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海歸”就該被處理

假“海歸”就該被處理

最近美國得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處理了三名華人教授,其中兩名被迫辭職,一名被開除。此外該校還有一名華人教授在接受調查。這些華人教授原先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當教授,後來又同時在中國大學當教授。網刊《知識分子》對這些華人教授被處理很不滿,認為是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理由是美國也有非華人教授在中國大學兼職,但是並沒有被處理。

大概我算不上“知識分子”吧,實在想不明白這事怎麼能扯上歧視華人。如果美國大學歧視華人,怎麼會讓這些中國來的留學生當教授呢?怎麼會讓那麼多中國來的留學生當教授呢?有無數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當教授(即《知識分子》主編饒毅所謂“爬到了山上”),有個別被處理了,就說是歧視?難道為了不歧視華人,無論華人教授幹了什麼勾當,都不能處理了?非華人美國教授在中國大學兼職的非常少,和華人美國教授在中國大學兼職的相比,少得根本就不成比例。《知識分子》認為凡是在中國大學兼職的美國教授都該處理,否則就是不公,那麼是嫌在中國大學兼職的華人教授被處理得還不夠多?畢竟,絕大多數在中國大學兼職的華人教授都沒有受到處理,受處理的也就這麼幾個。

這幾個人被處理,並不只是因為在中國大學兼職,而是因為沒有向美國大學告知自己在中國大學兼職,是偷偷在中國大學兼職,這是違反規定的,因為他們是美國大學的全職員工,在其他地方兼職是必須得到校方許可的。而且這些人還有別的違規行為,例如把由其審閱的美國科研資金申請報告提供給了中國方面的人,這些資金申請報告本來應該保密的。

《知識分子》有一點說得不錯,該受處理的華人美國教授絕對不應該只有這幾個,恐怕幾十個上百個都不止。這是因為,華人美國教授在中美之間腳踏兩隻船,兩頭撈好處,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他們一方面在美國大學當著全職的教授,一方面也以“海歸”的身份在中國當著全職的教授,而實際上主要時間還是在美國,屬於假“海歸”,以“海歸”的名義獲得全職的待遇,拿需要全職投入的中國科研項目,騙取中國納稅人的錢。中國大學當然知道這些人沒有真正“海歸”,但是也樂於用他們的名義申請國家科研經費,能夠學校帶來好處,是合謀詐騙。

這種現象很早就有了。最早引起我們的注意是在2003年年初。當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姚雪彪因為破壞另一個教授實驗室做的實驗,被學校開除,卻被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招去當特聘教授,用他的名義申請了大筆的科研經費,按規定這些經費都是全職回國的人才能申請的,而實際上姚雪彪大部分時間仍然在美國,每年只是去中國一兩個月。此事被我曝光後,當時中國科大校方還狡辯說,姚雪彪雖然一年回國只有一兩個月,但是回國期間沒日沒夜地上班,所以可以算是達到全職回國的要求。像姚雪彪這種把一兩個月當一年用的假“海歸”還多得是,十幾年來我們揭露過很多。例如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自2001年起就一再宣佈“全職回國”:2002年評“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時說自己已全職回國,到2009年評“千人計劃”時,因為要求是國外教授才能申請,又說自己從沒有全職回國,所以又獲得了“千人計劃”再次宣佈全職回國。而實際上潘建偉一直在奧地利上班,直到2012年才真正全職回國。

像潘建偉這樣曾經多次“全職回國”的華人教授還不少,他十年後終於真的全職回國了還算是好的,很多人是至今還在國外當著中國大學全職教授。我們多次呼籲過中國應該處理這種騙取中國納稅人錢的假“海歸”,卻從未被採納。現在由美國方面來處理,逼迫這些假“海歸”不得不“毅然回國”成為真“海歸”,好得很,應該多處理一些。《知識分子》之所以不滿,是因為其主編饒毅的“山上的朋友”有很多就是這種兩頭騙的假“海歸”,心慌了吧。

2019.4.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