個武平人,母親在獅巖腳下長大,父親一輩子工作在武平,父親工作單位就在武平縣城老汽車站不遠的道路邊上。尤其是年少時,更常去武平讓父親名義“監護”。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童性天真,孩子好吃貪玩,童年記憶深深的是武平的吃,豬膽肝、靈芝酒、炸糖棗、簸箕粄……玩轉的地方卻著實很少。印象中,武平縣城並不大,旅遊觀念尚未深入人心,或許的確是因為工作忙碌無暇,或許壓根沒有在意身邊風景,父親幾乎沒領過我出遊。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只記得,那時候每到武平城裡,很喜歡或坐或站在父親單位臨公路的高處,俯瞰公路車輛和行人來往,稀稀拉拉的過往車輛間隔或長或短,但一定沒有密集的車水馬龍,且多是載人的大班車和帶有竹棚的大卡車,發出隆隆聲響,揚起一路塵土。奇怪的是,每看到一輛汽車駛近,我就會莫名地興奮一陣,並期待著下一輛車的身影,總是掩飾不住對漸漸遠去的汽車背影的豔羨——儘管單調且單純的記憶沒有留到天黑就隨夢散了。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斗轉星移,時光流逝。武平飛速發展日新月異,讓許多年後再來的我望城興嘆。其實,武平還是一個有自己歷史、品位和個性的。

武平地處福建西部,與贛南和粵東北毗鄰,是“雞鳴三省”的邊城。據聞,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後,在州西南境設南安(今平川鎮)、武平(今中山鎮)兩鎮,隸屬長汀,以其“地坦彝,人尚武”,故名。十年後,並兩鎮為武平場,又宋淳化五年(994年),升武平場為武平縣。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歷史悠久的武平,又仿如史籍付之闕如的2000多年前南海國曇花一現卻更讓人好生奇想。早在1937年,著名人類學家、廈門大學教授林惠祥來到武平開展考古田野調查,使武平成為我國東南地區第一個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地方,轟動一時。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廈門大學考古專業畢業的我雖被分配回閩西從事黨史和文博工作,卻有幸學以致用,直接參加了閩西的田野考古調查,藉以尋蹤探幽福建遠古文明的燦爛星光。2008年,受時任龍巖市文化與出版局領導點將,我欣然組織領銜龍巖市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考古組,邀請著名考古專家、福建省博物院範雪春研究員為首席專家,並邀請中科院金昌柱、尤玉柱、黑龍江省博物館楊秀娟等著名學者蒞臨指導,在武平巖前的獅巖洞、豬仔籠洞等處進行了考察,隨後對後者進行了試掘,取得了意外收穫,總計發現了4顆人牙化石,距今約3至6萬年前,是福建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金昌柱教授據此“說明在遙遠的冰川時代到來之前,在閩西武平一帶活動著一些晚期智人”,因而,“龍巖是福建人類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武平是點燃福建文明之光的源頭。

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在遠古時代的蠻荒南方之地,武平當是先以武而平的,爾後不斷演進,便是以文化人。穿透千年風霜回望武平,人文傲然寫在那片山川田野上。且聽: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西晉時期著名道學家葛洪曾在靈洞山修道煉丹;南宋丞相李綱曾被貶為武平縣令,卻有幸造福武平一方;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和著名抗倭名將俞大猷等人都曾在武平留下墨寶和足跡。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明代大理寺卿劉隆、明代兵部主事王瓊、堪與“揚州八怪”齊名的“畫仙”李燦、“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現代文壇宿將林默涵……更是武平這方水土養育成長的傑出人才。

