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這三點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這三點

《悲慘的世界》裡有段話是這樣說的:“人心是妄念,貪慾和陰謀的汙地,夢想的舞臺,醜惡意念的淵藪,詭詐的都會,慾望的戰場。

人心是廣漠寥闊的天地,人在面對良心,省察胸中抱負和日常行動時,往往黯然神傷”。悲慘的世界,一切源於慾望和貪念。

明代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先生也說:“無慾之謂聖,寡慾之謂賢。多欲之謂凡,貪慾之為狂”。

意思是說:沒有慾念稱為聖人,慾念少稱為賢人,慾念多是凡人,而縱慾則是狂人。

現代社會,狂人甚多。互聯網時代,信息發達,電子產品盛行,各行各業,各種生活學習,琳琅滿目,現代人的壓力之大,隨之而來的就是貪嗔痴念。

所有讓自己焦慮,失態,恐懼的都是慾望,所有讓別人焦慮,失態,恐懼的也都是慾望。

慾望會讓我們迷失方向,掉入大坑,有的甚至傾家蕩產,還不自知。

戒除貪慾,從覺察自己,認清自己開始。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正在做事情的自己,另一個則是在旁邊觀察的自己。

只有旁邊的自己觀察到做事的自己,第一時間覺察捕捉住自己的念頭,把它拉回來,你才能真正的認清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

2019年加入Peter老師的寫作營,參加了老師的線下課程認識自己,讓我終身難忘,受益匪淺,我開始覺察自己,認清自己,我的人生髮生了質的改變。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這三點

01 覺察生活貪慾,家和萬事興

生活中所有讓你親近的人產生焦慮,失態,恐懼的都是貪慾。每當貪慾的念頭起來的時候,我們需要覺察自己。

覺察到貪慾念頭,第一時間把自己拉回來,迴歸到一個平和的狀態上,不急不躁,不過悲不過喜,這就是覺察自己、認識自己、控制慾望的過程。

記得上完老師的線下課,家人來接我,下地鐵後我四處都沒看到他們,就站到一邊,低頭看微信群同學們的信息。

這時耳邊傳來一個極不友好的聲音:“就知道低頭看手機,都沒看到我們”。我當時心裡的火一下子就上來了,第一反應就是我要懟回去。

但是這次我沒有,因為我突然想到了老師說的要覺察自己,我立馬問自己:安然你在做什麼?我在準備回家,我捕捉到了念頭,並把自己拉了回來。

就這樣我沒有懟任何的話,而是選擇語重心長的和寶寶聊天,讓寶寶分享開心的事情。

這就是一個覺察自己的過程,回到家,我就開心的分享我剛剛覺察自己的行為,並把這個方法也分享給了家人。

從那以後我們沒再紅過臉。家人和孩子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是我們最應該好好對待的人,把他們當天使,時刻覺察自己,家和萬事興。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這三點

02 覺察工作貪慾,平衡真自我

工作中一切讓你產生焦慮,失態,恐懼的事情也都是貪慾。覺察自己,認清自己,迴歸平衡。

工作的本質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更焦慮。

要明白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是在為自己一生的職業發展做鋪墊,而不是為老闆工作。

工作中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領導批評或者指責,這時候怎麼辦呢,跟領導對著幹嗎?太不明智了。

現在的我會覺察自己,認清自己,問一句:安然,你在做什麼?我在工作。把自己從不好的情緒中拉回來,心平氣和的開展工作,微笑面對領導。

我和領導兩人一個辦公室,有時候領導分配了任務後,會不斷的提醒,在以前我就會反感,覺得領導不信任我。

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我會覺察自己,問自己為什麼領導會問你,可能是因為中途沒有彙報,於是我在工作中學會了跟領導彙報進展。

我會時不時的告訴領導我現在在做什麼,大概什麼時候完成,做好之後第一時間告訴領導這件事情已經完成。

工作中如果你總是和領導之間不和諧,總是想著升職加薪,總是焦慮憂鬱,那就說明你的貪慾起來了,這時候就需要覺察自己,認清自己,迴歸平和了。

如果沒有得到,那肯定是自己沒有做好,沒有極致做好,下士好爭,上士無爭,爭即是不爭,不爭即是爭。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這三點

03 覺察學習貪慾,聚焦做減法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的時代,自由人之間的自由組合,讓讀書學習也變得比以前更容易。

各個領域,各種知識,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各種app,各種社群,線上線下,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019年之前,我每天公司、家裡兩點一線,什麼都不學,無所事事,我的內心很迷茫、很孤獨。

2019年我開始學習,從演講到寫作再到播音,每天還要閱讀,早起,運動,工作,生活。

學習太多,我又開始迷茫和焦慮了,我抱怨時間不夠用,聽到別人說這好那好,我就這也想學,那也想做。

於是我學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焦慮,壓力越來越大。不安寧,整天忙碌,屁股後面冒煙的感覺。

上了老師的線下私房課,第一件事情就是認清自己,覺察自己,我反思,這些都是我想要的嗎?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給自己做減法,減掉所有一切讓我煩惱焦慮不開心的事情,聚焦一件事情,下決心要做出一個長板,我的內心才開始真的踏實、快樂和寧靜。

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會遇到各行各業特別優秀的人,他們出於好意會介紹很多學習課程。

於是很多人報了各種班,買了一堆課程,可能有的明年的時間都排滿了,這時候你就需要覺察自己了。

你要問下自己,你真的需要報這麼多班嗎?你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嗎?買回來的課程是否會一直躺在了你的列表裡,成了孤家寡人呢?

大家都說終身學習,學無止境,但你學過的知識吸收了嗎?

你踐行了嗎?如果只是過了一遍腦海,什麼也沒留下,為什麼要去學呢?

學不再多而再精,學習的關鍵是致用,踐行。

學習也有大坑,會讓你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從加入學習到晉升,再到合夥人,總會有讓你繼續交錢的理由。

你是否想過這是你想要發展的方向嗎?別人能做到的,適合你嗎?它是否是你一時的衝動?你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嗎?

還是你只是做了別人的墊腳石?你只是花錢給自己找了個安慰?然後你可以美其名曰的說我一直在學習。

當別人給你推薦課程讓你學習的時候,覺察自己,這個你真的需要嗎?覺察別人,他是真的為你好,還是隻為了你口袋裡的錢?

人生需要做減法。並不是選擇越多,幸福就越多。

選擇越多,越浮躁,越難精進,在一個領域做到頂級是需要長時間努力和經營的,少選擇,長聚焦,會讓我們更容易獲得幸福和成功。

不要人云亦云,別人做什麼你也做什麼,一個人的能力是需要長時間的付出和努力才能得到的,不如把自己的專長髮揮到極致。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去做,必須要有所捨棄,有舍才有得。

所以我們要做減法,讓自己少做事情,而不是做加法,讓自己更忙碌。

讓你焦慮的是貪慾,讓你太興奮的也是貪慾,當念頭起來的時候,覺察自己,捕捉念頭,讓自己的心保持在一個平衡的位置,你才不會被帶入各種大坑。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清矣!

人若能保持常清靜,則無煩惱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