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託孤|不如叫《鍾會求愛不得反殺記》更合劇情

嵇康托孤|不如叫《钟会求爱不得反杀记》更合剧情

一代名士在京劇舞臺上展現了什麼?

新編歷史京劇《嵇康託孤》

2019年4月

梅蘭芳大劇院

在梅蘭芳大劇院看新編歷史劇《嵇康託孤》,唱唸做表等戲曲的本質且不說,僅是劇情,就無比驚人。

除了最後一場嵇康託孤山濤的戲是核心之外,此前的劇情一直集中在鍾會瘋狂、猛烈、不擇手段、上碧落下黃泉地追求嵇康的搞基戲碼。

開場就是鍾會懷著滿滿愛意,帶著各種禮物來拜訪嵇康。

這次拜訪是有文字記載的,而且留下了會禪一般的典故。

鍾會厚禮來訪,嵇康根本不理會這個高級真愛粉兒,假裝在後院打鐵,燒火的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戲臺上換成了嵇康的兒子嵇紹。但鍾會並未因此掉頭,而是看著嵇康坦胸赤膊就酥軟了,渾身來勁兒,一幅哪怕嵇康給他個正臉,都知足得要垂涎的心理。估計,嵇康為了演好打鐵的戲,也是很賣力,胳膊青筋暴露,後背肌肉滾動,MAN得很吧。

但是,嵇康就是在裝。鍾會終於沒能得見所愛的正面,無趣得緊,準備軟趴趴地走了。這時候,嵇康說話了,他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輕悠悠地回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在我等俗人看來,這句回答好似不想說出心裡話的敷衍,大有你管老子來幹嘛呢的意思。但是,出自嵇康和鍾會之口,那就頗具禪意了。再由後來人不斷加持,更是上升了,人生在世啊各種事由就是“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麼回事兒。

類似雪夜訪戴的情節,所不同的是王子猷“乘興而往,興盡而返”,鍾會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嗨著來,喪著走。然而,這傷心怎一個“喪”字了得。

垂涎嵇康美貌與才華並舉的鐘會,真是被嵇康的態度傷了心,所以儘管嵇康主動問話,但並沒有感動地撲過去,而是擺明了老子追求你,也不會降低身份,那些低到塵埃裡的姿態只在內心翻騰。

貴族出身,與司馬家親密無間,權傾一時的鐘會,哪裡受得了這種冷遇。所以,從此後對嵇康愛恨交織。

讓鍾會翻騰不已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嵇康心裡一直有人——多麼爛俗的情感悲劇劇情啊——這個人是呂安。呂安和嵇康好到什麼程度呢?“千里命駕”,就是呂安來拜訪嵇康,恰好嵇康不在,其兄嵇喜開門讓呂安進家,呂安一看嵇康不在家,根本不進去,而且給他門上寫了個“鳳”字。嵇康回來後,看到這個字,朝著不解其意的家兄嘻嘻了一下,然後就不遠千里地去訪呂安了。就是好到即心有靈犀,又抵足而眠的那種程度。

“鳳”的繁體字是“凡鳥”,呂安是說嵇喜不過是這一類,我要見的是嵇康。

舞臺上,鍾會註定追求不成功啊,因為呂安在戲中根本沒出現過——他一直都在嵇康心裡,在各個人物的口中。這也難怪鍾會必須要弄死情敵了,誰能抵得過一個傳說呢?

劇情的焦點就是呂安的哥哥呂巽是個好色之徒,迷姦了弟媳徐氏,找嵇康求情說合,兄弟不要因此成仇。風骨彪炳的嵇康居然做了和事佬,讓呂安忍了——嵇康對呂安的愛實在是太深了吧,他就是要自己的愛人活著,哪怕如此委屈——要維持呂家門風。呂安是庶出,他如果對兄長不利,那麼母親是不會饒過他的,而司馬氏正在倡導孝治天下,母親告兒子不孝,那是一告一個準。

鍾會抓住了這個置情敵於死地的機會,召見呂巽,逼他承認了迷姦弟媳的事實,然後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你現在聽嵇康這個和事佬的話,那就等著呂安以後找機會弄死你吧。呂巽嚇得趕緊惡人先告狀,誣陷呂安撾其母,大不孝,鍾會就幫助他,給呂安下了大牢。

