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近体诗的理解


谈谈我对近体诗的理解


我对近体诗的理解


何忠学,男81岁拉林小镇退休物理教员,客居牡丹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诗统称古诗(注意:不是古体诗,中间没体字,是古诗不是古体诗),按时间顺序有周的诗经,汉魏乐府,汉魏南北朝民歌,隋唐近体诗,宋词元曲等,都是格律诗,而且都是唱或吟唱,什么格律由曲调决定,这一点跟宋词,元曲是一样的,可以说都是流行歌曲的歌词。

诗歌驾着旋律的翅膀飞遍祖国大地 ,有时都飞到国外去啦,何等繁荣,宋词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唱柳词”,柳词是指柳永的词。诗是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出我口入你耳一听就明白,不用解释,不必加注解也没法解释没法加注解,我们今天的诗歌情况不是很乐观,甚至很无奈。

要想诗歌繁荣我们今天还应该走大众化道路,不要变成圈子文学,只少数人能弄别人不能弄,以别人不能弄为乐事,诗歌没发展,你也没啥大出息。弄些自造词,想当然的词,一意模古,比古诗还像古诗,有的诗不但现在人难理解,许慎都会蒙圈,要总那样就别弄那玩意了,那叫啥呀,好诗不是自己觉得好,也不是圈子里就得好,把诗还给大众,若能有诗传抄,被谱曲,被编入课本,那才是诗歌的本来面貌。我们不是贩卖古董的,我们了解近体诗的格律是古为今用。

近体诗是南北朝隋唐产生不断成熟的一种新格律体,对唐人来说是近代,是新兴的一种新格律体,克服了以前格律诗的毛病,更大众化了,唐朝诗歌繁荣与这个新形成大众化的格律分不开。

隋唐以前的诗歌已经说过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歌词的格律由歌曲的旋律(曲谱)决定,曲谱在诗歌在,文人也能继续创作新诗,曲谱不在(失传),也就不能再创作新诗,旧诗也几乎不传,因不能唱有传抄的也变成死诗了,诗的标本。显而易见,这种情况不利诗的创作和流传,会写诗基本还得会唱。

谈谈我对近体诗的理解


新格律(近体诗)克服了这些毛病,建立一种简单,整齐划一的格律,大概是受佛教偈颂的影响,把唱变成吟诵。唱像流行歌曲,随产生随消失,不利于诗歌创作和保存,吟诵像说唱文学的说唱,有一定的稳定性。

新格律产生之后叫近体诗,隋唐以前格律诗称“古体诗”,注意,这里多个“古”字,古体诗不是所有的古诗,单指隋唐以前的古诗。

隋唐以后诗歌创作很放开,把那些不和近体格律的诗歌也叫古体诗(有体字)或叫乐府,歌行等,其实他不真是古体乐府歌行,也属新格律,更宽松的新格律:

一,新格律(近体诗)声调的基本特点是

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双平双仄相间隔,

二,因为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和双数句一定要押韵,押韵必须用平声字,

寄数句(首句除外了)一定不要押韵,不押韵必须用仄声字,对句末的几个字要做适当调整,

三,因为是新格律,避免古里古气的三平尾三仄尾,不在句尾还要避免四连平四连仄 ,

按这几条原则请自己推导出五言近体诗四种基本句型,

1,平起押韵,

平平仄仄平,正好,不必调整。

2,平起不押韵,

平平仄仄

不押韵要用仄声字,犯三连仄啦,调整后是

平平平仄仄,尾前不避三连避四连,

3,仄起押韵,

仄仄平平

押韵要用平声,犯三连平啦,调整为

仄仄仄平平

4,仄起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正好,不用调整。

如果七言,他的近体诗格律就在五言前加二字,平前加仄仄,仄前加平平。

2019.4.25 何忠学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