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戲劇大家—金不換!

封丘戏剧大家—金不换!

前 言

空格“封丘是戲劇之鄉,是豫劇祥符調發祥地。一百多年來,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戲劇薪火相繼,永不熄滅。戲劇大家輩出,群星燦爛。藝苑奇葩,爭奇鬥豔。在漫長的兩個世紀以來,光耀菊壇。”

摘自 孫興著《封丘藝苑擷英》

"河南人豪爽,待人親切。在文化方面,我們河南處處是寶貝。如果想發展文化高地,必須靠人才來支撐,多多益善。"3月16日,全國人大代表、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做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報道中心。作為河南的符號和河南人的驕傲,如何將豫劇發揚光大是金不換關心的問題。

封丘戏剧大家—金不换!

"保護傳承好傳統戲曲,不僅需要政府加大經濟扶持力度,更需要培養和吸引更多年輕人學戲、唱戲、愛戲。"金不換說,河南是一個文化大省,資源豐富,河南要打造文化高地,需要眾多的人才支撐,比如戲曲界,書畫界,理論界都需要各個方面的精英強將來支撐文化的發展。通過各行各業的人才產出精品文化,來推廣河南的文化盛事,瞭解河南,認識河南,讓河南受益。

"拿河南梆子戲來說,我們經常到國外、到沿海城市去,我們的小孩們三四歲都會唱梆子戲,唱了還很有板有眼,這就說明我們後繼有人。"金不換說,"我們當前正需要打造一個新時代的文化名片,譬如說戲曲的梨園春。我們河南應該集中精力包裝一個文化品牌,給河南經濟、文化、旅遊帶來一個發展機遇。就像我們河南梆子戲,在中央電視臺的出鏡率是最高的一個曲種,"今年央視春晚戲曲節目《盛世梨園美》中,豫劇名家金不換和妻子徐福先驚豔亮相。1993年春節,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牛得草曾在春晚舞臺上為全國觀眾獻上了戲曲小品《群醜爭春》。25年後,金不換再次代表豫劇,代表丑角這一行當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同樣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封丘戏剧大家—金不换!

"戲曲要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就需要改良創新。豫劇中哪些能改,哪些改不得?我認為,可以從喜劇、丑角入手,因為它輕快活潑,調侃為主,本身就是為了緩解壓力,也和現在年輕人的需求一致,存在著很寬鬆的改良空間。我自己也在這方面進行努力。不過,對於一些傳統的曲目、經典的唱段,我認為要慎重改編,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傳承,一種教化"。

讓年輕人接受豫劇,除了曲目本身的創新,儘早開展戲曲教育也很重要,金不換認為,戲曲進校園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舉措。"讓孩子從小知道咱們的豫劇講的是什麼,講了什麼道理,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樣長大了才會喜歡。而且戲曲是童子功,很多孩子等高中畢業了想學,身子骨基本定型學不了了。越早開展戲曲教育,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

金不換說,自己所獲得的榮譽離不開河南這片土壤,離不開家鄉父老的支持,此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會一直關注豫劇的傳承與發展,讓更多的人知道豫劇,喜歡豫劇,愛上豫劇。

編輯丨朱丹琳 審核丨賈自旺 監製丨周玉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