嵇妻、兄長等家人怕嵇康因此受到連累,催逼他進山訪道,嵇康輕輕地掙扎了一下,就同意了。嵇康在戲中又當和事佬,愛人下獄又逃避,真是各種的能屈能伸,不得不感嘆這是哪一種千古一代,盛名天下的魏晉真名士風流啊。

嵇康在當時實在是太有名了,魏晉名士的代表,幾乎是竹林七賢之首,與阮籍並稱“嵇阮”。他崇尚老莊,宣揚玄學,講求養生,不願出仕,能寫會說,而且才貌雙全。貌美到古代美男子排名TOP10大概是有嵇康之名的,身高七尺有餘,其才自不必說,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流傳至今。就是在《嵇康託孤》中被描述為熱烈追求他的鐘會,也曾說過:“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對於追求者鍾會來說,才貌雙全是硬條件吧。但年齡相當的鐘會也不是素人啊,而且遠比嵇康來歷大,他是當時的貴公子,其父兄名聲比嵇康大太多了,在書法界與王羲之並稱“鐘王”的鐘繇即是其父,兄長鍾毓,都是既有才學又當大官的時代驕子。嵇康了不起也就是娶了曹操的曾孫女,混了個宗室女婿而已。

想當初,一個貴公子在名士嵇康面前毫無氣焰,小心到不敢聽見自己的喘息聲那種。鍾會寫《四本論》,也是名篇啊,他想聽聽嵇康的評價,但怕嵇康根本看不上,不敢造訪,徘徊於嵇康家的牆外,實在沒辦法,就“於戶外遙擲,便回怠走”,隔著牆扔過去,都不敢等著聽一下是被人撿回去了,還是被狗撕了,就鬆了一口氣,了無生趣地走了。

這情景,不是不感人的,那情景下的鐘會大概是求抱抱的狀態吧。鍾會就不如張珙,張直接跳牆,不惜被紅娘揶揄為“狗”,但人家成功了。

不過,鍾會在把嵇康與臥龍並舉的同時,也知道這個人無用,留著也是禍害。他說“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可見,鍾會是十分了解嵇康的。

但是,在京劇《嵇康託孤》中,鍾會從始至終赤裸裸地表達對嵇康的愛,並不擇手段地追求。除了拜訪嵇康,逼呂巽設計誣告呂安、設計連帶嵇康兩場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嵇康進山,鍾會騎驢狂追一場戲。

嵇康跑進山裡訪道,唱著吃糠咽菜一般的崑曲,那形象就是有藥送藥,沒藥請醫的樣子。據記載,嵇康在山中是訪到了兩位高人的,就是隱士孫登、王烈。其中,孫登預言了嵇康“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的結局,王烈也一語道破性格決定命運的真理。

果然,狂熱追求者鍾會不死心,騎著精裝小毛驢趕到山裡來了。愛or死,選吧。我在想,如果嵇康答應了鍾會,但條件是兩人從此窩在一起,逍遙自在地老死在山裡,鍾會可以滿足麼?

二人隔著山溝對唱,舞臺上的情景特別感人:一個眉清目秀、粉嫩嫩的鐘會,一個披頭散髮、訪道修禪的嵇康,一個像踏青的貴公子,一個像裝神的仁波切。這怎麼可能產生愛情呢?即便有,也是俊美少年上了朝陽仁波切的當。

鍾會一定是瞎了眼,豬油蒙了心才看上這樣的嵇康吧?嵇康這樣的人物,如果扮上京劇舞臺,唯有幾十年前的小言堪當此角吧。

我在想,如果嵇康答應了鍾會,但條件是兩人從此窩在一起,逍遙自在地老死在山裡,鍾會可以滿足麼?

