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禮物的必經之路


拿禮物的必經之路

我在深圳工作時,每年都會回老家過年。有一年回去已經年二十八了,家裡很忙,我插不上手,哥嫂都在幫著做事,說我剛回來,歇歇。我便想著上街去髮廊洗個頭,一眼瞥見在院子裡玩的侄子,就讓他陪我一起去。

那時侄子上小學,不知怎的,一年時間突然長得很胖。我倆關係很好,他小的時候我經常帶他玩。上學時放寒假,沒啥事我常常睡近中午,天寒地凍不想起床。週末就睡不成了,哥嫂回家,侄子一進門就嚷嚷:姥姥呢?(老家稱姑姑為姥姥)

我其實是醒的,只是賴在床上,他一回來我知道必定是賴不住了,他不看到我下樓,是不會罷休的,只好掙扎著起床。所以我們家也只有侄子可以治我的賴床病。

我倆從人民路逛到團結路口,好多理髮店都關了門,回家過年的心情表露無疑。好不容易看到商之都對面有家理髮店,隔熱門簾後面幾個電吹風呼呼作響,裡面正忙得熱火朝天。我連忙拉著侄子一起過去,正待進門,侄子往後一縮:

我不進去了,在外面等你。

為什麼,外面這麼冷。

我不想進去......

我看他面露難色,又執意不進,於是耐心地問他為什麼。

他很小聲囁嚅道:她們會笑我胖。

我進門時轉身看他在寒風中,心裡一酸。想來是被人笑過不止一次了,他心裡一定很難過吧。

好在後來他鍛鍊身體,考上大學時又高又帥,成了標準的帥哥。


拿禮物的必經之路

同樣的情況我身邊也時常出現,朋友同學家的孩子都曾有過類似的情況。不願與外界交往,不喜歡與人溝通,她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覺得人們不理解他。這種孤獨引導得好,便雲開見月,更上一層,處理得不好,便會走向自閉。

今天是國際自閉症關注日,自閉症又叫孤獨症,而孤獨,誰又未曾有過呢。被人誤解、被人嘲笑、別人排擠、被人嫉妒、被人揹叛、甚至被人陷害,都會引起內心的孤獨,可以說孤獨人人有過。

看過我之前那篇《天機已經洩露》的朋友,都知道拿禮物的梗。如果告訴你孤獨是去拿禮物的必經之路,你當然要奮力走出。

小時候聽過海倫·凱勒的故事,一個一歲多因為疾病成了又聾又盲的女孩,卻活了88歲。而在87年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她克服一切困難頑強學習,在無數的孤獨之夜,她只有一個信念:要學習知識,把所學的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拿禮物的必經之路

海倫·凱勒

海倫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四個步驟:

1、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

2、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

3、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用三個小時所學的知識默寫下來。

4、剩下的時間她運用學過的知識練習寫作。

她一生完成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我曾在自己孤獨的時候,看過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深深感動,發現那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都不是事兒。

2015年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那天,百人百天開啟了第一屆「孤獨跑」活動,虎校說以後每年今日都會雷打不動地進行。因為他走近孤獨症兒童發現,孤獨以一種流淌不定的形態存在於每個人的周圍,需要我們用更細膩的心,不停地體會、尊重、給予。

今晚還有一個活動,北京天文館攜手航天公司九天微星,通過“瓢蟲一號”衛星在北京上空閃爍摩斯密碼。自閉症患者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今晚十點整,北京的朋友在東北方向開闊地,能用肉眼清晰看到瓢蟲一號閃爍摩斯密碼:

“星星的孩子,你好“。

為什麼要用摩斯密碼,估計看過影片《獨立日》的小夥伴都心領神會。


拿禮物的必經之路

村上春樹說:“孤獨的運動,要靠天性的契合。”

自從開始跑步,我成了天性契合者的一員,當從日常的喧囂裡搶出一小時,反而覺得此時的孤獨格外寶貴,安靜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將自己放空。

新報的英語班,打卡形成的圖片,是一個拿著相機從暗夜走向泛紅天邊的人,上面寫著:

不怕走在黑夜裡,就怕心中沒有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