閩粵贛邊是客家的大本營,閩西是客家祖地,武平自然也是客家的重要聚居地,客家文化源遠流長,深厚博大,而且普天之下的客家人保護神——定光古佛就是在武平修煉得道成佛的。據南宋方誌《臨汀志》載:定光佛俗姓鄭,名自嚴,泉州府同安人,自小有“奇識”,11歲時出家修行,後雲遊四方。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宋乾德二年(964年),已過而立之年的鄭自嚴來到武平,決心“委身此地,以度群品”,隨後在武平巖前獅巖建寺廟設道場,弘法傳道半個世紀,在當地及閩粵贛周邊留下除蛟伏虎、活泉止水、賜嗣送子等屢顯神異護國佑民的傳奇故事。園寂之後被當地人崇奉為佛,香火旺盛,愈傳愈遠,流佈於閩粵贛浙川桂乃至臺灣和海外廣大客家地區和部分非客家地區,成為閩臺客家的共同信祖。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客家地區從來是多神崇拜,儒佛道和諧共處。獅巖既是佛教仙地,也是道教勝地。話說定光古佛鄭自嚴初到獅巖之時,遇到了巖前何姓開基祖何大郎的女兒何仙姑,何仙姑生時性質異凡,幼性清淨,不飲酒,不食葷,矢志不嫁,長年隱居獅巖之中修身學道,悉知過去未來之事,且佈施天下,治病救人,名聞遐邇。當時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稱之為“仙姑”, 後經仙人呂純陽點化,而昇天成仙,她便是古代道家八仙之一的何仙姑。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當然,武平的人文奇觀莫中山為大焉!

中山鎮,又名武所,其中心區域乃新城、老城、城中三個村莊,人口不愈萬,方圓不過十里,卻聚居著100多個姓氏人家,並且自清朝以來一直延續至今。據當地人士介紹,中山鎮在歷史上居民姓氏最多時達108個,至今仍尚存102個,被譽為“客家百姓鎮”。究其原因,或與中山獨特的地理及其特殊的歷史密切相關。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中山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有“全汀門戶”之稱,從唐代閩西始置汀州到北宋武平開縣之初,中山一直是鎮、場、縣的治所。武平縣治遷平川(今武平縣城)後,明朝政府還在中山設千戶所,彰顯其中心位置,且明初所設千戶所是一種軍事性質的建置,來自五湖四海的軍籍人使中山的姓氏更為繁雜,並衍生形成了獨特的軍家方言,即當地軍籍後裔中通行一種連附近居民都難以聽懂的“軍家話”。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如今,在中山古街中仍保留著當年只有駐軍及其家屬才能行走的褐紅色石板道。這種奇特的文化現象,與客家地區聚族而居特徵明顯的文化形成強烈反差,在全國亦為罕見,因而備受文化學術界的關注。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80多年前,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從贛入閩,踏上八閩紅色土地的第一步就在武平。武平,綴在閃耀古今的中央蘇區的一顆明珠,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積澱了熾熱如血的紅色文化,哺育成長了共和國空軍之父劉亞樓上將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將士功臣。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武平更是生態而美麗的。梁野仙山、南岩石洞、平橋翠柳、丹井溫泉、龍河碧水、綿洋古剎、石徑雲梯、龍巖雨霽,此為歷史上文人羅列的武平八大勝景。武平美景迷人處又豈止囿於此八處?