鍾會這個人,在三國也沒太好的名聲,確實難以琢磨,雄心很大,最後結局也不好。我想,他可能是個天蠍座,愛得瘋狂,愛不得,收場也很肅殺。

唱了些什麼不重要——回頭再說那些十三轍隨意穿插的口語唱詞——僅是這緊追不捨的搞基場景,實在是京劇舞臺上男男最大膽的一次表白了。

京劇很善於體現各種感情,戲曲本來就不是以講故事擅長的,情感與唱唸做表的藝術才是欣賞重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因為情感或者其他什麼目的你追我趕的戲碼,緊湊、激烈,都是高潮,至少是小高潮,如蕭何月下追韓信、趕三關、武家坡的跑坡、游龍戲鳳、柴桑關、華容道……簡直不能更多。但《嵇康託孤》中這樣一個男子追著對另一個男子求愛,求愛不得甩出弄死你愛人來刺激,然後仍然不捨,狂追下山的戲碼,也是少見的。

如果當晚的小生演員唱做功夫老道一些,這部新編戲完全可以叫做“鍾會求愛不得反殺記”,至少可以叫做“嵇康拒鍾會”,雙生並重。舞臺上,鍾會的戲詞比嵇康的好,鍾會的心理、情感和故事線非常集中、穩定,貫穿全劇,鍾會可做戲的鋪墊和情節非常足,可惜演員沒抓住。也許是作為配演的德行比較好,不搶戲吧,可是他與嵇康的非對手戲很多啊,都浪費了。

到最後的法場——戲中叫刑場,有一種李玉和現身的感覺,因為有一段唱的板式套著“臨行喝媽一碗酒”——鍾會在下令“斬”之前還說一句“非我無情,是你無義”,惋惜得很呢。

嵇康“託孤”託給了已公開絕交的山濤。山濤之才稍遜於嵇康,但風度高於嵇康。嵇康公開絕交後,山濤不糾其往,呂安出事後,他給嵇康報信,嵇康被斬,他攜妻來祭,而且以大嵇康二十歲的年齡擔當起撫孤重任。山巨源這樣的人才是適合好好活著的人啊。

山濤為啥要攜妻子?這妻子不是一般人,她對嵇康等才子有感情。這老太太是個腐女,做過驚人的舉動,就是嵇康、阮籍等人去她家拜訪山濤,她在牆上鑽個洞,偷看嵇阮睡覺。

當晚的戲詞文雅極了,老太太鏗鏘有力地這樣唱道:“我把牆鑽了個孔……”感謝前輩匡衡,但令人痛惜的是,“鑿壁”兩字還是沒有傳下來,後人還得用七八個字的大白話。

特別想知道這孔鑽在高處還是低處了呢?如果是高處,那看不到人家睡覺現場;如果是低處,人家換個體位就能看見你這個孔,而且可能看到孔裡有一隻瞪大的眼珠子,怪嚇人的。當然,作為司馬家隔著好幾輩兒的表親,山濤的夫人,智商不會這麼低,想偷窺,總有辦法。

另外,這戲中還諷刺了一下司馬家“孝治天下”的虛偽,而且在孝背後可以隱藏多少罪惡,比如呂巽這樣的損色。呂氏兄弟都是嵇康的好友,呂巽也不是純粹的色慾燻心之人,所以這個角色應該在湯裱褙和蔣子翼二人身上找一些表演的靈感。當晚呂崑山飾演的呂巽還不錯。

嵇康上了刑場,大唱特唱,大彈《廣陵散》,託孤山濤,二人雙雙跪倒,一生一淨,“將相和”的味道就瀰漫出來了。

戲曲中託孤、寄子的橋段很多,無論大戲還是摺子,既然是託孤,那麼前情的情節鋪墊一定是與託孤密切相關的,就不說《搜孤救孤》了,而《嵇康託孤》前情一直都是鍾會求愛記,直到託孤前,山濤老夫妻有一場擔心嵇康的戲之外,從始至終嵇康與山濤無交集。

且不說把嵇紹託給了山濤,既然山濤是主要的配角,還請了鄧沐瑋出演,僅就《與山巨源絕交書》的名氣而言,山濤與嵇康的交情也應該明場重點展開,否則你整場都在和鍾會玩求愛躲愛的戲碼,臨死拉出山濤來託孤……這算是哪一種不可與人語的名士風流呢!

