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恩富大師獨門功法——四步大崴樁

在我幾十年摔跤生涯中,歷經艱險波折,與各門派高手廣交朋友,我的老師便是全國拳擊和摔跤冠軍、搏擊大師卜恩富先生。他老人家曾拿多項冠軍,深諳技擊、摔跤之道,他在國內外所取得的輝煌戰績,除意拳、摔跤兩位師爺,無人能與之匹敵。恩師人品好,德高望重,故薌老賜名卜道魁,意即拳道中的魁首。恩師在摔跤上的獨特功法,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他所傳摔跤基本功法——四步大崴裝是一門獨特功夫,是溶技擊武術樁功、器械於一爐的獨到功法。四步大崴裝姿勢優美,動作極富陽剛之氣,步法很大,開合有力,身形晃動快似閃電,富含多種勁力,外形有高低、起伏、輾轉之變化,更有推、拉、抽、撤、螺旋、擰裹,兩腳似輪軸,上步如趟泥,腰似蛇形腳如鑽,眼似流星手如電,雙手結合迎面出,足踏中門把好關,含蓄吞吐,動中奪位,崴崩鑽翻,動作流暢,一氣呵成,即便行家裡手觀之亦應點頭讚歎其均整協調,極富男子漢陽剛之美。

練四步大崴樁使用的器械有推子和皮條,這裡主要介紹推子。推子外形很像小石鎖,有大有小,分量不等。初練時應以分量輕的為宜,熟練之後逐漸加大分量,但不要過大。練推子先蹲馬步樁,左右手往返向前推,也可在胸前交叉成十字螺旋擰推。直推練前後的推拉力,十字推練螺旋力。四步大崴樁練功前,在地上畫四個上下對稱的圓圈,上邊兩個,下邊兩個,上、下、左、右間距與跨度要大一些,以邁大步踏著為好,設甲、乙、丙、丁四個點。

卜恩富大师独门功法——四步大崴桩

卜恩富先生指點弟子崔福山摔跤技法

起勢為馬步,左腳踩在甲點,右腳踏在乙點,甲點上面為丙點,乙點上面是丁點,兩手握住推子,手柄平端,置於左右兩肋旁,挺胸抬頭,兩眼平視前方。依清宮善撲營東西兩營為方位,應面朝東、背衝西或面西而背。東以先上右步為順序,上右足,大步邁到丙點,與此同時右手推子擰個腕花推向左前方,上右足和右手推子是同時的,應視為一個動作。上到丙點之右步腳尖朝東、腳跟衝西,是直豎的,不可歪斜,此時右手、右腳停住不動。第二步,左手推子擰個腕花也推向左前方,與此同時左腳背到丁點上,左手左腳是同時發動的,是一個動作,當左手推子推向左前方時,右手推子則擰個腕花收回至右肋旁,平行端好,也就是左手推出、右手拉回,而背到丁點之左腳是腳尖朝北、腳跟衝南,右腳、左腳距離很大,呈一橫一豎狀,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前腿弓、後腿繃,整個身形成大弓箭步,為了平衡起見,前腳稍微偏斜打橫,頭向東看,前胸幾乎貼在右大腿上,步伐大,架子低。第三步是崴樁,兩腳腳跟提起,用足尖點地,以腳尖為軸,從左往右大幅度轉動身體,右腳由豎變橫,左腳由橫變豎,左手推子本來是高高推向左前方,此時從左前方回撤,隨鑽子腳腰身悠盪轉動,由高降低再抬高,大轉身放置在左肋旁,而放置左右肋旁的推子,則以大旋轉方式轉體,推向右前方,頭隨身轉,由向東看變為低頭,甩頭抬頭變臉,回看自己的右腳跟左足在前,身形轉換成南北之大弓箭步。第四步就是調整復原,也就是把大弓箭步以鑽子腳的方式轉換成原來之馬步樁,但此時的馬步樁方向已經變成面朝西、背向東,兩手持推子平端,放在左右兩肋旁,兩目朝前平視,此即為四步大崴樁右式功法。再往回走,先出左腿為左勢,走完左右兩式方為完整四步大崴樁功法。

卜恩富大师独门功法——四步大崴桩

卜恩富先生與弟子合影

四步大崴樁是行樁,也稱動樁,其樁法以龍形為基準。意拳之降龍樁為靜樁,和摔跤功法相同。只是不動而已。當左右腿之上步背步,兩手推子左右擰動旋擺身驅晃動成大弓箭步,其形狀類似“神龍游空”,左出右回,高低起伏,盤旋不定。崴樁時兩腿以鑽子腳大翻身,長腰轉體,形似“黃龍轉身”,有左右之變換,如車輪之轉動,轉體時兩足發力,蹬踩擰崩,有前腿之掙力、後腿的崩力,瞬間突然爆發,猶如“烏龍擺尾”,頭振尾搖,盤旋動盪,當頭手足隨腰身大幅度轉動,由高至低,再升高,定格在扭項回頭的一剎那間,勢若“神龍現首”探觀雲海,波濤起伏。整個四步大崴樁左右步往返,身形轉動,忽隱忽現,百折千回,特像“天龍攪海”挾風揮浪,翻騰無定。此即為四步大崴樁“神龍五現”之法。

當四步大崴樁式子走熟練後,應細心體認,在一靜一動中悉心研究,手法、步法、身法要均整、協調、高度統一,勁力要運用自如,三盤均整,要有發力前的含蓄髮力,要剛猛脆快,能在瞬間以驚炸驚彈之力迸發出來,其勁力銳不可當,上步硬打硬要,霸氣十足,有衝撞趟奪之勁力,直取對方中路,奪而佔之,出手則有推、拉、擰、裹、橫、搖之力,撼動對手根基,摧拔其根,使之無所依託,身上更有螺旋捲挾之力,控制對手體位,實施擰裹鑽翻,使其失重跌出腳下。有蹬踏擰崩之力,兼有吸呼之彈力、前後之掙力,就腳下所發之力而言,實為身法之助力,與補充其他如槓桿力、斜面力、頓力、掙力,各種力交錯使用,更能增加力量,還有力學的角度也是至關重要的以上勁力,操之熟練那將是無往而不勝的。

卜恩富大师独门功法——四步大崴桩

卜恩富先生(左)指導弟子摔跤技法

四步大崴樁一般來講,適應所有掉臉大絆。比如“揣”就是背步推拉上肩的;“崴”是背步轉體;“手別子”、“蓋步手腳別”、“支別”都是入進去,長腰轉體發力的;“抱胳膊別子”則是用腿抽別,抱胳膊打滾的;“蹦步揣”為跳背步,空中轉體使用揹負投。還有許多絆,只要是轉體都得練四步大崴樁。恩師卜恩富所傳絆子無不含寸力和螺旋力。例如“躺刀”和“小得合勒”都含螺旋力。好多掉臉大絆非常剛猛兇狠,威力勢不可擋,就拿“抱胳膊別子”來說,就能落傷砸傷對手,使其棄權,“躺刀”有時也能傷人,就不一一述說。一個跤手有一兩個好絆,練得爐火純青,且別人破不了,就能贏人,絆子便成了你的拿手好活。憑此就能取得優良成績,如能掌握四五個好絆,且行之有效,訓練有素,拿全國冠軍亦不成問題。

掃碼關注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