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佳山民居——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夕佳山民居的建筑发展史就是明末以来四川民间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夕佳山民居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夕佳山民居——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夕佳山民居

夕佳山民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城东南18公里处。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经清、民国期间几次较大的修葺,至今保存完整。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房舍123间,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富丽堂皇,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夕佳山民居——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夕佳山民居俯视图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和实物佐证。其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川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整个民居建筑在四个台基之上,为四合院式,纵深三进,有11个天井。以正门、前厅、堂屋为中轴线向两翼展开,布设有东花园、西花园、后花园。民居建筑除固若金汤的围墙和四角的碉楼为石砌外,其余民舍均系悬山穿斗木质结构,青瓦盖顶而成。

夕佳山民居——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夕佳山民居院落

前厅、天井、堂屋、客厅、厢房、戏台、碉楼及象征家族地位的双斗桅杆,青瓦褐木,一应俱全。那古色古香的桌、椅、床、柜、窗等无不显现装饰细节上的考究,又体现出庄园主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民居建筑工艺之考究、表现古代民俗风情之完善,堪称川南的“民间建筑化石”和建筑文化史上的“活字典”。民居精湛的木雕艺术,实为我国民间木雕艺术之珍品,是研究明代建筑与人居环境的重要史料。

夕佳山民居——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世代宏基堂

文物保护

夕佳山民居是融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于一炉的难得的艺术精华。1988年,经省、市、县编委批准,成立“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开设有内容丰富反映川南汉民族生活习俗的民俗展览。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