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周仁回府》又名《忠义侠》,是秦腔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秦腔发展史上,李云亭、刘毓中、沈和中、耿善民、高希中、雒秉华、苏育民、黄金华、牛利民、任哲中等名家,都曾在这出戏里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而李爱琴博采众长,潜心钻研,不仅保留和升华了前人的智慧和光泽,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汗水,进而为该剧开拓了新貌,收到了探骊得珠、语意精切、行腔嬗变、动作凝练、情脉贯通、浑身出戏的强烈艺术效果。

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李爱琴

周仁在全剧中,几乎是场场都上的重角儿。尤其《悔路》一场,在秦腔表演艺术上系检验演员功力的典型独角戏。演员要在长达半个多钟头的演出中,在无旁角陪衬交流的情况下,全靠孤身唱、念、做、舞的感情与理智的自我交流,来揭示人物悲愤、怨悔、焦虑、彷徨、踌躇等复杂的内心世界,做到一气呵成,滴水不漏,实属难事。而李爱琴却以她惊人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观众。只见舞台上,随着下意识地用哭音念出一句“哎呀”的痛叫声,起〔倒头〕转〔浪头〕的紧锣密鼓,周仁步履踉跄至台口亮相,跺脚捶胸,搓手摸帽,起唱〔浪头带板〕和〔塌板〕,极抑扬抗坠之能,备恨悔哀伤之致。即恨透“奉承东蛮奴才报德以怨”,忏悔自己被逼无奈,“为救兄命献他妻”。

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李爱琴《周仁回府》剧照

再伴随“待我回上太宁驿”的拖腔声,帽翅双闪及单翅交替闪动,头虽垂而目光逼人,步虽碎而行动迟缓,起〔滚白〕接〔拦头板〕,寻思着救嫂的良策,又有力地抒发了周仁无限忧愁的心绪。即忧虑哥哥异日回来,“他见我必然生误会,浑身是口难辩白”;犯愁“嫂嫂若到严府去,身入虎口逃不出”。正踌躇的一瞬间,突然爆发出“有是有了”的惊喜叫声,起唱“忽然一计从心起,以妻替嫂杀严贼”。可爱妻是否愿意替嫂?数年的好夫妻怎忍割离?这种焦痛交集的心绪又油然而生。

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李爱琴剧照

李爱琴此时运用甩梢子、踢纱帽等技巧,再配合揉有河北梆子音乐旋律的优美唱腔,将周仁归途中进退两难、火燃眉睫的激烈矛盾心理,一下子推向高潮,格外真切传神。进而伴随“见贤妻要叫她设谋划策”的拖腔声,到台口翻袖一看,两看,端带凝神,呆望远方,带着试探而痛苦的心情,于〔倒四锤〕击乐中端袍回府。从“悔路”的整个表演节奏处理来看,李爱琴既着力于粗线条式的勾勤,又注重局部上工笔画式的细描,其身手之熟、步眼之准、姿态之美、亮相之稳,完全是以心摄神,以神役形,真所谓“观于象外,得之环中”。这种神韵独标、得畅新声的演唱,怎能不感人肺腑、喝彩如雷呢?看李爱琴的演出,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因为她的演唱处处带有独到诱人的生活化和性格化的审美特色。她的唱、念、做、表,如云映霞,如霞烘云,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李爱琴《周仁回府》剧照

《回府》一场里,周仁冠戴进门前垂头丧气的面额碰壁,进门时羞愧难当的窘迫“推圆场”。《夜逃》一场里,那发自肺腑的“见嫂嫂直哭的悲哀伤痛”的〔蛮带板〕唱段,长歌当哭,催人泪下。那“幸喜彼苍开了眼,国贼终有这天”的两句〔摇板〕行腔,似唱非唱似说非说,惊喜交融,新颖别致。《哭墓》一场里,那“见面便是一顿好打”的〔滚板〕哭诉,委屈而深婉,既似悲愤吟哦,又像声声泣血。百感交至,顿时气结声咽,唏嘘不已,真是把秦腔特有的〔滚板〕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把全剧推向了最高潮。

戏台上如何演活角色?她的《周仁回府》给人以启示

李爱琴收徒仪式

不难看出,李爱琴的表演处处渗透着一种革新和创造精神。既保持戏曲艺术的固有特质,又追求整个表演的生活化,从中不断构创新的表演规范,以使秦腔艺术适应时代性的审美要求。我想,这种真实激情的强烈闪光,也正是她荣享“活周仁”的重要标志。(作者:王学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