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慢性腎病走向腎衰竭的過程中,有一項指標尤其被大家重視,就是血肌酐。血肌酐作為反應腎功能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在腎病早期並不是很受腎內科醫生的重視,甚至還有點被嫌棄。因為血肌酐作為如此重要的指標,在腎病早期卻經常“開小差”,腎功能受損後並不會馬上升高,這導致有些患者會被矇蔽,往往等發現

肌酐升高後,已出現腎功能不全甚至發展到腎衰竭,從而錯過治療時機。

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讓更多患者關注血肌酐這項指標的原因,除了是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是判斷尿毒症的關鍵指標,因此有些患者常把血肌酐升高與尿毒症聯繫在一起,認為肌酐升高了就只能等待透析或腎移植。

但血肌酐升高並不一定會腎衰竭,即使腎衰竭了也不一定要馬上透析。如果出現血肌酐突然升高的情況,腎友首先做好3件事更為關鍵,有利於保持腎功能穩定,將尿毒症拋在身後。

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一、別慌,重視急性進展因素

腎病進展是比較緩慢的,因此消除腎臟炎症後,腎功能得到一定修復,肌酐等指標升高到一定程度也會穩定下來,不會繼續升高。引起的肌酐突然升高的多為急性進展因素,因此要先查清原因,再進行降肌酐治療,更事半功倍。

引起肌酐升高的急進性因素主要有3個:

1、頻繁感染。最常見的為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其他的還有口腔感染如牙周炎,泌尿感染如尿頻、腎結石等。

頻繁感染導致腎臟內炎症活躍,難以消除,引發蛋白尿等症狀,加重腎功能的損害,肌酐繼而升高。如果出現感染,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對維護腎功能,穩定肌酐更有利。預防感染,腎友要注意提升免疫力。

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2、血壓升高。血壓升高會導致患者腎臟動脈硬化,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出現水鈉、電解質紊亂的情況,毒素代謝能力也降低,因此肌酐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導致血肌酐升高。因此控制肌酐穩定,血壓高的患者要堅持服用降壓藥,日常生活注意低鹽飲食,定期測量血液。

3、藥物損害。腎病治療要接觸到多種藥物,而腎臟又是代謝藥物毒素的重要器官,基本要與每種藥物“打交道”,但並不是所有藥物都對腎“友好”。有些藥物本身具有腎毒性,比如抗生素、含解熱鎮痛成分的感冒藥或退燒藥,還有部分中草藥等,如果亂吃這些藥物,引發藥物性急性腎損傷,必然會造成肌酐的升高。因此腎友要服用藥物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醫生沒有開的藥物最好不吃,已經開好的藥物嚴格按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要超劑量,以免加速腎衰竭。

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二、注意,別忽視併發症

隨著腎功能惡化,有些患者也會出現不同併發症,比如貧血、高血鉀症等,會進一步加速腎功能的損壞,繼而升高肌酐。因此如果突然出現肌酐升高的情況,也要注意複查指標,比如血紅蛋白多少可以檢驗是否貧血,電解質監測可以反映鉀、磷、鈣等元素的情況,以此判斷哪裡出現問題。比如針對貧血可以通過注射促紅生成素來加強造血,改善腎臟缺血的情況,有助於穩定腎功能,繼而也影響到肌酐的穩定。

血肌酐升高只能等透析?別犯傻,做好3件事,尿毒症不會找你麻煩

三、堅持低脂、低鹽、低嘌呤飲食原則

肌酐水平實際代表的是體內的毒素水平,是腎功能排毒功能失衡的必然結果,因此在日常飲食方面,患者也要有所限制和要求,少吃含脂肪、膽固醇、嘌呤、鹽分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食物如炸雞、動物內臟等肉類食物,有助於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也能減少肌酐的生成和蓄積。

肌酐高了先不要著急透析,大多數患者找到原因都能將肌酐穩定下來,更不能坐等透析,只有主動把握機會,主動出擊,尿毒症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如果你也有蛋白尿、血肌酐等腎病方面的問題,可以點下面“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