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彩票收入增长并非好事 其背后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默默付出

作者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据最近《经济日报》和新华社发布的消息显示,1至3月全国累计共销售彩票1063.17亿元,同比增长21.42亿元,增长2.1%。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490.6亿元,同比减少31.89亿元,下降6.1%;体育彩票机构销售572.57亿元,同比增加53.3亿元,增长10.3%。

全国彩票收入增长并非好事  其背后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默默付出

看到这则消费,我不知道其他朋友们有什么想法,总之我的感想颇多,有一条最不好的想法,就是彩票收入增长并不是好事。

我这么说,并非对我国彩票事业进行全盘否定,发行公益彩票的目的是筹集社会福利资金、弥补民政经营不足、建设社会福利事业、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公益性、慈善性、促进性应是本质,而且我国公益彩票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民政部数据,自 1987 年发行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福利彩票累计发行销售 20197.26 亿元,筹集公益金 6022.97 亿元。足见彩票对我国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彩票收入过快增长背后的弊端。众所周知,购买彩票的大都是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甚至是社会底层人员玩的游戏,有钱的富人们是绝对不会去参与购买彩票活动的,其原因自然是中低收入阶层没有更多的致富或挣钱的途径,把希望寄托在购买彩票中大奖上,幻想一夜之间暴露,而富人们已拥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根本不会指望靠购买彩票来赚钱的,而且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奖项对他们来说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吸引力。

由此,就上述因素而言,彩票收入增长越快,中低收入阶层口袋掏出的钱就越多,也越会对他们本来的生活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社会上不乏有购买彩票成瘾的彩民,也有因购买彩票债台高筑的彩民,这些人的生活都是很悲催的。而且还要看到,过高的彩票收入,等于是社会中底层民众在承担这笔本应由政府财政支付的开销,也等于是社会中低层在承担社会公益和福利的支出,其结果也必然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既收入不高的人购买彩票---承担社会公益福利开销,而政府财政减少支出、富人们的社会公益意识弱化,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经济表现。

全国彩票收入增长并非好事  其背后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默默付出

最为令人担忧的是,彩票收入增长过快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中低收入民众幻想天上掉馅饼的意识也在逐渐膨胀,购买彩票还是含有较大的“撞运气”、“碰机会”的成份在里面。现实生活中购买彩票的彩民又有多少是出于公益意识和社会福利意识?还不是为了中奖这个心中的最大目标吗?显然,彩票收入过快的增长,说明更多的民众幻想通过购买彩票来改变自身的不利经济处境,无异于饮鸩止渴,越想中奖越会付出根本没有希望的支出,因为中大将的概率实在过低。

而且,还有个问题值得思考,过快的彩票收入能否引起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呢?虽然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些现象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比如从此次新华社披露的消息看,3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6个省份彩票销量出现增长,其中,四川、安徽、上海、北京和云南增加额比较多,同比分别增长2.49亿元、1.55亿元、0.91亿元、0.59亿元和0.28亿元;1-3月累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14个省份彩票销售量出现增长。其中,四川、河南、安徽、山东和浙江增加额较多,同比分别增加14.34亿元、11.15亿元、8.69亿元、7.26亿元和7.11亿元。我们要看到,四川、安徽、河南、云南这些地方的彩票收入增长与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及居民收入增长状况是完全相背离的。

全国彩票收入增长并非好事  其背后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默默付出

由此,我认为在彩票销售这件事情上,还是不宜过多地宣传与引导,应抑制民众大脑中过浓的投机及天上掉馅饼意识,树立理性的购买彩票行为;尤其对于一些经济收入过低的人群在购买彩票时应进行善意的提醒,不要让他们因为购买彩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尽量减少经济低收入人群购买彩票。同时,可考虑将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由销售彩票向社会捐赠方向转化,鼓励更多的社会中高收入阶层尤其是富人们的捐赠,也鼓励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做慈善公益事业,让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向着“无功利化”、“无投机性”的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这应该才是正道和王道!

全国彩票收入增长并非好事  其背后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默默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