遺憾的是,常去武平的我卻幾乎沒親身領受過武平八大勝景,亦始終沒有跨進武平象徵的梁野山,於是,我懷疑我算是武平的常客嗎?一直到了很多年之後,歲在癸巳,時逢仲夏,走進梁野山,才知道聲名鶴起的梁野山就在武平城一隅。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位居武平八大勝景之冠的梁野山,俗稱梁山頂,被譽為梁野仙山,地處武平縣城東北部,永平、中堡、武東、城廂四鄉鎮結合部,為武夷山脈的最南端與廣東南嶺山脈最北端的交匯點,最高峰古母石海拔1538米。綿延7000多公頃,搖曳著一方天然原始森林,活躍著一群野生動物生靈,單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分佈面積竟達一萬多畝,其種群結構之好,面積之大,堪稱全國第一。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梁野山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天然綠色基因庫”、“野生動物避難所”。1991年,梁野山開始設立自然保護區,1999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當日,天空作美,來自福州、廈門和龍巖本土的作家採風團一行大幾十號人驅車一到梁野山麓,驕陽就害羞地躲進了雲層,中間還偶爾飄落綿綿的雨絲,或是為梁野山之美錦上添花的。作家們魚貫行走在山間的木棧道上,呈現出人流浩蕩的壯觀景象,且多數是青春靚麗,在自然美景中輕撫舒暢的山風,呼吸清甜的空氣,邁動輕盈的步伐,採擷愉快的心情,該是多麼愉悅的幸福時刻?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瞧,他們一路歡歌一路笑語,不時拿出相機拍個不停,不時倚靠在山石旁談笑風生。作家中也有幾位前輩老者,如八十有餘的閩西文學旗手張惟,還有剛過花甲卻早被人稱為“謝老”的廈門著名作家謝春池。近兩年來,我的心緒平和了許多,與張惟、謝春池等前輩越來越有共同的語言了。於是,又不自覺地三人成行,我陪同他們,彎彎山道,曲徑通幽,倒也怡然自得,溯溪而上,傍山而行,漸步登高。可敬可嘆張惟老師竟然兩小時馬不停歇,一氣登頂,真乃英雄本色!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名山仙境中溪河更顯精靈,梁野山山青樹綠水更碧。溪水流到平坦寬闊處就積水成潭,溪水遇到了岩石崎嶇處就飛流成瀑。綿延近十里的遊覽中,我們邂逅了大小瀑布20多處,彩練如玉帶,姿態各異,飛瀑如虎嘯,風光險絕。

時不時停歇眺望梁野,只見山體雄渾磅礴,山勢逶迤連綿,山色墨綠如黛。時不時停歇傾聽梁野,只聞松風陣陣,溪水淙淙,鳥語喃喃。然而,梁野山最吸引我的眼球最震撼我心靈的,是在於她的靜謐與樸素,其實,大美無言,真愛在心。梁野山的大美、真美,就在她的質樸與天然,在她的恬靜與原野。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中學時,偏愛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雖然當時並不理解王安石名篇《遊褒禪山記》所寓意的政治抱負和價值取向,只認同風景秀美絕佳多在偏遠深幽處:“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而今,梁野山卻給我另外一瓣哲思:如同幸福就是一種簡單而良好的自我感覺,或者就是在優美和諧的環境中感受成長和收穫的滋味一樣,美麗的風景隨風飄來,隨花綻放,或許就在你的窗外,就在你的身邊,關鍵是你有沒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和明亮寬廣的眼睛。

再者,遊客自覺自願前往一個景區旅遊,那是一種佳境,然而在進入彼等佳境之前,著力利用資源、打造品牌、宣傳促銷,當是必由之舉。此次,龍巖、武平有關部門聯袂舉辦的“作家看武平·走進梁野山”筆會就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此行梁野山有些遺憾的是還來不及飽覽,更不待細細品味,就因為要公務出差而匆匆辭別。匆匆復匆匆,只讓我對梁野山有了一個輪廓印象,更記掛著梁野山蘊藏的豐富獨特的旅遊景觀,譬如當地人如數家珍的梁野山寺廟、古母石、仙人洞、仙人塘、豬麻石、水浪石等,不一而足。梁野山高山之巔有一塊如若天外飛來的巨石,看似搖搖欲墜而歷千百年巋然不動,讓人驚歎而感慨,當地人稱之為古母石。如此雕塑而成的梁野山的魂魄,不正是梁野山的象徵和標誌?

记忆中的武平:思故约定儿时梦,繁华落尽寄乡愁!

或許,這正是一種約定:梁野山,你等著我。武平,我會再來。何況,我至少算是半個武平人哦。

圖:黃梅平、鍾添玉、武平生活、福建武平政協、楊奕、修永清、劉耀文、鍾文泉、謝美永、林建德、鍾文展、張乃彬、林傳府、部分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