山濤的第一次出現,是嵇喜給兄弟報信說呂巽迷姦徐氏,呂家兄弟要成仇的節骨眼上,山濤給嵇家來了一封急電。舞臺上是這樣表現的,嵇喜拿著這封信,一束追光打到上場門,山濤出現了,然後把信唱了一遍,收光,剛才斷了電的嵇康一家又如插上電的機器人一樣回到了這個世界上,繼續焦慮、哀嚎。

看演出的當時,只想起裴豔玲那句罵來。

傳統戲《四進士》裡有一封信,出現了N次,有N個角色讀過,也沒見把寫信人田倫用追光打出來念過一次。這種“高明”手段,也只有當代的導演能想得出,當代的角兒能用得上吧。

在戲曲舞臺上,玩閃回的手段越來越多了,在這個戲中也不止這一次。山濤夫妻在想嵇康,嵇康就被追光從山谷中追出來,換了一身行頭,大談當年寫絕交書的背景,也就是山濤推薦他做官,他有七不堪、二不可的說辭,完整地演說了一遍,而且是擺來擺去。然後追光又把他如鬼魂一般地收走,山濤夫妻像夢遊者回到現實。

還有一次一次地讓主角從下場門出場的手法,讓原本就不夠強只夠亂的主角,更是弱了許多。

編劇是鼎鼎大名的鄭懷興,堪稱當代最出活的劇作家之一,近年就有晉劇《傅山進京》《于成龍》,還有其他劇種的《趙武靈王》《北魏孝文帝》《關中曉月》……編戲很能匠心獨具,但戲詞兒多有粗陋,尤其不講轍口,從不管唱出來是否有韻,就更照顧不到劇種特色,演員藝術特長了。

多年前,在長安第一次看《傅山進京》,十分驚訝於這樣的戲詞兒也能唱出來?後來聽多了,就麻木了。這次又被《嵇康託孤》重新洗了一回,包括上邊提到的“我把牆鑽了一個孔”,還有如“公開叫板、不得不、剛剛好,曹魏是司馬氏眼中釘……”這種白話,不勝枚舉。

戲詞兒不是不用白話,“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得是這水準的,合適,念大字就有韻。應該請編劇念念“鳥都能餵哺到試飛時日”這樣的詞……果然唱的也真不是一般的難聽。“鳥”字打頭,確實不好唱,但演員應該聽過崑曲“嫋晴絲”吧?哪怕你聽聽華文漪呢,也不至於唱得那麼粗陋。

更可怕的是,一段唱詞,不講轍口,隨便轉換,上句是一七轍,下句可以是由求轍。當然,高明的作曲和大角兒們都是能編能唱的行家,反正也聽不出上下句之別來。

轍口不講,那字數就更自由了,但不是程硯秋要翁偶虹的那種自由,是大段唸白如電視劇話趕話一樣的口語。嵇康什麼人?鍾會什麼人?山濤、呂巽……哪一個也不是市井之徒。現在的唱詞,真是編劇與古人“公開叫板”,我讓你怎麼說你就得怎麼說啊。

當然,如此評說這部新編劇是我一家之言,也不無片面,但是如果這些都視之為正常,那麼若要達到節目單中劇情介紹所言“本劇塑造了個性鮮明而複雜的魏晉名士嵇康形象,表現了他不戀功名,蔑視權奸的風骨和重友情守誠信勇擔當的品格”的演劇目的,那也是牽強得很。

更多演唱: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白蛇傳》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2)——《梁祝 行途路遇》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3)——《江姐》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4)——《鴛鴦冢》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5)——《秋江》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6)——《絕路問蒼天》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7)——《坐宮》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8)——《嫦娥》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9)——《龍鳳呈祥》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0)——《北國紅菇娘》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1)——《京歌1》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2)——《京歌2》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3)——黃天霸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4)——《文姬歸漢》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5)——《玉堂春》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6)——《2007演唱會》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7)——《梁祝新曲》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8)——《鎖麟囊》

張火丁 | 上炕一張碟(19)——《梁祝 被書催》

-END-

嵇康托孤|不如叫《钟会求爱不得反杀记》更合剧情

文 | SJKL

收住人生的華麗,也割斷人生的悲涼

我與張火丁的合作是無可替代的

聊聊給張火丁編腔的那些事兒

末世的兩支哀歌

少年人的豪氣是放著光的

這個殺手心太軟

世間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惡報

休戀逝水 早悟蘭因

“眾生相”最精彩不過“奴下奴”

讀她百年前的模樣,如聞鏗鏘的回聲

如果不願當其為一種品質,算作技能也好

最容易被傷害,也最容易被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