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

作家,是个神秘的身份,通过一支笔,可以构建无数个精彩世界。

优秀的作家,可以通过一段文字,把你瞬间带入他笔下的世界,带动你的喜怒哀乐。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呢?

多萝西娅·布兰德告诉我们,普通人通过勤奋练习,都可以成为作家。

为了成就更多人的梦想,他在教学之余,写下《成为作家》这本书,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来训练,你也可以成为作家。

这本书1934年出版后,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干货类书籍。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


01 成为作家的条件

普通人与作家之间隔着四道墙,也是你必须跨越的障碍。

这四道墙分别是:

1、怀疑自己要不要写作;

2、成功无法复制;

3、不能连续的写作;

4、开得了头,结不好尾。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你必须建立起,有能力写作的信心。

要成为作家,首先要培养作家气质,哪怕到生命最后一息,也要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以及天真的眼神。

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故事在生活中都有原型,这也就要求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故事的眼睛。

其次,要想成为作家,需要能够约束自己的无意识。

无意识不受思维的控制,它们大多在晚上睡觉时冒出来,在你清醒后又溜走了,所以,很多作家都喜欢在睡醒后,第一时间开始写作。

这时写出的文字,大多是无意识的,但更具有创新和想象空间。

作家是创造故事的人,那么,就离不开阅读与思考。

事实上,很多作家在看书时,都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关注作者在素材、场景、人物、对话及结尾时的写作手法。

通过学习经典文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



02 作家的修炼秘籍

成为作家的第一步,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不要说话或看书,立即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也可以记录晚上的梦境。

佐藤传在《晨间日记》中说:每天早晨写3分中,可以创造奇迹。

早上刚起床时,思维是无意识状态,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早起写了一篇文章,改天再看时,都不敢相信自己有那样的思维。

当然,凡事贵在坚持。

你需要给自己,每天划出固定时间来写作,时间一到,不要找任何借口的写。

要让自己的故事独具一格,就不要在写作前看相关的书或文章,避免思维被干扰。

写作前,先对人物性格、习惯、背景等细节推敲一遍,把思路沉淀一下,等几个小时或几天再动笔,往往会有更多的创新思维。

动笔时,先搭起故事或文章框架,敲定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能更好的围绕主题来阐述。

第一次写作时,忍住回头看的欲望,坚持写,一直写下去,直到写完文章,把它放进抽屉里。

过两天,至少也要隔一夜再看,站在读者的角度来阅读,并逐步修改文章。

其实,作家也是一门手艺,需要勤奋练习。

如同练武要先挑水,达·芬奇学画先画鸡蛋一样,只有先精通对基础结构的把握,才可以固本培元,进退有据,达到自由创作的大境界。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



03 用作家的思维看生活

真正的作家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其中的秘诀是,他善于把生活中发生的事,融入到故事中。

那么,怎样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呢?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让你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

你可以关注街上的车辆、场景、颜色、人物和声音,加以想象,体会别人在事件中的感受。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的作品,就如枯枝一样没有生命力。

所以,你在收集素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感的体会。

乔治在《三十六种戏剧场景》中,就告诉我们情绪的表达,才是创作的灵魂。

在写作时,你要走近人物,体会人物对事件的反应,写下他的情绪,再站到另一个人物身边,模拟他的心境,写下他的心理活动。

初学写作离不开模仿,但模仿也要找到技巧,画虎画皮难画骨,而你要找的就是文章的筋骨。

你不仅要拆解经典文学的遣词用句,更要学习它两个场景之间时间的推进,他用了多少字以及多少空间,完成了场景的转换。

优秀的文学往往节奏明快,场景不拖沓,而驾驭语言就是一种写作技能。

就如作者布兰德所说,成为作家的人并非都是天才,而是通过不断练习的人。

成为作家的秘籍,其实只有一个字,就是坚持“写”。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作家?


*作者简介:木子芫,喜文字,爱生活,洛子帅的弟子,愿与文字谈一辈子恋爱的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